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2017電影行業年終盤點—揮別草莽時代,向內容為王進軍

2017電影行業年終盤點—揮別草莽時代,向內容為王進軍

文編:康璐瑋

1.4 新聞 2017遊戲收入接近電影票房的4倍;網易雲音樂全面推出新年計劃;好萊塢男星戴恩?強森上演綜藝首秀……關注公眾號「文化產業新聞」,回復「104」,了解更多詳細資訊!

2017過去了,數數你這一年看了多少部電影?經歷了15年的狂歡,16年的失意,2017年的中國影市一方面不斷消化泡沫,一方面在消費升級和市場下沉中不斷挖掘需求……關注公眾號「文化產業新聞」,回復「電影盤點」,回顧2017, 迎接2018。

經歷了15年的狂歡,16年的失意,2017年的中國影市一方面不斷消化泡沫,一方面在消費升級和市場下沉中不斷挖掘需求。

這一年的電影市場不像前幾年野蠻生長,經過降溫和調整,逐漸回歸理性;

這一年國產佳作頻出,既有突破票房紀錄的《戰狼2》等商業大片,也有《二十二》《岡仁波齊》這樣的小成本文藝片;

這一年我們看到了更多好萊塢之外的優秀外國電影,《摔跤吧!爸爸》、《看不見的客人》、《天才槍手》等用良心品質征服了挑剔的中國觀眾;這一年新生代觀眾正在崛起,判斷力日益成熟……

這一年電影票房的增速從 2016 年的3%攀升到 2017 年的 13.5%,讓從業人員恢復了對產業的信心;

這一年貓眼和微影合併,在線售票平台正式「三進二」成為雙寡頭,話語權的上升將深刻重塑產業鏈;

這一年《電影產業促進法》正式實施,行業有了專門的法條來進行規範和管理,對於行業的長遠健康有序發展和做大做強具有戰略意義。

回顧2017,從這一年的變化中總結出新的啟示,才是對2018新的一年最好的迎接。

一、電影大數據:票房 559 億元同增 13.5%,銀幕衝上 5 萬塊

從票房規模上看,根據國家廣電總局電影局發布的數據:2017 年全國電影總票房為 559.11 億元,同比增長 13.45%(兩者均包括服務費)。其中國產電影票房 301.04 億元,占票房總額的 53.84%;票房過億元影片 92 部,其中國產電影 51 部。

從銀幕上看,全國新增銀幕 9,597 塊,銀幕總數已達到 50,776 塊,同比增長約 23.3%。如果統計平均銀幕數量(年初和年末銀幕數量的平均),全年銀幕增速為 26.3%,依然保持著較高的增速。

從觀影人次上看,2017 年觀影人次為 16.2 億人次,較 2016 年同比增長 18.1%;放映場次為 9,469 萬場,較去年同比增長 27.2%。對應的,單場上座人數也有所下滑。

從平均票價上看,2017 年與 2016 年略有下滑。

另外,根據電影局發布的數字,2017 年,全國生產電影故事片 798 部、動畫電影 32 部、科教電影 68 部、紀錄電影 44 部、特種電影 28 部,總計 970 部;國產電影海外票房和銷售收入 42.53 億元,同比增長 11.19%。僅考慮故事片,產量較 2016 年增長約 3.4%。

二、電影內容:優質內容集中度提升,票房空間被打開

1. 頭部內容彈性超預期,票房集中度顯著提升

17年電影票房回升受頭部內容帶動影響顯著。從影片票房分布看,觀眾對於內容回歸理性。一方面優質內容的票房號召力超預期,《戰狼2》綜合票房達56.8億,創國內電影市場票房紀錄;另一方面票房越發向頭部內容集中,分化明顯,優質內容為王。

從上映影片票房分布看, 2017年內共上映466部影片,10億以上票房的影片有15部,數量占上映影片總數的3.2%,總票房為258億元,佔總票房比高達46%,而全國上映影片的大部分影片(56%)票房不足1000萬元。

2017年電影按票房區間分布(按影片數量)

