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古玉辨別之通過沁色看年代 上

古玉辨別之通過沁色看年代 上

沁色是出土古玉的重要特徵之一。因古玉埋藏年代的不同,沁色表現出來的特徵也不一樣,從而為斷代提代了重要的參考。

前陣子有位玉友拿著一個小玉件來到我的家裡,讓我看看是什麼時期的。我拿到手中仔細觀看,器形很小,和田玉玉質,有包漿,比較有老相,但是沒有紋飾,也沒有什麼沁色。這是一個不容易斷代的玉器,因為它上面反應出來的信息實在是太少了,不具備特定的歷史特徵,最多在一個相當寬范的範圍內進行很模糊的斷代。最後對這件玉器的鑒定也沒得出肯定的結果來。

沁色

一塊古玉到手後,呈現在我們面前的是五彩斑斕的顏色。但總的來說,可以分成二種去辨別:一是玉質本身的顏色。二是玉器身上的沁色。所謂沁色,就是玉器埋在土裡之後,土壤裡面的化學成分會對玉質慢慢的產生侵蝕,使得玉器的玉質發生色彩上的變化。如青玉,在土裡埋的時間很長的話,其表面會產生白色的顏色變化,我們稱為「水沁」或「灰沁」。還有一種常見的沁色叫鐵鏽沁,表現為玉質表面的顏色為鐵鏽色,也有人稱為「血沁」,現在造假者常常仿製。

哈庫自己收藏的古玉

哈庫自己收藏的古玉 局部鈣化

因土壤環境不同,埋在地里的玉器所產生的顏色是有區別的,這就給我們鑒定提供了佐證――不同時期不同地區出土的玉器,其沁色各不相同。

玉器的四種色變

玉器被製作完成後發生的色變,主要有四種,這些不同的色變和具體存在的土壤,空氣環境和人為附加因素有關

戰國 青玉三股渦紋劍首 水銀沁 石灰沁

空氣中的氧化

玉質暴露在空氣中會產生風化,氧化。玉器在空氣中被氧化而產生色變的過程非常緩慢,好的玉器在自然狀態下放幾百年,表面色澤也不會有太大的變化。故宮存放的一些白玉為明代時期的作品,表面顏色已經發暗,局部呈灰黃色,這就是在空氣中含氧氣體對它們侵蝕所造成的。由此可以判斷,玉器在自然狀態下放置五百年左右,就會產生微小的色變。這主要是說傳承有序的古玉。

明代 鏤雕荔枝嵌飾

入土後的變化

出土的玉器,顏色多會有所變化。產生的原因是受土壤環境中的礦物成分有關,也有可能跟周邊隨葬品有關,如與金、銀、銅器挨著等。我們稱這樣的色變為「沁色」。沁色的玉是入過土的。

西周 青玉雕鳥形飾 局部鈣化

盤玉後的變化

玉器製成後,經過使用者的佩戴、盤玩,表面的光澤會更潤,透明度會提高。入過土的古玉,經過盤玩,顏色還會產生變化。比如有些古玉的紅色是入土受沁後,出土又經過愛玉者的盤玩,逐漸變的「熟紅」。

商 龍形璜

人工染色後的變化

做偽自古有之。對玉進行染色是一門古老的工藝。最初的染色是追求裝飾性的美感,隨著仿古玉的出現,玉器染色便成為仿古做舊的重要手段。比較早期的染色可以追溯到宋代,而明清兩代又有重要的發展。時至今日,染色存在,不僅僅對於古玉,就是現代玉器上也會大量出現。如當今市場上追逐和田玉的漂亮皮色,很多價廉物美的和田玉上的皮色就是人工染制。

清 仿古染舊色

下次我們來講沁色的種類,敬請關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哈庫說玉 的精彩文章:

心態 玉器收藏的基礎
愛玉的乾隆爺
一個漢代白玉蟬的鑒定過程
玉器中的吉祥紋飾與寓意 下
揭開羊脂美玉神秘的面紗

TAG:哈庫說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