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經濟學人2017年度必讀書單

經濟學人2017年度必讀書單

《經濟學人》2017年度書單

新的一年,讓全球好書與你為伴

1

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的心理學家

《回退工程:改變人類思維的友誼》

The Undoing Project:

A Friendship that Changed Our Minds

邁克爾·劉易斯 著 By Michael Lewis

點擊封面回顧書評文章

《經濟學人·商論》一月刊《對思考的思考》

丹尼爾·卡尼曼(Daniel Kahneman)通過一本《思考,快與慢》讓決策中的系統性缺陷進入了大眾視野,他與搭檔阿莫斯·特沃斯基對「人們更看重損失而非收益」的研究貢獻最終幫助他獲得2002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他們的研究奠定了行為經濟學的理論基礎,啟發了今年獲得諾獎的「助推」理論,也開始改變政府決策的進程。邁克爾·劉易斯的《回退工程:一場改變人類思維的友誼》(The Undoing Project: A Friendship that Changed our Minds)呈現了這段傳奇的豐富維度。該書一部分是這場友誼的傳記,另一部分講的是心理學的影響,此外還談到了很多以色列近代史。劉易斯以其特有的風格,將一段心理學的故事與兩個男人之間的偉大友誼交融在一起。

2

階層固化與不平等是歷史常態?

《大調平器:從石器時代到21世紀的暴力和不平等史》

The Great Leveller: Violence and the History of Inequalityfrom the Stone Age to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沃爾特·沙伊德爾 著 By Walter Scheidel

點擊封面回顧書評文章

《經濟學人·商論》四月刊《史上大災變》

斯坦福歷史學家沃爾特·沙伊德爾 把《二十一世紀資本論》所提出的不平等加劇的探討放置於廣闊的歷史長河中考察,結果發現國家內部的不平等水平幾乎總是居高不下,只有瘟疫、國家解體、革命和大規模戰爭才能真正「均貧富」。 斯坦福大學的歷史學家沃爾特·沙伊德爾(Walter Scheidel)在新書《大調平器》中,將學術界近期圍繞不平等加劇的探討放在廣闊的歷史長河中考察,試圖看出哪些情形能真正減少不平等。他縱覽始於石器時代的案例,發現國家內部的不平等水平幾乎總是居高不下或處於上升態勢,不平等並不像一些人所想的那樣「自帶滅亡的種子」。因為政治和經濟權力相互鞏固,且兩者都代際傳遞。換言之,不平等是歷史常態,階層固化會按照自身邏輯去演進。與常見想法不同的是,金融危機加劇或減少不平等的機會其實都差不多。

3

華爾街對沖基金黑幕

《黑色優勢:內幕信息、洗錢和

搞垮華爾街頭號通緝犯的任務》

Black Edge: Inside Information, Dirty Money

and the Quest to Bring Down the Most Wanted Man on Wall Street

希拉·科爾哈特卡 著 By Sheelah Kolhatkar

點擊封面回顧書評文章

《經濟學人·商論》五月刊《神奇史蒂維》

美劇Billions有一位近乎傳奇的原型人物——在華爾街無人不曉的史蒂芬·科恩。希拉·科爾哈特卡(Sheelah Kolhatkar)的新書《黑色優勢》(Black Edge)以科恩曾運營的SAC資本為主線,介紹了過去二十年中投機性對沖基金的崛起。「神奇史蒂維」和監管者鬥智斗勇,屢次逃脫內幕交易的指控。與虛擬故事相比,現實中「華爾街之狼」的境遇反襯出法律界的實權多麼有限。科恩的SAC算是一種商業間諜機構,通過向銀行支付巨額傭金以獲取信息。到了1998年,他是高盛最大的股票客戶。金融危機之前,SAC擁有170億美元資產,18年來的平均年回報率為30%,令人瞠目。更吸引人的是這樣的纏鬥:近20年的時間裡,科恩崛起至美國社會的巔峰,而監管者試圖以內幕交易將他送進監獄。

4

美國資本主義編年史

《美國史:400年的美國資本主義歷史》

Americana: A 400-Year History of American Capitalism

布·斯里尼瓦桑 著By Bhu Srinivasan

點擊封面回顧書評文章

《經濟學人·商論》十月刊《與市場合拍的舞蹈》

移民企業家布·斯里尼瓦桑的新書《美國史:400年的美國資本主義歷史》用分主題編年史的形式,精彩闡述了美國資本主義的發展史,他將這一過程形容為「國家補貼、社會項目、政府合同、監管、自由意志、企業家精神和自由市場之間不斷校準的平衡。」 本書引領讀者回顧了讓美國成為世界最大經濟體的工商業發展。每一章都有一個主題——煙草、棉花、蒸汽、石油、制販私酒和行動電話等,讀者會獲知許多令人驚訝的細節。在確定美國歷史的走向上,商業起了決定性的作用。

5

為什麼希拉里敗選不怪大數據?

