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地利國家美術館之四:鎮館之寶
系列1:居然有尊雕像酷似馬雲?!奧地利國家美術館-上
系列2:敲黑板:彼德麥式、馬卡特時代,中歐繪畫的兩個關鍵詞!奧地利國家美術館-中
系列3:奧地利國家美術館之三:印象派的分歧和梵高的四個女人
每家博物館或美術館都有幾件獨具特色的展品或者說能夠被譽為「鎮館之寶」的東西,如果提到美景宮或者說奧地利國家美術館,那麼公認的「鎮館之寶」便是奧地利最偉大的畫家古斯塔夫·克里姆特(Gustav Klimt,1862-1918)的《吻》。縱觀歐洲美術史,馳名世界的奧地利畫家並不多,克里姆特可能是其中知名度最高的一位了。這位奧地利國寶級人物的作品,美景宮擁有24件,是全世界最多的,它們被陳列在單獨的一間展廳里。
克里姆特的父親是位金匠,母親一直想成為音樂家,這些多少對他都有些影響。他在維也納工藝美院學的是建築繪畫,我們後面去藝術史博物館時將會看到他繪製的壁畫。1897年奧地利藝術家協會的一些成員與傳統的學院派分離,創立「維也納分離派」,克里姆特被推選為首任主席。分離派旨在為那些不走尋常路的年輕藝術家提供更多的展示機會,實際並沒有統一的繪畫風格。我們可以從克里姆特不同年代繪製的作品中看出他在風格上的變化。1898年繪製的肖像畫《Sonja Knips》還是比較偏於傳統技法的。
1906年繪製的肖像畫《Fritza Riedler》就變得二維化和更具有裝飾性了。
不知道是不是受他父親的影響,他在一批畫作中大量採用金箔,比如這幅1908年創作的他最著名的作品《吻》便充滿了金色。這種拜占庭藝術中經常採用的方式據說與克里姆特的威尼斯和拉文納之旅也有一定關係。仔細欣賞這幅油畫,一對戀人身著華麗的服裝,男子的衣服用長方形黑白色塊裝飾,現出陽剛之氣,女子服裝上則充滿圓形的彩色花朵,顯出陰柔之美。男子頭上的葡萄藤冠和女子頭上的花冠彷彿聖人的光環襯托出他們高貴的形象。有人推測這個男子就是畫家自己,而女子則是長期陪伴他的Emilie Louise Fl?ge(1874-1952),她是克里姆特弟妹的姐姐,一直生活在克里姆特身邊直到他去世。畫面中的這對戀人處於鮮花滿地的懸崖邊緣,不知是否暗示了某種危險。如果從人物身材比例來看,女子跪在地上的高度都已接近男子的肩膀,顯然不合情理,但是作為象徵主義的代表作,其實不必用現實的標準來衡量。
在分離派藝術家們的推動下,奧地利誕生了兩位表現主義大師。一位是被稱為「維也納最粗野的野獸」 的奧斯卡·柯克西卡(Oskar Kokoschka,1886-1980),一位是被認定為克里姆特最成功繼承者的埃貢·席勒(Egon Schiele,1890-1918)。柯克西卡的肖像畫著重表現人物的內心世界而非外在體征,他同時也是一位詩人兼劇作家,擅長刻畫的就是人物的心理活動。這幅是他創作於1913年的《畫家卡爾·摩爾》。
這幅《希羅多德》繪製於1963年,通過這位古希臘歷史學家的面容我們可以瞥見畫家本人的影子。
埃貢·席勒,我在捷克遊記中做過詳細的介紹,是位極具才華但過早離世的畫家。他曾受到克里姆特賞識,克里姆特不僅買他的畫,還與他交換畫作。席勒喜歡在畫中表現生與死的主題。這幅1915年創作的《死亡與少女》讓人想起克里姆特的《吻》,或許是對恩師的致敬。
席勒常常表現某種存在和隨後的衰敗,這幅創作於1911年的《向日葵》就是很好的例子,畫中怒放的花與凋零的葉象徵著生命的循環。
在表現主義之後,特別是在兩次世界大戰之間,德國誕生了一種被稱為新即物主義(Neue Sachlichkeit)的藝術風格,強調錶現物體的原貌,通過實事求是地客觀描繪表現某種魔幻或危險的感受。奧地利的代表人物為Rudolf Wacker(1893-1939),我們在這裡看到他於1932年繪製的《兩個頭》。上方充滿恐懼的兒童畫一樣的頭像與旁邊被繩拴住的鳥暗示對失去自由的恐懼,下方殘破的雕像和旁邊插在瓶中的花表達出對美好不再的傷感。
另一位奧地利新即物主義畫家為Franz Sedlacek(1891-1945)。他於1927年加入了維也納分離派,這裡我們看到一幅1932年創作的《風暴》,似乎暗示了戰爭對美好事物的摧殘及所帶來的被迫逃離。
二戰後,維也納的幾位藝術家創建了一個新的流派:魔幻現實主義。它也可以被看作是超現實主義的一個變種,是將幻覺與真實體現在同一畫面中。其代表人物Ernst Fuchs(1930-2015)於1956年創作的《摩西與燃燒的灌木》描繪了《聖經舊約》中上帝在摩西面前現身的情景。畫面中出現了大量虛幻的影像。
我們在這裡還看到自稱「百水」的奧地利藝術奇才Friedensreich Hundertwasser(1928-2000)的作品。這位藝術家以建築設計和環境保護著稱,他設計的「百水公寓」已成為維也納的著名景點。與西班牙建築大師高迪十分相似,他也不喜歡直線,認為那是沒有思想的。我們在這裡看到他1955年創作的《大路》就是一團曲線。
※奧地利國家美術館之三:印象派的分歧和梵高的四個女人
※2017我讀過且想推薦給您的15本書
※敲黑板:彼德麥式、馬卡特時代,中歐繪畫的兩個關鍵詞!奧地利國家美術館-中
※居然有尊雕像酷似馬雲!奧地利國家美術館-上
※正宗傳統英式早餐啥樣?帶你去英國電影《夾心蛋糕》里的那家老店吃一次
TAG:書蟲游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