資料來源:時光網、天風證券研究所

TOP10和TOP20電影票房佔比趨勢變化對集中度體現更為顯著,2017年,國產影片TOP10和TOP20票房占國產電影總票房比例大幅提升,佔比分別達到55.9%和71.6%。

2012至2017年國產影片TOP10和TOP20票房占國產電影總票房比重

資料來源:貓眼電影、藝恩電影智庫、1905電影網、天風證券研究所

2. 國產片票房佔比跑贏,好萊塢續作當道,進口批片突圍

2017 年是大眾眼中的進口片大年,諸多好萊塢大作上映,讓人們對 2017 年的進口票房充滿了期待。從上半年的票房表現來看,進口片確實扮演了一枝獨秀的角色。自春節檔這個傳統的國產片保護檔期之後,進口片的表現就開始將國產片遠遠甩在身後。一直持續了整個上半年。

其中,進口片在 3 月份統治力最強,票房佔比達到 93%,至 4月有所回落, 5-6 月進口片又重回強勢。整體來看,2017 年上半年的進口片佔比約為 61%,所獲票房較 2016 年上半年同增 34%,達到 155.3億元(不含服務費)。

2017 年 1 月至 12 月各月國產片和進口片票房所佔比例

資料來源: 藝恩、華泰證券研究所

暑期檔開始之後,國產片開始發力,一直延續到國慶檔,在以《戰狼 2》為首,以及《羞羞的鐵拳》、《悟空傳》、《追龍》、《貪狼》等一批優秀電影的帶動下,國產片票房開始逆襲。 11 月份國產片稍作休整,12 月賀歲檔又捲土重來,《芳華》、《妖貓傳》、《城市之光》、《機 器之血》、《奇門遁甲》諸多大作上映,從品相和數量來看,都要好於 2016 年同期。其中《芳華》表現持續超預期,顯示了非主流觀影受眾的強大購買力。

憑藉國產片在下半年的優異表現,全年國產片票房佔比達到 53.8%,保持了近十年來國產片票房對進口片票房的優勢(2012 年除外)。

2017 年下半年,國產片、進口片票房表現

從國產片、進口片分類來看,2017年TOP10國產片以及整體票房佔比均高於進口片,但若不考慮《戰狼2》及春節檔檔期優勢,國產片仍面對進口片帶來的票房擠佔壓力,但好萊塢影片基本以續作為主,口碑有所波動,優質國產片及其他國家的優秀批片有望繼續突圍。

TOP10進口片則體現兩方面特點:

一方面,好萊塢電影以大IP續作為主,IP品牌較強,但持續續作容易令觀眾產生疲態,特別是如《變形金剛5》豆瓣評分僅為4.8,口碑危機下不利於後續作品表現。

另一方面,以《摔跤吧,爸爸》《生化危機:終章》代表的進口批片表現亮眼,泰國電影《天才槍手》等也收穫了良好口碑。

3. 單片、單檔期票房空間被打開,釋放電影人的想像力

回顧 2017 年的票房,必須要提到的電影是《戰狼 2》以及《羞羞的鐵拳》。

《戰狼 2》打破了中國電影單片票房空間的天花板,並將其提升了一大截。

在《戰狼 2》之前,中國電影的票房紀錄保持者為《美人魚》,票房為 33.86 億元,《戰狼 2》將這個紀錄直接提升至 56.82 億元,漲幅達 68%,且《美人魚》的紀錄僅保持了一年半左右的時間。這無疑極大地提升了從業者的信心。

事實上,《戰狼 2》創造了諸多中國電影的紀錄,根據電影專業網站時光網的統計,其中幾個最亮眼的紀錄包括:

1、中國電影單片票房冠軍;

2、國產電影單日票房紀錄 4.26 億元;

3、觀影人次達到 1.52 億,創下全球影史單片單一市場觀影人次紀錄;

4、全球電影票房前 100 名中唯一一部亞洲電影;

5、2017 年全球電影總票房排行榜第 5 位。

在《戰狼 2》創造的諸多紀錄中,我們認為最重要的紀錄是單片票房冠軍,56.82 億元票 房打開了單片票房的想像空間。僅憑中國這一單一市場就能佔據全球電影總票房排行榜第 5 位,成為全國電影票房前 100 名中唯一一部亞洲電影,可見中國電影市場的空間潛力之大。