《人人都會說謊:大數據、新數據,以及互聯網會如何讓我們認清自己》

Everybody Lies: Big Data, New Data,

and What the Internet Can Tell Us About Who We Really Are

賽斯·斯蒂芬斯-大衛德維茨 著

By Seth Stephens-Davidowitz

點擊封面回顧書評文章

商論七月刊《真相,全部的真相——還有統計數字》

前谷歌數據科學家賽斯·斯蒂芬斯-大衛德維茨在新書《人人都會說謊》(Everybody Lies)中指出,希拉里敗選不是因為過度依賴大數據,而是對新的數據統計方式理解太少。希拉里聘用了一流的數字分析人員,但他們的計算大體上仍依賴傳統的數據來源,例如選民檔案或民意測驗。如果希拉里的團隊當初更好地利用了谷歌搜索等新信息,也許就能及時推斷出她那「藍色防火牆」的根基正在崩裂。作者還認為,「大數據具備四種不同尋常的力量」,能夠徹底改寫微觀經濟學、社會學、政治學以及計量心理學等學科的研究方式。這本書以搜索數據為嚮導,提出了一個巧妙的論點:網路將為社會科學帶來一場革命,就像顯微鏡和望遠鏡徹底變革了自然科學那樣。

6

炫富不流行了:美國精英追求低調的奢華

《瑣事之和:關於有抱負階層的理論》

The Sum of Small Things:A Theory of the Aspirational Class

伊麗莎白·科瑞德-哈爾基特 著By Elizabeth Currid-Halkett

點擊封面回顧書評文章

《經濟學人·商論》八月刊《如何花錢》

19世紀美國社會學家托斯丹·凡勃倫提出了「炫耀性消費」的概念。不過今天的美國精英已不再熱衷於純粹積累物品。南加州大學教授伊麗莎白·科瑞德-哈爾基特(Elizabeth Currid-Halkett)在《瑣事之和》(The Sum of Small Things)一書中指出,富人已經開始享用像公平貿易咖啡這種有社會價值的東西。他們也更加看重「非炫耀性消費」。不過,這種轉變可能會更有效地鞏固現代精英階層的特權地位。本書深入挖掘了美國勞動統計局的《消費者支出調查》,利用數千名受訪者的數據非常細緻地描述了幾十年來美國人消費習慣的演變。今天的富人更多將預算投入到不那麼奪人眼球但卻更有價值的事物上。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子女的教育。

7

VR是未來的縮影,還是現實的囚籠?

《萬象的新開端》

Dawn of the New Everything

杰倫·拉尼爾 著By Jaron Lanier

點擊封面回顧書評文章

《經濟學人·商論》十二月刊《認清現實》

虛擬現實(VR)是什麼?矽谷技術先鋒杰倫·拉尼爾(Jaron Lanier)在新書《萬象的新開端》中用21個章節、三個附錄給出了52個定義。有些頗有極客色彩:「一種媒體技術,對該技術而言測量比顯示更重要」。有些則很詩意:「一種讓人注意到體驗本身的技術。」還有一些很駭人:「適用於信息時代戰爭的訓練模擬器」。以上均是虛擬現實的特徵,但其涵義遠不止於此。目前在微軟任職的拉尼爾是矽谷的一位大人物,在1984年成立了首家虛擬現實公司,人們普遍認為是他普及了「虛擬現實」一詞。他也是科技行業的批評者。這本新書不僅是一本虛擬現實的回憶錄,也記述了矽谷不切實際的想法如何引發了混亂和割裂。對VR行業的觀察者來說,這是本必讀之書,凡是有興趣了解社會如何發展成如今的模樣、未來又將如何變化的人也應該看看這本書。

8

為何經濟學家無法預測金融危機?

