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制霸秋名山不算什麼,這是五菱宏光最不屑看的漂移指南

制霸秋名山不算什麼,這是五菱宏光最不屑看的漂移指南

GIF/269K

漂移 人車一體,

漂移 笑看後視鏡的自己,

點火 繼續 事關榮譽,

我除了第一 其他沒有興趣……

這首歌曾經在我的MP3里單曲repeat了很多年,

聽得讓人熱血沸騰

聽得讓人心生嚮往

時光荏苒,

白駒過隙,

一晃12年,

很多事情都隨時光遠去,

而當年《頭文字D》里帥氣的漂移畫面,

可能一輩子都不會忘記。

杰倫和冠希哥主演的《頭文字D》,

陪伴每個車迷走過不羈的青春年少,

剎車、降檔、入彎、轉向、彈離合、大腳給油、反打方向……

一連串的騷氣操作,

著實無法抗拒漂移的魅力。

Listen輪胎與地面的摩擦嘶吼,

Smell突破抓地力極限而被燒焦的橡膠味,

Watch世界在橫向的移動中變慢……

Especially如果有一天,

自己也可以像藤原拓海那樣創造秋名山神話,

像高橋涼介那樣嘴角露出一絲痞帥的壞笑,

帥到讓時間靜止……

(這個表演很高級!)

於是,

我們著了魔一樣的愛上了漂移。

日本漂移之父土屋圭市,

創造了8次年度總冠軍、63次分站冠軍神話的勒布,

遠在天堂的WRC傳奇科林麥克雷……

他們是車迷心中的英雄。

日產Silvia S13、

本田紅頭S2000、

日產GTR Skyline r32、

馬自達轉子RX7、

豐田AE86(卡羅拉)、

三菱Evolution、

日產350Z、

斯巴魯WRX STI……

(好吧……都是日本車)

他們是車迷如數家珍的漂移利器。

當2013年FT86和BRZ引進的時候,

驚喜的發現漂移並沒有那麼遙遠,

不到30萬的價格還算親民,

200匹+後驅+205/55 R16的組合,

足夠我們邁過甩尾的門檻。

我知道,

有人會嗆聲說:

C63、M3、Cayman、350Z這些車早就引進了,

他們哪輛不能漂?

他們確實都可以漂,

但我們普通老百姓誰會捨得開著價值上百萬的車去燒胎、甩尾、去畫圈?

廢話說了半天,

漂移到底是什麼鬼?

簡單來說,

就是轉彎時由於車身側向慣性造成後輪突破抓地力極限,

而控制甚至延續車身失控狀態的一種技巧。

其實漂移有很多種,

彈離合式漂移、動力滑行、鎖止檔位漂移,

手剎式漂移、後輪離開柏油麵漂移,

鐘擺式斯堪的納維亞漂移……

漂移的方法實在太多了,

下面就講講最常見的幾種方法,

僅供參考,

有條件的小夥伴不妨試試。

手剎式

用手剎來漂移大概是最簡單的方式,

也是初學者首先應該掌握的方法。

它的大致流程是在彎角前先剎車減速,

在打方向的同時鬆開腳剎、拉起手剎。

當感覺到車身重量轉移到外側時,

車後輪的抓地力會隨之降低,

車尾也會隨之甩出,

放下手剎,

用油門來維持滑行的姿態。

當然,

在初學時先不要踩油門,

在甩尾的一瞬間,

感受車身極限的臨界點,

通常速度在48-64km/h之間為最佳。

等熟練掌握了手剎甩尾的時長和角度後,

再循序漸進的通過油門來控制滑行距離。

大腳油門式

單單使用油門來保持漂移也是一種簡單的方式,

通常也叫做Power Slide(動力滑行)。

但是這對駕駛技術要求會高一點,

在入彎前要減速降檔,

保證轉速在一個比較大的扭矩區間,

在入彎後大腳給油,

使車尾失去抓地力並甩出,

通過油門和方向盤的配合來控制車身姿態。

不過,

這種方式比較適合大馬力後驅車,

像86或BRZ這類動力只有200匹的車型,

還是比較適合手剎式漂移的。

鐘擺式(斯堪的納維亞式)

這種方式通常出現在拉力比賽當中,

也適用於不同的驅動形式,

運用最好的當屬傳奇的科林麥克雷了。

WRC比賽中有很多U型彎,

或角度比較大的彎角,

都會採用這種方式過彎。

鐘擺式主要採用車身中心轉移來實現漂移,

在入彎前將方向盤轉向彎角的另一側,

再快速將車頭拉回彎心的方向,

此時會產生一個鐘擺的效應,

增加你車身瞬間的動量,

並突破後輪的側向抓地力極限。

斯堪的納維亞式漂移需要很高的駕駛技術,

對車身姿態的判斷要非常準確。

最難的是在漂移後,

將車身調整回正常行駛狀態。

通常會根據實際過彎的角度,

配合手剎來完成。

彈離合式

彈離合的方法也適用於動力比較弱的車型,

難點在於既要保持最高的速度又要同時加速入彎,。

其實原理很簡單,

在入彎時左腳踩下離合降低發動機轉數,

將右腳保持在一半油門的位置,

然後彈起離合,

一瞬間轉速迅速升高、動力瞬間釋放,

造成後輪胎打滑。

這種通過瞬間突破輪胎抓地力的方式,

跟原地燒胎的原理很像,

只不過一個動另一個不動。

彎中剎車式

這個大概是最難也最刺激的一種漂移方式,

需要左右腳並用。

在一條大直道上前進,

以150km/h甚至更快的速度入彎,

緊接著大腳踩下剎車使車尾像外側甩出,

通過油門和方向盤的配合,

保持高速滑行過彎的姿態,

在離開彎心快要出彎時,

緩慢剎車鬆開的同時給油,

側向的慣性力和剎車的配合,

會將車身重心轉移至出彎的方向。

友情提示:

1.別在馬路上漂移。

找一塊路面比較平整的空地,

初學最好地面灑點水以降低摩擦力,

更容易使車尾滑起來。

2.入彎時速度不要太快,合理使用剎車。

通常第一次漂移的速度保持在64km/h左右。

3.多準備點輪胎,特別廢后輪胎。

4.車上最好有限滑差速器,非必要。

5.先學會原地畫圈。

慢慢練習並擴大畫圈的半徑,

學會控制漂移姿態,

然後再聯繫8字形漂移。

6.前驅車和大多數四驅車不適合漂移。

以上就是小編總結的幾個簡單的漂移方法,

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多加練習。

當然,學習漂移的途徑很多,

國外有大名鼎鼎的《漂移聖經》可供參考。

或者你也可以選擇去專業的漂移學校學習,

國內現在已經有很多不錯的入門漂移駕校。

GIF/716K

祝各位小夥伴早日成為下一個「秋名山車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AutoLab 的精彩文章:

2017 AutoLab 年度十佳SUV
關於2018冬季行車安全的小貼士都在這裡
同級別銷冠SUV:比我大的比我貴,比我便宜的沒我大!
CES 2018創新大獎!獲獎公司CTO走進AutoLab辦公室聊起了AI……
鬧市飆車、中國隊加油和瘋狂尼克

TAG:AutoLa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