《戰狼 2》創造了諸多紀錄,其中最重要的是打開了單片票房的想像空間

《羞羞的鐵拳》的意義在於打開了國慶檔檔期票房的天花板。

《羞羞的鐵拳》於 2017 年 9 月 30 日上映,最終收穫票房 22.13 億元,位居中國票房總 排行第六名。其中 9 月 30 日至 10 月 7 日票房達到 13.58 億元。這是歷年國慶檔單片票房的最高值。

2015-2017票房冠軍所獲票房

由上表可以看出,《羞羞的鐵拳》2017 年國慶檔所獲票房較去年國慶檔票房冠軍《湄公河行動》票房增長約 155%,將票房空間直接提升了一倍有餘。憑藉《羞羞的鐵拳》的優異 表現,2017 年國慶檔全國總票房達到約 26.55 億元,創造國慶檔票房紀錄。業界也勢必將更為重視國慶檔這個檔期。

4. 類型片進一步成熟,完成度提升,豐富度拓展

本年國產片在類型化方面進行了諸多的探索,並取得了可喜的進步和成績。商業化的軍事動作題材電影在中國起步較晚,2015年的《戰狼》是開端之作,2016 年《湄公河行動》的優異表現提振了業界的信心,2017 年的《戰狼 2》則成為了現象級電影,其成功也意味著軍事動作類型題材電影在中國市場的廣闊空間,同時其在製作上的精良也為後來者提供了良好的樣本。

由於帶有社交屬性的口碑傳播加速,一些前期並不具備「爆款」屬性的類型或題材影片在17年大放異彩。

不僅《戰狼2》帶來主旋律商業片崛起,《建軍大業》也獲得4億票房。以誠意和人文情懷創作的優質文藝片市場逐漸打開,《芳華》穩步邁過12億票房,成為馮小剛最賣座電影,《岡仁波齊》小成本取得1億元票房成績,紀錄片《二十二》則以1.7億票房創造了該類型紀錄。

三、電影市場:互聯網平台成績斐然,萬達影業17年份額領先

從2015年到2017年TOP10影片參與方看,頭部內容參與主體多集中於龍頭公司,包括電影製作發行領域的萬達、光線、中影、新麗、博納,也包括互聯網平台淘票票、貓眼、微影時代。

2017年TOP10影片參與方更分散主要為《戰狼2》投資方較多。值得注意的是,2017年在線票務雙寡頭淘票票和貓眼參與TOP影片數量明顯提升,在線票務雙寡頭基於流量優勢切入發行領域,以聯合發行為主,並開始參與進行主控發行。

根據第三方機構比達諮詢統計,2017 年 Q2 也即貓眼和微影合併之前,淘票票、貓眼和微 影時代分別佔據 22.9%、22.5%和 18.8%的市場份額,三平台在資金實力、流量入口、上遊資源方面均領先於其他競爭者(主要包括時光網、百度糯米和各院線自主 app 等),形成三分天下的局面。

貓眼和微影的合併帶來的最直觀的結果就是新貓眼的市場份額大幅提升,在線售票平台的 市場集中度進一步提升。貓眼和微影於 2017 年 9 月末正式合併,我們統計了新貓眼於 10 月份至 12 月份每天的出票量,匯總後如表所示:

可見,新貓眼的市場份額保持在 60%左右,是在線售票市場的絕對的龍頭。

貓眼和微影的合併是市場發展的必然結果。貓眼、微影、淘票票對於市場的貢獻在於通過 14、15 年的大規模票補,使得觀眾的購票習慣和行為發生了變化,開始往線上轉移,時至今日我國成為世界上在線購票比例最高的國家,這為互聯網對於行業的重塑和影響奠定了基礎,在一定程度上也培養了觀眾的觀影習慣。

但是與此同時帶來的是票補的大規模投放所導致的虧損。在電影售票已經高度線上化的今天,市場格局已經基本穩固,再繼續大規模投放票補不僅無益於財務報表,也對爭奪已經基本是存量的用戶並無幫助。因而貓眼和微影的合併也成了應有之義。

