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要鼓勵科研人員用中文發表論文

要鼓勵科研人員用中文發表論文

圖片來源於網路

由於國家經濟快速發展,科研投入不斷加大,科研產出的國際影響也不斷提高。從近期公布的相關數據來看,中國目前的學術水平、論文水平顯然已經提高不少,尤其是「模仿和跟蹤」國際學術發展的方面,進步很大。然而,我們現在只是從跑道上的「觀眾」,成為「跟跑的運動員」,繼續發展,今後有一天,我們還會成為「領跑者」。

能不能在國際上成為科技的「領跑者」,在國家環境沒有重大改變,科研投入繼續增加的條件下,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我們的科技評價機制和導向。目前普遍採用的「唯國際論文數量」評價體系,由於其操作簡單,無須動腦筋,最方便行政管理中的所謂公平。這種評價體系也最適合大政府的統一管理模式,便於比較不同人、不同院系、不同學校、不同省市的「進步」。

由於相關部門普遍採用簡單化的管理方式,有人戲稱SCI就是學術界的GDP。這種評價體系就是一套教條的SCI崇拜的量化體系,它已經嚴重扭曲了中國科技的健康發展。即便是由專家組成的各種評審組,也是根據申報材料,數數SCI論文數目,引用數量,就可以得出評審結論,幾乎不須去考察論文的內容和實際水平如何。學術共同體的認知模式已經被這套量化綁架,直接導致了學術不端現象屢屢發生,也導致一些國內學者很少在中文期刊發表論文或不發論文的現象。

當多數研究人員不僅不發表中文論文,也不閱讀中文論文成風時,勢必影響中文在國際上的地位,影響國人的科學素養。由於國際出版集團的霸王條款規定,論文版權歸他們所有,SCI崇拜也導致了中國知識產權的大量流失。國家財政科研經費資助的科研項目所研發出來的成果,如果發表論文,應規定用本國官方語言來發表,方便資助者檢查驗收其工作成效,方便與國內同行的交流,提高國民科學素養,也體現出學者對國家的尊重和忠誠。

未來的國際合作會進一步加大,現在的合作以請對方的教授來中國做訪問學者、互訪的合作為主,隨著我國學術評價和學術能力的提高,我們需進一步提高合作的形式,比如轉變為科研課題的合作,有競爭有合作,中文的作用會越來越明顯。

學術交流的主體語言是隨著世界強國的變化而變化的,中世紀後的義大利文化昌盛,學術論文的主體語言是拉丁語;英國美國強大後,學術交流的語言才逐漸變成了英語。牛頓的論文是用拉丁語寫的,愛因斯坦的論文是用德文寫的,都沒影響其對科學的貢獻。中國學者要逐步養成為用中文寫論文而自豪。我們要相信,通過我們的努力,成為「領跑者」並不無可能,關鍵是別浮躁。

(主編李志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科技論文在線 的精彩文章:

俄羅斯的科研機構簡介
計算機科學技術:基於類別關鍵詞搜索的移動應用商店DEEP WEB採集方法
美國的科研機構簡介

TAG:中國科技論文在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