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2017年水泥去產能顯效 價格創12年新高

2017年水泥去產能顯效 價格創12年新高

策劃:張亮 張志偉 胡瀟瀅 袁元 賀駿 謝嵐

我國是全球水泥產銷第一大國,年產能高達35億噸,其中30%的產能面臨過剩局面。

然而,隨著近年來水泥行業持續去產能,水泥產量逐步下降,庫存也在減少,水泥價格在2017年開始出現持續上漲。與此同時,水泥行業上市公司業績也獲得大幅增長。

值得注意的是,繼2017年水泥行業去產能顯效後,市場普遍預計,2018年「去產能」依然是水泥行業的主旋律。

本報記者 矯月

水泥價格創12年新高

2016年下半年開始,我國水泥價格持續飆升,這種上漲一直持續到2017年。截至2017年12月份,根據中國水泥網數據顯示,全國P.O42.5散裝水泥均價已經超過400元/噸,從年初以來累計大漲逾40%,超過2001年至2016年期間的價格平均值(320元/噸)近100元/噸。

聯訊證券在報告中指出,隨著採暖季開始,各地錯峰生產陸續開始,以華東和中南為代表的水泥價格開始快速上漲。11月下旬,華東地區PO42.5水泥均價達到425元,中南地區達到419元,價格已創下12年來新高。山東、安徽、浙江、江蘇、江西等省份的部分城市,因錯峰生產開始,水泥價格出現大幅上漲,部分城市水泥價格較10月底上漲超過100元/噸。

中國水泥協會常務副會長孔祥忠曾公開發文表示,從水泥價格歷史走勢、市場需求量的變化、實際成交價以及與鋼鐵煤炭價格漲幅來分析比較,可以認為,當前的水泥價格依舊處於合理區間。

孔祥忠表示:「我們周邊國家水泥價格多數在70美元至100美元,與之相比,今年12月初中國水泥價格並不高。」

據了解,進入2017年冬天以來,圍繞水泥企業的錯峰生產和限產政策頻繁出台。北方的水泥企業因傳統的錯峰生產,大多數企業在11月底停窯不再生產。而在華南,浙江、安徽、上海等地區,伴隨著施工高峰期的到來,水泥的銷售進入了旺季。

考慮冬季嚴峻的環保形勢,有業內人士認為,「錯峰將常態化,由此對四季度和一季度的水泥供需狀況將造成季節性的顯著干擾,從而使得四季度和一季度的水泥價格由於階段性供需不平衡而出現大幅上漲」。

對此,孔祥忠表示,錯峰生產就是「去庫存」,不僅能有效化解水泥熟料產能過剩,更能讓熟料生產所消耗資源的社會價值得以體現。「去庫存」的目的是要反對低價傾銷,幫助企業效益回升。這就需要通過行業自律公約來堅定不移地貫徹執行錯峰生產政策,促進企業效益、行業利潤、資源價值水平上一個新台階。

孔祥忠表示:「對水泥行業來說,錯峰生產是解決行業利潤最大化與產量供給、社會成本關聯問題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之路;對於企業來說,是實現企業利潤最大化與產能發揮、企業綜合成本平衡關係的手段;對於協會組織來說,要倡導『行業利益高於企業利益,企業利益孕育於行業利益之中』的自律行為,要引導企業講誠信,承擔社會責任。因此,錯峰生產是水泥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一道命題,我們要找到行業利益最大化與企業利潤最大化的交叉點。」

聯訊證券水泥行業研究報告顯示,表面看目前水泥行業整體產能過剩程度大約在4.5億噸(熟料)左右,占現有全部產能的24%左右。然而大面積錯峰生產對行業季節性和結構性供給端帶來較大影響。「對比2016年和2017年錯峰生產政策有兩個特點:一是錯峰生產的省份在擴大,2016年大約19個省出台了相關政策,而2017年到現在為止,已有25個省出台政策;第二是錯峰時間明顯拉長,比如山東、甘肅、四川等,錯峰時間較2016年明顯增加,且部分地區採取全面停產的措施。」