2015年TOP10國產影片參與方(僅統計參與2部以上公司)

註:僅統計投資發行2部及以上影片的電影公司

資料來源:貓眼電影、天風證券研究所

2016年TOP10國產影片參與方(僅統計參與2部以上公司)

註:僅統計投資發行2部及以上影片的電影公司

資料來源:貓眼電影、天風證券研究所

2017年TOP10國產影片參與方(僅統計參與2部以上公司)

註:僅統計投資發行2部及以上影片的電影公司

資料來源:貓眼電影、天風證券研究所

從國內傳統五大民營電影公司市場份額看(參與制作發行口徑統計),2017年五家公司市場份額波動較大,剔除《戰狼2》的影響來看:

萬達影業17年參與出品多部TOP影片如《西遊伏妖篇》《羞羞的鐵拳》,市場份額從16年底部反彈;

華誼兄弟憑藉《西遊伏妖篇》《芳華》兩部電影取得20.4%市場份額,參與批片《摔跤吧,爸爸》表現突出;

博納影業市場份額14.1%。光線傳媒17年自身參與影片成績平淡,但公司參股的新麗傳媒(《羞羞的鐵拳》《妖貓傳》)、貓眼(TOP10國產片參與4部,主控發行《羞羞的鐵拳》)表現優秀;

樂視影業17年影片較少,市場份額居後。

2012-2017年五大民營電影公司國產片市場份額變化

註:統計口徑為參與制作或發行的國產影片票房,存在有兩個或以上公司同時參與一部影片情況;由於17年年報尚未披露,17年數據根據藝恩披露參與方統計;

資料來源:公司公告,貓眼電影,天風證券研究所

於此同時,2017年院線影投集中度略有下滑,主要是因為由於地產公司、娛樂集團新進跨界整合資本湧入,頭部影投渠道供給增速不及行業增速造成市場份額下降。

目前已有超過30家房企跨界開建影城,恆大、華潤等位列其中。其中泰禾定下了未來兩年內,開業及簽約總數達230家影城的發展目標。

地產企業發展電影院的優勢在於資金支撐、品牌效應及購物中心業態協同,而在行業熟悉程度以及管理能力上有所欠缺。長期看好資本熱度褪去後,龍頭公司憑藉運營管理優勢,主導行業整合,推動頭部集中化。

2015-2017年主要影投公司市佔率

資料來源:貓眼,天風證券研究所;;註:貓眼和藝恩數據略有差異,趨勢相同。

四、電影觀眾:觀影熱情高漲,成長速度超乎意料

1.票房下沉趨勢持續,三線以下城市拉動增長

2017 年觀影人次為 16.2 億人次,較 2016 年同比增長 18.1%,保持了較好的增長態勢。

在觀影人群的分布方面,2017 年三線城市的觀影人次同比增長最為顯著,是拉動整體觀影人次增長的最主要動力。一二線城市的觀影人次也出現了雙位數以上的增長,四線城市增長一般。

資料來源:藝恩電影智庫,新華社,天風證券研究所

2. 整體上看,2017 年我國觀眾對電影的熱情依然高漲,高頻觀影人群的規模有所擴大

根據貓眼的統計,2017 人均觀影頻次為 3 次,2016 年人均觀影頻次為 2.8 次,漲幅為 7%。 從具體頻次上來看,高頻觀影人群的規模有所擴大。下圖顯示 2017 年觀影 2-4 次、5-7 次、8-10 次、10 次以上觀眾在整體觀眾中所佔的比例都有所擴大,相應的是觀影 1 次的觀眾所佔比例的縮小。

圖表16: 2016 年-2017 年購票頻次分布對比

資料來源: 貓眼、華泰證券研究所

3、新生代觀眾影響力上升

從年齡段上看,2017年18歲以下觀眾在整體觀眾中所佔比例較2016年有翻倍增長。25-29 歲觀眾所佔比例下降,顯示 00 後觀眾增長迅速。

圖表17: 2016 年-2017 年觀影用戶年齡分布

資料來源: 貓眼、華泰證券研究所

同時,從 2017 年在貓眼上對電影評分的觀眾群體的年齡段分布中可以看出,24 歲以下年 輕購票觀眾的評分積極性較其他年齡段觀眾更高,顯示其對於口碑的影響在上升,是片方 最需要關注的群體。