《理論的終結:金融危機、經濟學的失敗

和人際互動的席捲效應》

The End of Theory: Financial Crises,the Failure of Economics and the Sweep of Human Interaction

理查德·布克斯塔伯 著 ByRichard Bookstaber

點擊封面回顧書評文章

《經濟學人·商論》七月刊《秘密代理》

在新書《理論的終結》(The End of Theory)中,曾經在頂尖投行和對沖基金從事過風險管理的理查德·布克斯塔伯從金融市場的邏輯出發討論了這個問題。他確信,「傳統的經濟理論受其自身方法和結構的制約,無法承擔起」預測危機的任務。布克斯塔伯認為經濟受制於四種重要現象,令傳統經濟模型毫無用處。他對於對沖基金管理人喬治·索羅斯提出的「自反性」理論頗為著迷——對經濟狀況的觀察和信念會改變行為,而這些行為上的改變又會影響經濟。未來如此複雜,人際互動的影響如此深不可測,令概率不斷變化,人們也就不可能創造出能預測結果的模型。布克斯塔伯認為,人們必須做的是欣然接受這種複雜性,並且了解系統運作的方式。

9

讀懂未來商業的關鍵詞

《機器、平台、大眾:駕馭數字未來》

Machine, Platform,Crowd:

Harnessing our Digital Future

安德魯·邁卡菲、埃里克·布萊恩約弗森 著

By Andrew McAfee and Erik Brynjolfsson

點擊封面回顧書評文章

《經濟學人·商論》八月刊《全新工作方式》

2014年,麻省理工學院的安德魯·邁卡菲和埃里克·布萊恩約弗森出版了《第二次機器革命》(The Second Machine Age)一書,描述了新數字技術對社會正反兩面的效應。在新書《機器、平台、大眾》(Machine, Platform, Crowd)中,兩位作者試圖解釋這些發展背後的商業影響。他們認為電腦和互聯網的最新發展為工作方式帶來了三類轉移。第一是人工智慧(AI)代表的從人到機器的轉移,數字技術正在入侵實體世界。第二是從產品向優步、Airbnb、Facebook等平台的轉移,平台一旦運作成功,就會產生巨大的網路效應。第三大轉變在於由大眾推動的實驗與創新。本書分析了重要的數字化趨勢,是理解當今商業世界的必讀。

10

我們是否無法克服「集體無知」?

《知識幻覺:為何我們從不單獨思考》

The Knowledge Illusion: Why We Never Think Alone

史蒂文·斯洛曼、菲利普·費恩巴赫 著

By Philip Fernbach andSteven Sloman

點擊封面回顧書評文章

《經濟學人·商論》五月刊《頭腦融合術》

你知道抽水馬桶是如何工作的嗎?自行車和拉鏈的工作原理又是怎樣呢?大部分人都難以解釋最基本的發明,更不用說那些複雜和抽象的事物。儘管如此,人類仍創造出了極度發達的現代世界和不斷迭代的科技。新書《知識幻覺》(The Knowledge Illusion)試圖解釋這樣一個顯而易見的矛盾:人類思維為何如此強大,同時卻又如此膚淺?兩位作者是認知學家,他們從進化論和心理學入手,提出人腦與生俱來的惰性與盲點。人類個體的思維能力都非常有限,大量知識其實是通過群體傳播的,但群體成員通常意識不到到這一點。人類的進化符合所謂「蜂巢思維」——擅長合作,依賴直覺,但頭腦之間的界限很模糊。因此人們常常對知之甚微的社會與政策議題持有強烈的觀點。如果一個群體錯誤地認為自己的觀點已經是深思熟慮,就很難靠事實去試圖改變這種紮根於一個團體的價值觀和集體思維。但人們極少去思考這種局限性。比起理解的幻覺,人類的無知更為根本、影響也更重大。這本書在社交媒體發達、黨派偏見激化、假新聞迭出的年代帶來了一劑必須的「謙遜」之葯:對你自己的知識和所在群體的智慧應當保持懷疑。

11

科技寡頭,不會是救世主

《失智世界》

World without Mind

富蘭克林·弗爾 著 ByFranklin Foer

點擊封面回顧書評文章

《經濟學人·商論》九月刊《壟斷非兒戲》

現任《大西洋月刊》(Atlantic)記者的富蘭克林·弗爾(Franklin Foer)與科技巨頭曾經有過一段愛恨情仇,讓他對高科技壟斷潛在的危害洞若燭火。曾任《新共和》(New Republic)主編的他一度認為來自Facebook的年輕科技富豪能幫助陷於虧損的老牌雜誌重整旗鼓,但為後者追逐廉價數字廣告收入的思路讓新舊媒體的價值觀衝突最終爆發。這本書涵蓋眾多內容,但核心是科技巨頭已成為壟斷寡頭。他譴責以亞馬遜、Facebook和谷歌為首的科技巨頭俘虜了整個社會,同時他還指控這些科技公司根據不透明的演算法提供信息,左右人們的想法,從而替代個人思考。科技公司勢力之大,令人們不敢加諸批評。他對於不透明的擔憂也是一針見血。