2017年是「大氣十條」第一階段的收官之年,根據相關環保政策文件的要求,鋼鐵、建材、有色等多個行業在採暖季將錯峰生產,其中水泥、陶瓷等建材行業採暖季全部實施停產。例如,進入11月份,北方多省市相繼執行冬季錯峰生產計劃,部分省市停產時間和力度再次加碼。遼寧、吉林、黑龍江等省和山西省長治市、太原市均提出了長達5個月至6個月的連續停產計劃,山東全省停產時間也有4個月,今年停窯限產影響程度有望繼續深化。

此外,從12月4日開始,南京全市水泥、鑄造行業全部停產。12月2日,濟南要求水泥、鋼鐵等企業按照「一企一策」分行業落實停產、限產、錯峰生產等應急減排措施。而遠在西北的青海省,也要求全省12戶水泥企業20條生產線,自2017年12月1日至2018年11月30日期間累計停窯150天。

有業內人士判斷:「2018年一季度水泥價格將好於2017年,而由於庫存等原因,甚至可能影響到二季度價格。從企業層面來講,水泥企業從去年到今年已經充分感受到錯峰生產帶來的積極意義,對錯峰生產的執行力度也會大大增強。」

三家公司營收破百億元

隨著水泥價格的不斷攀升,水泥行業上市公司2017年的業績也開始出現改善。同花順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前三季度,18家水泥上市公司歸屬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合計為152.12億元,與上年同期的71.51億元相比,同比增長1倍以上。其中,海螺水泥、華新水泥、冀東水泥2017年前三季度的營業總收入突破百億元,分別為500.39億元、143.5億元、113.93億元。

此外,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前三季度,在上述18家水泥行業上市公司中有14家公司歸屬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過億元。其中,海螺水泥以98.09億元的凈利潤「獨佔鰲頭」。與此同時,海螺水泥的股價也從2017年年初的17.39元/股漲至目前的29.39元/股,漲幅高達69%。

華創證券行業研究員牛播坤分析稱:「環保限產加上南方趕工催漲沿江水泥價格,破位500元/噸至歷史高峰:按照環保限產的政策,『2+26』城市中有供暖任務的水泥企業最低限產30%,沒有供暖任務的水泥企業則被要求全停,造成區域內水泥供需缺口。這部分缺口將由運輸成本較低的沿江水泥補足,進而拉動沿江水泥需求。」

「隨著天氣轉好,南方進入趕工潮。在旺盛需求的拉動下,據中國水泥網行情數據中心消息,長三角安徽、蘇南、浙北熟料開啟第七輪漲價,大幅上調50元/噸,價格直接破位500元/噸,浙北熟料出廠價更是高達520元/噸左右,水泥價格已至歷史高峰。」牛播坤如是說。

「江浙滬皖為海螺水泥核心市場,正承接水泥漲價紅利。公司擁有長三角地區熟料產能的30%,位居區域市場第一。而此輪漲價的核心區域江浙滬皖是公司1998年便開始發力的核心市場區域,公司在四省的熟料產能2015年便已經接近8000萬噸。」牛播坤認為,公司作為我國水泥行業的龍頭,擁有全國11%的熟料產能。十三五期間,公司計劃通過併購和新建方式在國內、國際增加各5000萬噸的水泥產能,成長性可觀。

除海螺水泥外,華新水泥則以凈利潤10.5億元的成績位居第二名,而相比海螺水泥64.34%的凈利潤增幅,華新水泥的增幅高達552.79%。

資料顯示,華新水泥主要布局兩湖和西南五省(雲、貴、川、渝、藏)分別佔總收入56%、23%。前三季度公司水泥和熟料綜合銷量約4900萬噸,同比增加30%,其中三季度銷量約1720萬噸,同比增加25%。

申萬宏源行業研究員劉曉寧分析稱,公司是兩湖水泥龍頭,四季度「北方錯峰+華東限產」疊加下有望複製2010年行情,公司憑藉區位優勢,北上對接河南,東進緊鄰長江,有望兩端受益。

從統計數據來看,2017年前三季度水泥行業上市公司歸屬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普遍出現高增長,其中,有16家公司歸屬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增幅在40%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在18家公司中有11家公司的凈利潤增幅在100%以上。天山股份的凈利潤增幅更是高達7151.34%。

