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重翻《離線》:一本未完成的實驗性雜誌

重翻《離線》:一本未完成的實驗性雜誌

書櫃里的書,用漂亮的裝幀和背脊的印字,來展示著自己的厚重。也許它的主人不曾翻過幾頁,但擺在透明玻璃後,就有了面子,有了「藏」的感覺。

跟書相比,雜誌的內容往往較零碎,不成系統,它難以形成知識體系,也難以產生共鳴。可能正是這種零碎化,讓雜誌難登「大雅之堂」。

書是挑著看的,但雜誌不同,它是某月某天打開郵箱的驚喜,帶著不確定性、強烈的視覺衝擊和文字感染力,讓人愛不釋手。

可很少有人會把一本雜誌讀兩遍,於是在屋子的角落裡,薄薄的雜誌互相擠著,堆成了一座小山,頗有點現在閱後即焚的感覺。

重翻《離線》:一本未完成的實驗性雜誌

聊起過去追過的某本刊物,雖不曾寫過讀書筆記,想不起某個特定的情結,記不清作者,但刊友們眼裡都頻頻放光。這種默契是「讀書人」里少有的,可能書看的多了,往往記不住;但落眼的雜誌,始終那麼幾本。

如今書店還在,報刊亭卻不多見了,很多兒時看的雜誌,要麼停刊,要麼數字化,早沒有了當年的風采。

書的數字化大約就是電子書,在手機或Kindle上閱讀,沒了白紙的感覺,但黑字依然,只是換了一個載體。雜誌的數字化要更為棘手,如何在信息洪流中留存讀者的注意力,如何以適當的形式呈現內容,如何找到正確的商業模式...

很多雜誌在探索的過程中迷失了方向,這其中也包括了一本叫做《離線》的科技雜誌。

重翻《離線》:一本未完成的實驗性雜誌

逆流而上的《離線》為了在潮水中不被捲走,嘗試了很多東西,卻最終沒能擺脫被捲走的命運。在《離線》停刊近一年的時間點,我們重新翻開這本雜誌,分析它的數字化轉型,思考它的意義。

《離線》的前身是《1024》:一本科技文化類Mook。所謂Mook,可以理解成雜誌書,它介於雜誌(Magazine)和書(Book)之間,特色就是長文,一篇的字數可達到5000-10000字左右。

《1024》做了1期,就停更了,後來有了《離線》,起初也是純紙質,2016年變成線上。《離線》保留了《1024》的Mook屬性,有深度,有漂亮的設計,又足夠雜。

就這樣,不以紙張為載體的《離線》,開始了對於數字化的探索。

訂閱會員制

首先是訂閱方式的不同,《離線》按周出版,按年付費,基礎會員199元一年,高級會員600元。

高級會員除了能收到每周電子版刊物外,還能享受雙月刊紙質版,電子版用來瀏覽,紙質書用來珍藏。

重翻《離線》:一本未完成的實驗性雜誌

這套體系有它的優勢,通過會員制,離線團隊就能根據訂閱人數,做到按需印刷,便於控制成本。

同時,電子版在分發速度上有很大優勢,它規避了傳統印刷廠趕工期、無法更改、送達速度慢等弊端,省去了複雜的出版流程,也能直接與讀者建立聯繫,收集需求和反饋信息。

但《離線》並沒有把這個模式玩好。《離線》沒有App,它的訂閱更像是盲訂,每周以郵件的形式,發給讀者一個epub文檔。

讀者不可能對雜誌內容有任何預判,這一方面帶來了很多驚喜,另一方面,也會讓讀者變得無所適從。一年的雜誌,如果只對其中幾期話題感興趣,那麼199元包年的計劃就沒那麼有吸引力。