12

外遇,有時與愛情無關

《外遇問題》

The State of Affairs

埃絲特·佩瑞爾 著 By Esther Perel

點擊封面回顧書評文章

《經濟學人·商論》十一月刊《艱難時日或可度過》

不可避免地,一些婚姻會面臨最嚴峻的考驗:不忠。但常見的道德說教對此並無幫助。藉由《外遇問題》(The State of Affairs)這樣的一本理智之作,全球兩性及婚姻關係大師埃絲特·佩瑞爾(Esther Perel)希望能破除迷思,就出軌現象激發出「更有成效的討論」。她認為,婚外情有時甚至可以強化夫妻關係——只要這一經歷能促使雙方去討論一些長期未被言明的問題。

13

高科技不會改變戰爭的本質

The Future of War: A History

《戰爭的未來:一部歷史》

勞倫斯·弗里德曼 著By Lawrence Freedman

點擊封面回顧書評文章

《經濟學人·商論》十月刊文章《豈能一戰定乾坤》

《戰爭的未來:一部歷史》(The Future of War: A History)討論了網路攻擊、人工智慧以及機器學習等技術對未來戰爭的影響,有些人認為這些新奇科技或許會改變戰爭的特點甚至本質。但作者勞倫斯·弗里得曼的主旨已經顯現在書名中:戰爭的未來與歷史不無相似。弗里德曼可謂英國頂尖的學術戰略家,在本書中,他探討了有關未來戰爭方式的理念帶來了怎樣的惡果。歷史已表明,僅憑一場單獨的戰役或一位傑出將領就決定勝局的戰例極其罕見,大部分戰爭都是消耗戰,拼的是哪一方更有持久力,能持續投入人力物力。但對速戰速勝的篤信卻已經融入到未來戰爭的構想中。甚至在經歷了一戰之後,人們仍然相信大國之間的戰爭有可能速戰速決。時至今日,同樣的妄想還和以前一樣根深蒂固。

14

每周工作20小時就夠了?

《不富足也幸福:行將消失的布須曼人的世界》

Affluence Without Abundance:The Disappearing World of the Bushmen

詹姆斯·蘇茲曼 著 By James Suzman

點擊封面回顧書評文章

《經濟學人·商論》八月刊文章《以土地為生》

人類學家詹姆斯·蘇茲曼在新書《不富足也幸福》中解析了人類最古老的分支之一、南部非洲布須曼人群落,發現當今西方社會習以為常的不平等、永不滿足的積攢欲和起早貪黑的工作習慣其實都並非人類生存的必須。遠古人類狩獵採集的生產生活方式其實能為現代資本主義社會帶來不少啟發。農耕社會成為人類主流始自一萬年前人類馴化動植物之後。蘇茲曼認為,農業的普及帶來了急劇的文化轉型,導致人類更多慾念的產生。耕作教會了人們接受不平等,並提升了工作的價值。現代富裕國家的人將永不滿足的積攢欲視為人類本性。但在人類歷史的絕大部分時候,積攢和努力工作並沒有什麼意義。狩獵採集的生活方式能否能喚起我們對人類本性的某些反思?

15

安於現狀,讓美國活力不再

《自滿階級》

The Complacent Class

泰勒·考恩 著 By Tyler Cowen

點擊封面回顧書評文章

《經濟學人·商論》四月刊文章《無味的舒適》

美國向來被視為一片充滿機遇的土地:多樣性是她的優勢所在,也寫入了「合眾為一」的國家格言 。美國人擁抱變化與再創造,並為此自豪。但經濟學家泰勒·考恩(Tyler Cowen)在新書《自滿階級》(The Complacent Class)中戳破了這種自大的幻想,他指出:美國正在失去激情,國民漸漸安於停滯,美國的創業精神也陷入了困境。生產力和生活水平增長緩慢,多元化被小圈子取代,正在帶來更深遠的後果。美國要想恢復元氣,路途似乎更加遙遠和坎坷。

《經濟學人》2017精選書評合輯上線Kindle商店!

快來領取你的新年閱讀清單

想要一站式擁有《經濟學人·商論》2017年書評版塊精選文章?我們的電子書新合輯現已上線Kindle商店,五大主題涵蓋多個領域,全年最值得讀的新書評論都在這裡!

商論電子書新上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經濟學人 的精彩文章:

「門當戶對」正加劇階層固化
首架自主飛行的軍用無人機即將升空
特朗普式去監管:企業得利,民眾受害?
創始人都是控制狂?盤點全球科技巨頭
對話《經濟學人》執行主編

TAG:經濟學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