據《證券日報》記者了解,繼2016年8月份中國中材集團有限公司與中國建築材料集團有限公司實施重組,形成新的集團公司中國建材集團之後,天山股份成為中國建材集團有限公司旗下的上市公司。此後,天山股份在2016年三季度開始扭虧,至2017年三季度,公司業績更是實現大幅增長。

光大證券行業研究員陳浩武分析,三季度為北部水泥需求旺季,天山股份水泥產銷兩旺,營收快速增長,兼之成本費用管理有效控制,高盈利彈性持續。公司主產區新疆固定資產投資加速增長,有利於水泥行業景氣度復甦。「未來疆內新增產能衝擊減小,現有存量產能出清、行業拐點出現時,業績受益量價兩重驅動將快速增長。」

環保致局部地區供需失衡

可以說,不論是水泥價格的上漲還是水泥企業業績的上漲,其根本原因就是限產限量導致的供需失衡所致。

孔祥忠曾分析稱:「今年水泥價格的高位增長有企業原燃材料上漲因素,也有部分地區環保督查中地方政府強制企業停產帶來的供需平衡失調的疊加因素。」

孔祥忠提出,歷史上首次的環保督察對地方政府的壓力也是前所未有的。督查期間,企業幾乎全面停產,地方政府為控制全年排放總量指標,也要求企業停產,致使庫存下降,供貨緊張,價格自然上漲,尤其是局部地區階段性的出現較大幅度的上漲。最明顯的是「2+26」的大氣污染傳輸通道環境治理,環保超標治理,節能因素以及重要活動會議,正好疊加水泥需求旺季,導致局部地區的供需失衡,價格出現階段性、局部的較快上漲也在情理之中。

據《證券日報》記者親赴石家莊的「水泥走廊」調查得知,在多年的環境治理下,昔日有160多家水泥廠的「水泥走廊」,現如今僅餘一家水泥上市公司金隅股份的工廠在生產。

「由於鹿泉山上有生產水泥的原材料,所以以前有很多水泥廠都建在鹿泉山上。」據當地人向《證券日報》記者介紹:「現在多數水泥廠關停的主要原因是因為環境污染問題。由於水泥廠大多是小水泥廠,買不起價格昂貴的環保設備,這就使得眾多小水泥廠不得不因為環保問題而被迫關停。」

行業整合現區域「寡頭」

實際上,在國家持續推動供給側改革的大環境下,水泥行業去產能仍將持續,產能過剩、惡性競爭等問題何時才能根除還未可知。對此,有業內人士提出,水泥行業困難時期也是整合的最佳時期。

有業內人士認為:「我們已經可以看到強強聯合的時代已經來臨,按照水泥行業發展的規律,併購重組將會是未來的行業發展方向,這對水泥行業未來持續健康有序的發展有著積極作用。」

回顧我國以前的水泥行業,企業集中度非常低,企業間相互競價、盲目擴張,是導致產能嚴重過剩的原因之一。合併重組、整合產能,成為了水泥行業化解產能過剩的重要途徑。

此前,我國華北地區是水泥行業虧損的重災區,2015年,這一地區水泥行業虧損42億元,作為京津冀區域兩家最大的水泥企業,金隅、冀東始終既有合作又有競爭,甚至在2012年還發生過激烈的價格戰。

不過,在2016年4月份金隅和冀東正式實施戰略重組之後,新的冀東水泥在京津冀區域產能佔比達到近60%,成為中國第三、世界第四大水泥企業。冀東的物流網路加上金隅的資本優勢,整合後的新冀東水泥競爭力明顯提高,公司利潤環比逐月上升。

除京津冀外,多個區域的市場整合也露出了區域「寡頭」的苗頭。比如,天瑞水泥收購了永安水泥,參股同力水泥,目的是整合河南市場。引發資本市場巨大轟動的山水水泥股權之爭,其目的是整合遼寧市場。此外,華潤水泥與昆鋼控股共同組建雲南水泥建材公司,也開啟了雲南市場的整合大幕。

中金公司表示,隨著我國水泥行業整合的逐步推進,區域集中度逐步提升,龍頭強者恆強是大勢所趨,跨區域整合也將提前興起。在此背景下,提前布局各區域水泥板塊龍頭海螺水泥、華潤水泥、華新水泥在區域整合中具有競爭優勢。