五、電影政策

資料來源: 貓眼、華泰證券研究所

五、電影政策:暖意濃濃,多管齊下為產業保駕護航

2017 年的電影政策和法規出台不算頻繁,但都頗具分量。

1. 電商服務費納入票房統計,全年服務費比例約為 7.6%

2017 年伊始,票房統計演算法正式開始變更,網路購票時產生的電商服務費也被統計在票 房中,每張票大概 3-5 元不等。根據貓眼專業版的統計,全年的電商服務費將大概在 34 億元左右。 33 億元對於中國電影市場來說,相當於淡季一個月的票房進賬。電商服務費是觀眾為觀 影所付出的手續費,理應計入電影產值當中。根據貓眼專業版,2017年全年票房558.15億元(與國家廣電總局電影局官方數據有差異), 服務費 34.49 億元,根據圖表 22 的統計,網售率為 81%左右,因此可以推算出,2017 年服務費佔票價的比例約為 34.49/(558.15*81%)=7.6%。

2. 《電影產業促進法》3 月 1 日正式實施

《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影產業促進法》(以下簡稱《電影產業促進法》)於 2016 年 11 月 7 日經全國人大常委會發布,於 2017 年 3 月 1 日起施行。自此我國電影產業有了一部專門 法來規範和促進行業的發展。

從具體法條來看,主要的亮點包括簡政放權、鼓勵國產電影生產;從放映時間上和場次上保障國產片放映;打擊票房造假;防止盜版,保護知識產權等等。從電影創作、攝製,到電影發行、放映,到電影產業支持、保障等各方面,制定了詳盡的規定,讓中國電影產業從此有法可依。

根據電影專業網站時光網報道,在《電影產業促進法》實施不足一月時,電影局就針對全國 326 家影院及院線涉及的「偷、漏、瞞報票房」等違法行為進行了大力整頓,涉事影院 被依法嚴厲處罰。12 月 21 日,中國電影發行放映協會在官方網站的曝光台上通報了 2017 年第 4 批、總第 28 批被舉報的嚴重違規電影院,共有 12 家電影院登上黑名單。

2017 年正式實施的《電影產業促進法》,將中國電影市場化以來形成的管理經驗正式形成 法律文本,對於產業發展給出了具體的行為規範和指導方針,對於產業健康發展具有長遠 的意義,也意味著國家對於電影產業的戰略重視。

3. 電影局推動發行體制改革,探索分線、分區域、分輪次發行

根據藝恩網報道,2017 年 12 月 10 日,在中國電影發行放映協會代表大會上,國家新聞 出版廣電總局電影局副局長李國奇指出,要從提高上座率、提高影片容量、發揮市場潛力幾個方面推動發行機制改革,在分線發行、分區域發行、分輪次發行等方面進行探索。

隨著新一代觀眾的成長以及觀眾整體審美品位的迅速提升,觀眾分眾化的趨勢也越來越明 顯。不同的觀影需求漸成規模,並浮出水面。例如 2017 年的《岡仁波齊》和《二十二》, 作為小眾題材電影,都取得了超預期的票房,分別為 1 億元和 1.7 億元。經典港片《英雄本色》今年在國內重映,也取得了 0.33 億元的不俗票房。

因此,適應不同類型、不同輪次的觀影需求,將在最大程度上滿足觀眾的需要,充分挖掘現有的內容資源,從而提高上 座率(現在的綜合上座率長期徘徊在 15%左右),提高影片容量,形成對製片方的良性循環。電影局的發行體制改革,順應了行業的發展趨勢和觀眾的成熟度,將有利於整體票房的做大做強。

資料來源:華泰證券研究報告、文香思媒(文浩團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化產業新聞 的精彩文章:

小米成首家物聯網發卡量破千萬虛擬運營商;中國移動完成公司制改制;黃軒成馮小剛電影票房最高男主角
11.29 新聞《2017中國網路視聽發展研究報告》解讀網路視聽走向

TAG:文化產業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