而很多電子雜誌,比如《國家地理》,除了有不同的訂閱方案,還配有單本單售的選擇。讀者如果對某期感興趣,可以先預覽,再決定是否購買。

重翻《離線》:一本未完成的實驗性雜誌

另外,《離線》的技術架構做的也不夠好:接入微信支付太晚,退訂的程序繁瑣,App的缺失也讓epub的分類和打開方式成了難題。

創始人李婷在《離線》停刊後曾有過這樣的坦白:《離線》的基礎設施,包括訂閱機制、雜誌的分發、付款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完善,它直接導致了獲取內容成本的上升,和用戶體驗的下降。

小眾內容

《離線》的編輯不多,原創的內容也很少。文章大多由外援來完成,其中一些是約稿,一些是從外網精選的譯文。

編輯部的成員則負責選題、找人、催稿、翻譯等工作。這樣一來,用最少的編輯團隊,保證了文章的廣度,又能通過各行業的學者,來增加文章的深度。

這非常符合雜誌的Mook屬性,不同風格的文章混跡其中,又不乏精髓,對於每天沉溺於信息流的手機用戶來說,《離線》儼然是對抗碎片化閱讀的利器。

《離線》雖說是一本科技雜誌,卻又有點anti-tech的感覺,它不去討論技術本身,而更關注於技術對於社會和文化的影響,放大人的作用。這點從它的每期主題就可以看出:《禪、摩托車與技術崇拜》、《數字成癮診斷報告》、《舊術猶新:19世紀驚奇技術手冊》...

重翻《離線》:一本未完成的實驗性雜誌

此外,《離線》幾乎不碰科技熱點,它不關心蘋果是不是發了新機,不在乎比特幣暴漲了多少個百分點,或阿爾法狗如何把人虐的體無完膚。

它寧願花整整兩期去聊1995年的《攻殼機動隊》和賽博朋克,也不願用幾頁篇幅介紹時下的新鮮玩意兒。

《離線》的高級編輯傅風元曾說過這樣一段話:

「技術本身是性感的,我們感嘆技術下放到商業的成功,技術給我們帶來的魔法般的感受,以及那些我們趨之若鶩的承載技術的硬體。《離線》並不關注技術本身,它關注的更多的是技術給我們帶來的影響,技術的歷史。如果說技術的革新偏商業,那麼《離線》關注的一定是技術沉澱下來的文化。」

輕原創、「反科技」、文化屬性...這都是《離線》的特色,也是它在內容上的創新。

但這種創新下隱藏了一些弊端:通常來講,期刊發行的時間越短,就越具時效性,但離線主動放棄了這種優勢。

轉載+約稿的內容大多源於海外,這些文章在表達邏輯和敘述方式上,與國人的閱讀習慣有隔閡,有點水土不服。加之主題的雜亂,讓閱讀的門檻變的更高,雜誌的受眾人群狹窄,也就不難理解了。

視覺化

《離線》最初的幾期,有著強烈的視覺感染力,無論是顏色搭配、字體優化、嵌入式註解、圖表設計等,都有各自在細節上的考量。

它的排版本身就帶著藝術范兒,同時又能配合主題和文風,把控好一篇長文的閱讀節奏,以及邏輯上的連續性。

重翻《離線》:一本未完成的實驗性雜誌

重翻《離線》:一本未完成的實驗性雜誌

但作為數字媒體,離線做的又不夠徹底。到了後期,《離線》的排版開始變得簡潔,目之所及往往是大片的留白,圖片都變得稀缺,只能在大片的段落中,起到視覺緩衝的作用,這讓《離線》的閱讀體驗更偏向於書,而非雜誌。

而反觀一些數字雜誌,比如《環球銀幕》,使用了全新的敘述方式:有聲音、圖像、視頻、文字、超鏈接等元素,無所不用其極。它們構築了內容的完整性,而點按的形式也更符合現代人對於電子產品的使用慣性。

重翻《離線》:一本未完成的實驗性雜誌

就連《國家地理》,也內嵌了視頻,還有文章的朗讀模式,用抑揚頓挫的語音,讓人們可以懶洋洋地癱著,以「聽書」的方式來了解內容。

重翻《離線》:一本未完成的實驗性雜誌

相比之下,《離線》的交互仍是一成不變的翻頁動作,脫不開傳統紙書的形式。

從紙質書到數字化,《離線》本可以用更多的顏料進行創作,卻只交出了一份黑白素描。這與Mook自身的局限性無關(前幾期就證明了這一點),更多的是人員的分配和背後財力的支持。