有一位接近水泥業上市公司的人士向《證券日報》記者透露:「現在的水泥上市公司藉助上市平台已經將其周邊的小水泥廠能吞併的就吞併,不能吞併的小水泥廠最後也會被低價格給排擠出市場。」

在《證券日報》記者與水泥行業業內人士的交談中了解到,今後的水泥行業將會催生出區域性「寡頭」。

有水泥行業上市公司相關負責人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由於水泥運輸的里程限制,因此,每個地區的水泥廠都有一定的覆蓋面積,而在水泥公司不斷的兼并重組過程中,該地區將會催生行業龍頭。」

2017年,水泥行業的整合依然持續,尤其是中國建材與中材股份於2017年9月8日訂立合併協議之後,有業內人士預期,兩材將是全球水泥產能排名第一的企業。此外,兩家公司的重組完成後將提升部分區域水泥行業集中度,並將以更大的市場影響力參與水泥行業政策制定。

作為全國第一和第二的建材生產商,中國建材和中材集團在許多業務領域均重合,尤其是在水泥、玻璃纖維等多個業務板塊。交易完成後,中材股份將予以註銷,中國建材集團將通過中國建材股份控股統一管理9家水泥企業。

明年水泥需求增長將再續

隨著集中度的提升,大企業間對話增多,水泥行業已逐步從競價走向競合,去產量帶來利潤抬升的同時,行業共識也越來越強。

申萬宏源行業研究員劉曉寧認為,只要需求側不發生斷崖式下跌,去產量具備長期可持續意義。明年排污許可證制度和32.5R複合硅酸鹽水泥的淘汰將進一步改善供需格局。

國泰君安發布水泥行業研究報告稱,預測2018年全國水泥產量為23.5億噸,而華東和華南需求跑贏其他地區。「我們看好房屋新開工和基建投資強勁的區域,例如長三角以及華南,預期這些區域的水泥消耗量的增長將在2018年延續。」

「行業催化劑在2018年持續發酵。」國泰君安分析,「有效熟料產能將在2018年進一步縮減,表明更加平衡的供需狀況。」

有業內人士認為,華東市場將面臨更加緊張的供需狀況,源於強勁的需求前景、華東和華北市場錯峰生產的衝擊和環保限產措施,這些將在中期作為區別華東市場和其他區域市場價格的機制。

「華東水泥價格可能在2018年第二季度再度探頂。基於持平的2018年第一季度水泥需求,假設我們測算顯示華東地區在一季度大幅補庫存的幾率較低,因此華東市場將很可能以較2017年同期相比更低的庫存進入旺季,這也將作為華東水泥再度探頂的重要基礎。」國泰君安方面表示。

據《證券日報》記者了解,2017年水泥行業為了加快推進落實「去產能」目標的實現,其中作為去產能的一項具體措施,逐步去除低標號水泥的行動也在不斷推進。2016年國務院辦公廳34號文提出要停止生產32.5等級複合硅酸鹽水泥。同年底,行業公布《主動停止生產32.5等級複合硅酸鹽水泥倡議書》。2017年1月份,寧夏地區在《建材工業調結構促轉型增效益實施方案》中提出,要從2017年起停止辦理32.5等級符合硅酸鹽水泥企業的生產許可證辦理。2017年5月1日,新疆地區正式取消全部32.5等級水泥。

有水泥行業上市公司相關負責人向《證券日報》記者解釋稱:「此前雖然水泥行業經過大規模的關停和併購,但由於眾多水泥粉磨站對熟料加工後低價賣出,仍衝擊著水泥市場的價格體系。」

該人士稱:「為了提高水泥價格,公司準備通過控制熟料的流出來抵禦水泥粉磨站的價格競爭。」

有公開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6月底,全國仍有水泥企業3465家,其中從熟料到水泥生產完整的企業1234家,純熟料生產企業46家,水泥粉磨站企業2173家,水泥配置站企業12家。全國實際熟料產能20.2億噸,水泥產能38.30億噸。2016年全國熟料產量13.76億噸,熟料產能實際利用率68%;水泥產量24.03億噸,水泥產能利用率62.74%。2016年前10大水泥企業熟料產業集中度57%,水泥產業集中度41%。目前已核實的還在新建的熟料生產線37條,熟料產能0.64億噸。

