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是2017年最得意房企
規模無疑是2017年房地產市場最被頻繁提及的核心辭彙,並延續到2018年。在以往「小而美」的美好幻景中掙扎生存的中小房企2017年頻繁消失或者被併購,資本一如既往展現出「不留情」的一面。
中房報記者 周翔宇/文
你現在還認為2017年是糟糕的一年嗎?
別的不說,至少房地產行業,絕不糟糕,總結過去的2017年,房地產沒有如期出現小年,而是顛覆性的大年。
碧桂園以超過5000億元的銷售額突破行業紀錄,成為新的王者,「碧恆萬」三家房企的總量更已跨過萬億規模。悲傷的是,在馬太效應和政策調控整體偏緊的背景下,規模效應扮演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一些落在後面的房企,已經難覓蹤跡。
這一年,還有看頭的是,一些中小房企在行業變革之中突出重圍。其中,以陽光城、中梁、福晟、新力等4家為佼佼者,它們是頗具代表性的中型房企,在經歷內部變革、戰略調整後,業績明顯上升,規模迅速擴大,成為行業「黑馬」。
領跑者:馬太效應與頂風效應共存
站在2018年,回頭看2017年市場的表現,房地產銷售規模第一集團軍在從緊的政策調控之下,依然一騎絕塵,
營業收入472.9億元,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37.9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1.9%和30.1%。這份由萬科發佈於2017年10月26日的第三季度報告顯示,萬科2017年前九個月業績已超過2016年全年的3647.7億元。
與萬科的業績一樣,恆大碧桂園與萬科組成的TOP3陣營第三季度以更快的速度拉大與之後房企的距離。前10月,碧桂園、萬科和恆大的銷售業績分別為4841.7億元、4352.2億元、4208.2億元,均首次超過4000億元,創造歷史紀錄。三者之和也超過13000億元,接近融創、保利、中海等其他9個進入千億陣營房企銷售業績之和。
分化無可阻擋在加劇,從房企前三季度銷售情況也能看出行業急劇洗牌的現狀。克而瑞房地產研究中心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三季度末,包括A股和H股在內,已有11家房企銷售規模突破千億元。碧桂園、萬科與恆大之後,保利、融創、綠地預計年內有望邁入3000億元陣營;中海、龍湖、金地、華夏幸福、華潤的銷售規模均已超千億元;綠城、招商蛇口、新城控股、旭輝有望在今年實現千億元規模的跨越。
規模無疑是2017年房地產市場最被頻繁提及的核心辭彙,並延續到2018年。在以往「小而美」的美好幻景中掙扎生存的中小房企2017年頻繁消失或者被併購,資本一如既往展現出「不留情」的一面。
不過對於領跑者而言,頂風而行往往意味著更大的阻力。其市場表象雖好,但在宏觀政策加碼之下風險猶存,在不斷充實土地儲備的同時,這些房企正在關注一些新興投資領域以分散風險。
其中標準普爾在2017年11月2日發布的報告提到,雖然萬科今年拿地規模為內地房企第二,但同時其非房地產開發領域正在同步進行激進的拿地和投資。與此同時,碧桂園、中國恆大也在關注文旅、健康、產業以及特色小鎮等領域的投資。
央企房地產:改革與野心
含著金湯勺出身的央企地產一直以較低的資金成本及政策獲取能力行走於行業前列,但是在此輪全方位調控的風波之下也難免受到波及。隨著調控的常態化趨勢顯現,雖然在總體上並沒有表現出太多的擴張趨勢,但隨著這部分央軍逐步完成整合重組任務,其先天「基因」的優勢在2017年有所體現。
在完成對中航工業地產業務整合之後,保利地產2017年總資產規模已經增加1143億元至5823億元。隨後11月30日,保利地產發布公告宣布,公司第五屆董事會第十五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於收購保利(香港)控股有限公司50%股權的議案》,其儼然成為2017年併購動作最大央企地產企業。
