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陽明心學權威讀本:葉聖陶點校版《傳習錄》上市

陽明心學權威讀本:葉聖陶點校版《傳習錄》上市

讀一流書,做一流人!人生必讀好書指南

微信平台讀好書類的領先訂閱號

再現大師眼中的大師

文 | 阿景摘錄

◆◆

《傳習錄》是明代哲學宗師王陽明的論學語錄和書信集,集中體現了陽明心學的核心觀點,是了解陽明心學經典的入門必讀書。

陽明先生說,人為了生存,難免要追求一些能使自己感到安全的東西,諸如金錢、名利、地位。不過,有的人是在「良知」的指導下追尋這些,有的人卻只是一門心思地追求外物。如果我們的內心永遠盯著那些外物,必然會累得死去活來。

而心學的最大妙處在於:我們可以在身心幸福的情況下追逐外物,只要能以良知為指引,追求什麼都是可以的。

因此,王陽明心學不僅是我們身心修行的法寶,還是我們人生問題的靈丹妙藥。

以下7條摘編自葉聖陶點校版《傳習錄》:

1

做事之前先立志

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

王陽明說,就算是那些工匠,其技能的練成也要以立志為根本,更別說更偉大的事業。為什麼立志如此重要?王陽明舉例說,一個人如果沒有志向,那麼就好像船沒有舵木、馬沒有銜環,於是只能隨波逐流,人生就像一盤散沙。

用現在的話說,志向就如同定盤星、指南針,關係著人生之路的平衡和方向。否則,人就會是那無頭蒼蠅,人生就會是一團漿糊。

王陽明又批評當時的讀書人——懶散墮落、貪玩成性,荒廢學業、浪費時日,最終註定一事無成。而他們之所以如此,就是因為沒有立定志向。

這同樣值得我們警醒,因為我們很多人,正像王陽明所批評的那樣。此外,立志也是君子之道,立不立志,很大程度上也是君子與小人之別,譬如奮鬥於人生目標者與遊手好閒的混混。

王陽明的這些話極具說服力,因為他自己就是例子。他少年時代就立志成為聖賢,此後終生矢志不渝、奮鬥不已,最後的確成為了聖人。王陽明此處也再次重申:

立志成為聖人,就會成為聖人。立志成為賢人,就會成為賢人。推而廣之,不論你想做什麼、做成什麼,想成為什麼樣的人、得到什麼東西,立志都是第一步、大基礎和真關鍵。

2

知行合一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聖學只一個功夫,知行不可分作兩事。

王陽明的「知行合一」說有三個要點:第一,知行只是一個功夫,不能割裂。所謂「功夫」,就是認知與實踐的過程。第二,知行關係是辯證的統一:知是行的出發點,是指導行的,而真正的「知」不但能「行」,而且是已在「行」了;行是知的歸宿,是實現知的,而真切篤實的「行」已自有明覺精察的「知」在起作用了。第三,知行功夫中「行」的根本目的,只是要徹底克服那「不善的念」而達於至善,說明王陽明的良知學在本質上是道德哲學。

3

「做事」是最有效的修鍊

人需在事上磨,方可立得住,方能靜亦定,動亦定。

有個學生問王陽明,安靜的時候我感覺很不錯,思想清晰,可一遇到事情就亂了陣腳,為什麼?

王陽明說:「這是因為你只知道靜養,卻沒有下克己的功夫。這樣一來,碰到事情就亂了陣腳。人應該在具體的事情上磨鍊自己,才能站得穩,才能靜亦定,動亦定。」

「那靜時的功夫,表面看是收斂, 實際上卻是放縱沉淪。」

4

經常反省內心

學須反己。若徒責人,只見得人不是,不見自己非。若能反己,方見自己有許多未盡處,奚暇責人?

有位朋友經常因為生氣而指責別人。王陽明告誡他說:「學習應該反身自省。如果只去指責別人,就只能看到別人的錯誤,就不會看到自己的缺點。若能返身自省,才能看到自己有許多不足之處,哪還有時間去指責別人?

舜的弟弟叫象,象屢次想害死舜,但舜還是照樣疼他。王陽明說:「舜之所以能感化象的傲慢,最主要的就是舜不去看象的不是。如果舜堅決要去糾正象的奸惡,只會看到象的不是,而象又是一個傲慢的人,肯定不會認錯,舜又豈能感化他?」

這位朋友聽了這番話,甚感慚愧。

5

傲慢是人生最大的毛病

人生大病,只是一傲字。

一個傲字,是我們人生最大的毛病。身為子女的傲慢,必然不孝順;身為父母的傲慢,必然不慈愛;身為朋友的傲慢,必然不守信。

「傲」與「謙」相反,人一旦「傲」起來,就不屑與人交往,不屑與人為伍,學習上就會蔑視他人,似乎自已遠遠超乎於他人之上。所以,王陽明告誡世人:「謙為眾善之基,傲為罪惡之魁。」

6

聖人與普通人的區別

不貴於無過,而貴於能改過。

王陽明說,就算是聖人,也不免要犯錯誤。聖人與常人之別,其實不在犯不犯錯誤上,而在於能不能及時、不斷地改正錯誤。所以,人「不貴於無過,而貴於能改過」。

他又指出人應當經常反省兩個問題:平常自己有沒有不知恥、不誠信、不道義的言語行為?有沒有對父母不孝順,對他人不友愛,而與姦猾、狡詐、苟且和刻薄沾了邊?這兩點,一個關係為人,一個關係處世。

王陽明說,有這些不良行為的人,要麼是不自知,要麼是沒有朋友和老師的規勸約束;通俗的說法就是,不知好歹,和沒有教養。王陽明又特彆強調了一點——積極改過是應該的,但注意不能因為犯了錯而過度地羞愧、沮喪和自卑。

7

保持自信

人胸中各有個聖人,只自信不及,都自埋倒了。

王陽明曾對弟子說:「人胸中各有個聖人,只自信不及,都自埋倒了。」強調以高度自信的姿態屹立於世間。良知人人都有,是一種不假外力的內在力量,怎樣做,最可靠的還是聽從自己的內心。這句話有三個層次的含義。第一層是說,人人心中都有個聖人,人人皆可以為聖人,為堯舜。第二層是說,人要成為聖人,必須反求諸己,向本心裡致良知,尋求萬事萬物之理。第三個層次是說,人心中的「聖人」為自身不當的行為、觀念所掩埋、所遮蔽,人若要成聖,則必須除掉這些遮蔽本心的行為和觀念。

傳習錄

作 者:王陽明

點 校:葉聖陶

出 版 社: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定 價:45.00元

上架建議:國學·哲學

由華景時代策劃發行的葉聖陶點校版《傳習錄》於2018年1月上市,該版本是在葉聖陶注釋的絕版版本的基礎上,重新整理,查缺補漏,再做修訂的珍貴版本,確定新高度,再現大師眼中的大師!

讀一流書,做一流人

微信公眾號:人生必讀好書指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人生必讀好書指南 的精彩文章:

看完這幾本書,你能上天信不信
願你牽牽念念的那些人,依然記得你
我們必須守護著心裡那把火
如果記憶像鐵軌一樣長,願站台的少年永不老去
失敗感和孤獨感,是男人與女人分別的宿命

TAG:人生必讀好書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