而無論是人力還是資本,《離線》始終都是一個獨立雜誌般的存在。

線上與線下

既然叫了「離線」,何嘗不提供實體的空間,激發讀者線下的溝通和交流?《離線》也的確這樣做了,它曾經舉辦了一期「離線未來大會」,邀請到了果殼網創始人姬十三、IPN創始人等大佬站台助興。

重翻《離線》:一本未完成的實驗性雜誌

離線還在不同的城市舉辦過線下「茶話會」,由高級訂閱會員專享。人們除了聽講座,討論主題外,還能交交朋友,呵呵酒,吃吃肉,何樂而不為。

重翻《離線》:一本未完成的實驗性雜誌

Issue Night是《離線》的一個線上欄目,每周特邀一個嘉賓,到微信端的「離線會員讀者群」里做客。

嘉賓們往往是文章作者或相關從業者,他們通過語音的方式,對當周雜誌的主題進行解讀和延伸。後來,《離線》把欄目搬到了「荔枝微課」里,讓內容的梳理變的更加方便。

在Issue Night的最後一期,離線團隊建了一個叫《把離線交給你》的在線協作文檔,大家在裡面共同編輯,探討離線的沒落,表達對停刊的惋惜。

重翻《離線》:一本未完成的實驗性雜誌

事實上,離線的微信群有非常高的活躍度,大家在群里交流吐槽,聊天的內容非常寬泛,每天的消息記錄可達上百條。藉助於這些熱情的粉絲,《離線》還開了微店,賣賣紙質書、掛耳咖啡和主題海報。

《離線》內容以外的服務提升了雜誌的附加價值,它給用戶帶來了歸屬感,社交空間,甚至能滿足「我看的東西和別人不一樣」的虛榮心。

這些附加值,無形中提高了讀者的滿意度和留存量,也提高了收益,只可惜讀者群的基數太少,不足以支撐雜誌的日常開銷。

離開

做了46期後,《離線》下線了,在它不到1年的生命周期里,約有2000人註冊,其中付費會員只有幾百人(數據來自36Kr)。

團隊在告別信中寫道:「一場關於會員訂閱、微型出版、按需印刷、垂直社群的實驗以失敗告終。」這本紙質雜誌的數字化轉型並不成功,但它的的確確,擺出了擁抱互聯網的姿態。

一次失敗,卻值得借鑒的實驗。

重翻《離線》:一本未完成的實驗性雜誌

至於失敗的原因,有人說《離線》的內容不具備稀缺性,有人說它沒有做好互聯網推廣,有人說它的文風太過浮誇...

我們並不試圖去解答這個問題,畢竟,在這個時間,去探討有關《離線》的一切似乎都無關緊要了。在信息洪流之下,沒人會關心一本只活了一年的小雜誌,除了那些少數為它駐足的人。

就像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一樣,《離線》對於每個讀者來說,也有不同的意義。而能讓讀者放下手機,眉頭緊鎖地讀了一篇與自己八竿子打不著的文章,或又有了點啟發,這大概就是《離線》的初衷吧。

多年以後,當兩個陌生人偶然聊起這本消失的雜誌時,也許在他們的眼神里,也會流露出一種特別的默契。

我們探討與科技有關的產品和生活方式

關注鎢絲科技微信公眾號(woosmarter),一起品玩智能產品,體驗智慧生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鎢絲科技 的精彩文章:

華為R1 pro運動藍牙耳機圖賞 aptX音質高還原
小米有品VS網易嚴選 20款產品的橫評在此!
佳能相機調價信息公布 有漲有跌下單要儘快
摩米士藝術+移動電源圖賞 潮流個性簡約統統搞定
今日頭條約談後續 狂招2000名內容審核編輯

TAG:鎢絲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