中國交建體系內的地產業務整合也在2017年完成關鍵的布局。隨著更名後的中交地產與綠城中國雙上市平台體系搭建完成,中交房地產集團也喊出了業內前三強的豪言壯語。
而回顧近年來央企地產板塊重組,主要體現為大集團、小地產層面的整合。自2016年以來,被國資委允許從事房地產主業的央企中,中交、保利、中航、五礦、中冶、中房等在內至少有10家已啟動內外整合重組,整個行業的競爭格局面臨重塑。其中早先起步的華潤置地、招商蛇口和中海地產等第一梯隊企業的重組已基本完成,緊隨其後中糧集團、中國五礦和中國交建等央企旗下地產板塊的整合或是蓄勢待發或是預期增強。
業務重組之後央企房地產企業近年來也展現出較強的增長潛力,根據克而瑞發布的2016年全年和2017年上半年的房企銷售排行榜,保利地產、中海地產和華潤置地年銷售超千億元,躋身房產千億俱樂部。
其餘十幾家央企的地產板塊年銷售額則在20億元到700億元不等,構成了央企地產的第二梯隊。
在第二梯隊中,以招商蛇口、中糧集團、魯能集團和中國金茂為代表的央企旗下地產企業快速擴張,年銷售規模正向千億邁進。當前,隨著市場集中度的進一步提升,房地產業強者恆強的局面日漸成型,收併購愈演愈烈,央企整合重組正在成為整個行業關注的焦點。
黑馬房企:攪動一池春水
這一年,也有一些中小房企在行業變革之中突出重圍。其中,陽光城、中梁地產、新力地產等頗具代表性的中型房企,在經歷內部變革、戰略調整後,業績明顯上升,規模迅速擴大,成為行業「黑馬」。
「黑馬」企業對於行業會產生一種「鯰魚效應」——這類企業在攪動行業生存環境的同時,也激活了行業內企業的生存能力,刺激一些企業活躍起來投入到市場中積极參与競爭,從而激活市場中的同行業企業。
在2017年,陽光城內部經歷了重大變動,從公司高層人事到未來企業路線,都發生了全面轉變。5月,碧桂園前首席財務官吳建斌加盟陽光城,任副總裁;6月,碧桂園前聯席總裁朱榮斌入職陽光城擔任執行董事。經歷重大人事變動,陽光城的腳步並未放慢。克而瑞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今年11月30日,陽光城實現簽約金額769.3億元,距離全年800億元的保底銷售目標僅有一步之遙。
根據數據,2017年1~11月中梁地產的流量銷售額達672.2億元,房企排名為第25名,全年銷售額有望突破700億元,相比2016年銷售額336.8億元,中梁將再次實現業績翻番。3年時間,從偏安一隅的溫州房企到總部搬遷上海開啟全國化,目前中梁地產已經進入11個省份。
與中梁地產擴張路徑相似,2017年6月,新力地產同樣將總部遷至上海,正式開啟全國化擴張。隨後公司宣布,未來三至五年將衝擊千億銷售規模。
這些「黑馬」房企的異軍突起再一次將規模二字置於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2017年全年來看,隨著行業集中度的提升,房企競爭更為激烈,但規模依然是企業發展第一要務。這一年,房企紛紛提出「千億」,甚至「萬億」戰略目標。
根據克而瑞數據統計,記者注意到,目前共有14家房企銷售金額突破千億元大關,創歷史紀錄,而房企前五十名的門檻已升至近400億元,甚至在一些地塊的公開競拍條件中已經將房企規模納入門檻條件之一。因此,不難預測未來的「黑馬」房企湧現勢頭並不會放緩。
在這樣的行業語境之下,我們迎來了2018年。
※綠地海珀雲翡:讓居住回歸生活本質
※誰是2017年最失意房企
※香港樓市預期上漲10% 背後浮現內地買家和內資財團
※「走進新時代——億達之聲2018新年音樂會」圓滿落幕
※毫不含糊提高商品房成品交付
TAG:中國房地產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