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才能擁有一條完美的城市天際線?
又是一年即將過去,在結束最後一個工作日前,新一醬抬頭看了看天。
在所有的思考,天際線究竟應該長成什麼樣,是其中最視覺感的一個。它是每座城市最鮮明的視覺標識,是城市在垂直面上的生長空間,也是城市集約高效充分地利用有限土地的本質的最重要表現。
最近也有一輪熱鬧的關於怎樣的天際線才是理想的討論,但由於對天際線的審美是一件很主觀的事情,爭論最終並沒有太多結論。同樣熱愛城市的新一醬想,也許將天際線量化出來可以解決這個世紀難題。
你一定會猜,新一醬又要算一次城市的身高了。
不不不,這回新一醬靜下來仔細思考了下,城市的天際線並不僅僅與建築的高度相關。它在視覺上是所有建築外形的集合體,那麼在實體空間中也應該是3D的,也就是我們應當把它們在土地上佔有的面積一併考慮進去。
於是新一醬選擇了6座城市中的12個頂級商圈來做案例:
(向右滑動可以查看同城更多商圈)
上面的商圈卡片的重點是標明了新一醬在每個商圈的研究對象,即以商圈中心的地鐵站為圓心,划出的0.5平方公里圓形範圍內的所有建築物。
從地圖上可以看到這些建築物底部佔用的土地,它們佔0.5平方公里總面積的比例意味著這一視野範圍內的建築密度。算上建築物的數量,你也可以知道區域內建築物的平均佔地面積。
(向右滑動可以查看同城更多商圈)
(向右滑動可以查看同城更多商圈)
當然我們也一定會把高度考慮進去。以下,新一醬又準備了一套這12個商圈從正南方向平視所能看到的天際線,並計算了各個商圈內的平均建築物高度。從這個角度看,是不是更接近你對幾個著名天際線的視覺印象?
(向右滑動可以查看同城更多商圈)
(向右滑動可以查看同城更多商圈)
(向右滑動可以查看同城更多商圈)
即使商圈內建築物的平均高度類似,數百個建築之間不同的身高差異也會使得天際線在高度上顯示出不同的參差感。
比如北京的國貿和大望路這兩個相鄰的商圈,平均建築物高度僅相差不到4米,但國貿高樓與低矮建築之間的高差更大,而大望路的樓高則差距更小——隨著國貿東北角新的一片中央商務區即將建成,國貿的建築物高度標準差還會進一步擴大,更接近上海陸家嘴的水平。
完整地瀏覽完12個商圈的建築物面積和高度數據,你是不是心裡已經開始默默地給它們歸成了幾類?
像陸家嘴那樣隔幾年就刷新一次上海最高點的區域,不僅在高度上絕對突出,各棟超高層建築底部的佔地面積也相對更大,投射到地面上就是一棟樓一個block,街道也因而更寬。
而像北京西單、上海靜安寺、深圳老街等商圈,還保留了大面積的衚衕、里弄等傳統建築群落,甚至對新建的現代建築設定了限高要求,因此天際線相對低矮。
為了驗證自己的直觀感受,新一醬又進一步對12個商圈的建築物高度和面積做了聚類計算,得出的結論如下:
以深圳華強北為典型的高低錯落的中心商圈,通常都是那些原本就是城市傳統市中心的區域,但在近些年也新建了一批超高層建築。因此既有大量的低小建築,也有一些佔地面積大且樓層高的建築從天際線中突顯出來。
而如果對傳統市中心的空間形態改造較少,則會成為像西單那樣更多聚集低小建築物的區域。在這些商圈區域里,你能看到的天際線整體偏向低矮,不太矚目——上海靜安寺和深圳老街的現代超高層建築較多,相對偏向上一類型。
上海陸家嘴這樣從一片空地上全新建造的CBD,將城市中絕大多數的超高層都聚集在了一起,因此也形成了最具辨識度的天際線。
不同的城市人對天際線的審美偏好並不相同,但如果一定要選出一些更完美的天際線的話,新一醬覺得身處城市中的感受更為重要,比如抬頭看到的天空有多少。
下面的這套圖展示的是站在12個商圈的中心點能看到的天空模擬圖,藍色的代表天空,陰影部分就是建築物。我們還計算了你能看到的天空的面積佔到視野面積的比例,以及最逼仄處你需要將頭抬高多少角度才能看到天空。
你可以用這個靈魂畫師的作品來理解它在垂直面上的構成:
另外新一醬發現,從數據的相關性來看,你能看到的天空面積佔比與周邊建築物的總體積相關度最高。
(向右滑動可以查看同城更多商圈)
(向右滑動可以查看同城更多商圈)
(向右滑動可以查看同城更多商圈)
好了,看完這些圖表和數據,你對自己更喜歡怎樣的天際線,是不是有了更清晰的答案了呢?
新一醬的美編大大又手癢了,於是把12個商圈的三套圖都連了起來,作為新年禮物送給大家。
新年快樂哦!
文/沈從樂 數據分析/張鼎 視覺/王方宏
TAG:新一線城市研究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