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普通農民工,打工中執著於書法藝術,精通多體,省書協協助辦書展

普通農民工,打工中執著於書法藝術,精通多體,省書協協助辦書展

在我國民間,有這樣一大批書法愛好者,因為生活的壓力而終生不能以書法為主業。但他們的書法作品,書法能力,絲毫不亞於所謂的名家、大家,只是因為沒有機會被世人所了解,而大多隻好默默無聞。

陝西寶雞岐山,農民書法家趙傑民就是其中一位——飽受生活的種種磨難,卻依然執著於書法藝術的樸實書法愛好者。也許他的書法永遠不能像所謂的名人那樣,一字千金,但不為名利的書法藝術,往往有它更為獨特的藝術價值。

趙傑民學歷不高,但在1980年代還算是「知識分子」。他當時曾被借調(臨時)在縣單位做過數年的文藝工作者,卻因為難以養家糊口,他最終走進了城市,開始了農民工生涯。

後面的十多年,他先後從事了多種職業,然後,依靠微薄的收入,採購一些筆墨紙硯。閑暇時候,毛筆在白紙上翩翩飛舞,思想和身體得到了極大的放鬆,不僅陶冶了他的情操,也讓他獲得了很大的滿足!

在趙傑民的心中,他對於書法的熱愛就像數學家執著於數學難題,每當有不懂、難以掌握的字形的時候,反而更能激勵他,不斷攻克,不斷學習的心志。就像他自己說的一樣:經濟條件差決定了我的出身,但沒關係。我對於書法的熱愛,這種難以言表的東西,卻讓我深深沉醉。這種執著和金錢無關,和地位無關,和美的享受有關!

事實上,趙傑民的書法,雖然沒有大的名氣,但他在本地多少年前就已經成名了。當時農閑的時候很多,文從沈夢了解,他就為村裡寫板報、寫標語,但因此也差點兒被批鬥。這陣勢,嚇得他十多年都沒有碰筆!

1980年代,年紀30多了,他才再次用毛筆寫書法!遠親近鄰,常常將他的作品收藏回去。口口相傳,不幾年,他有幸認識了寶雞原書協主席張志道。張先生髮覺他的字功底很好,就盛情邀請他加入寶雞書協,但當時連生活都是問題的趙傑民很怕花錢,就回絕了。

這讓的書法被世人了解,直接晚了好多年!斷斷續續的,有遠房親戚來收藏他的書法作品,買了他十幅作品給了兩千塊。這讓他高興的得幾天都睡不好覺!之後一年,他的作品入選全國首屆正書書法展,還獲得了一些省市級獎項。湊巧女兒要上學學費不夠!他就厚著臉皮和當時一同獲獎的一位書協副主席,搞了個小型書法拍賣展,總共還賣了三四千塊錢!

在兼顧書法的同時,他的工作也一直在換。然而他的書法名氣,也漸漸在西安民間傳播開了!2010年,在陝西省美術館舉辦了「墨耕」書法展,61歲的趙傑民成為陝西第一位被官方組織主動邀請舉辦書法展的農民藝術家!站在眾多媒體的閃光燈前,趙傑民心潮澎湃:幾十年的對於書法的執著熱愛,終於被世人所了解。

自己的奮鬥獲得越來越多專業人士的認可,這大概是書法從業人士能獲得的最真實、最淳樸的喜悅和價值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畫圈 的精彩文章:

中國作協五位名譽副主席,平均年齡87歲,手法手跡各有韻味
國立廣西大學校長,教育家馬君武書法,深受康有為影響,拙樸雄健
畫家石齊講課新形式:學生「胡塗亂抹」,老師渲染,好畫躍然紙上
愛書法,更愛國家,為了尊嚴,他縱身投向水塘……
陝西美協主席王西京,國畫享譽全國,網友贊:書法也大氣磅礴!

TAG:書畫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