對於水泥粉磨站加工熟料衝擊水泥市場價格一事,中國水泥協會也給予了高度關注。

近日,中國水泥協會印發《水泥行業去產能行動計劃(2018~2020)》,其中內容提到2020年末,前10家大企業集團的全國熟料產能集中度達到70%以上,水泥產能集中度達到60%以上。力爭10個省區內前2家大企業熟料產能集中度達到65%以上。

《證券日報》記者發現,在水泥行業2018年至2020年去產能的目標中有指出:「三年壓減熟料產能39270萬噸,關閉水泥粉磨站企業540家,將上述指標按四年分解得到每年的目標任務,使全國熟料產能平均利用率達到80%,水泥產能平均利用率達到70%的目標。」

根據《水泥行業去產能行動計劃》建議「水泥粉磨企業去產能目標分解值為,各省區按照現有水泥粉磨站企業數量淘汰比例25%,全國共需淘汰540家水泥粉磨站企業」。

有中國水泥協會相關人員公開向媒體表示,去產能將成為行業「十三五」攻堅戰。「水泥去產能將與遏制新增產能、淘汰落後產能、打擊無證生產產能、停止生產32.5強度等級水泥等措施齊頭並進。」

具體來看,2018年,全國範圍內完成壓減熟料產能13580萬噸,關閉水泥粉磨站企業210家。力爭2018年上半年實現全面停止生產32.5強度等級水泥產品。

2019年,全國範圍內壓減熟料產能11640萬噸,關閉水泥粉磨站企業150家。企業兼并重組方面,前10家大企業集團在全國的熟料產能集中度達到62%以上,水泥產能集中度達到50%以上。在5個省區內,前2家大企業實際控制熟料產能達到65%,此外,在全國100萬以上人口規模、具有水泥窯的城市有50%開展水泥窯協同處置。

2020年,全國範圍內壓減熟料產能14050萬噸,壓減水泥粉磨站企業180家。企業集中度方面,前10家大企業集團熟料產能集中度達70%,水泥產能集中度達到60%。

此外,水泥行業還擬設立去產能專項資金,形成政府主導和市場機制結合的去產能機制。2017年試點、2018年啟動,鼓勵企業間兼并重組,支持相互參股、委託經營、資產交換等方式的市場整合,以優化市場布局,提高市場集中度。

中泰證券指出,隨著我國GDP、固定投資投資增速逐年下滑,中游製造業產能過剩已成定局;與此同時,環保問題愈發嚴峻,政府重視程度不斷加強。在經濟結構轉型大背景下,供給側改革已成為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我國水泥行業在經濟高速發展期高速發展,當前整體過剩嚴重,近年來在政府、行業協會、大企業的多方推動下,行業的產量控制逐漸增強,但是產能嚴重過剩的現狀仍未改變,行業未來存在明顯隱患。水泥的實質性供給側改革是大勢所趨。

經測算,如果上述去產能目標完成,可有效推動水泥行業節能減排,將實現能源節約折標煤約4411.3萬噸;實現污染物減排粉塵顆粒物約9.6萬噸、二氧化硫約4.8萬噸、氮氧化物約35.8萬噸。

小投票

【總感覺外賣比堂食少?調查:10份外賣8份分量少於堂食】近日,記者隨機選取吉野家、漢拿山等10家連鎖餐飲進行調查,調查結果顯示,10個樣本中有8個樣本存在外賣分量少於堂食的情況,其中分量最多可相差近150克,相當於五分之一菜量。

證券日報之聲

最火爆股市熱點最熱投資理財資訊

最新互聯網金融動態

獨闢蹊徑的角度和觀點

為您解答財經領域的政策導向

這裡是最火爆的股市熱點集結地!

之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證券日報 的精彩文章:

證監會嚴查內幕交易 吉林信託被罰沒8746.64萬元
樂視汽車全員大會確認融資到位 樂視汽車將併入法拉第未來
車企高管紛紛跳槽 行業突變造車新勢力生死難定
FF內部會議宣布超10億美元A輪融資落地 賈躍亭出任公司CEO
12月份40家公司違規多與信披有關 賈躍亭失諾遭責令改正

TAG:證券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