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遺囑與繼承者們:孫策身後的江東
(圖片來源於網路)
(策)呼權,佩以印綬,謂曰:「舉江東之眾,決機於兩陳之間,與天下爭衡,卿不如我;舉賢任能,各盡其心以保江東,我不如卿。」丙午,策卒,時年二十六。
《資治通鑒?卷六十三?漢紀五十五》
孫策死的時候,只有二十六歲(虛歲)。
男子二十而行冠禮,以示成人。但孫策承擔起對家庭的責任,其實要更早。中平六年(公元189年),孫堅赴中原征討董卓,孫策便帶著全家移居於舒(今安徽廬江),當時他只有十五歲——也正是在這裡,他結識了終身摯友周瑜。
十七歲那年,父親孫堅在征討黃祖時中流矢而死。在處理完喪事以後,孫策又帶著全家,移居到了江都(今江蘇揚州)。
十九歲時,孫策守孝完畢,投入了袁術軍中,屢擔重任。但因為袁術一再的欺騙,孫策終於失望。在從袁術那裡把父親留下的一千多部曲討回以後,孫策離開袁術,渡江征討劉繇。
此後,孫策幾乎是百戰百勝,無一敗績,幾年之間便將江東之地盡數納入麾下。同時,他還上書朝廷,遣使納貢。後來,曹操以漢廷的名義任命孫策為討逆將軍,封吳侯。
孫策為人,年少有為,慷慨大度,且能以誠待人,從善如流。只是人非完人,孫策雖然在大事要事上願意聽取別人的意見,但對於自己的私事,卻相當固執。孫策喜歡打獵,當時就有人勸他,說輕易外出容易被仇家抓住機會,出入還是要更為慎重才好。孫策覺得這話說得很對,但卻依然我行我素。
終於,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四月,孫策在出城打獵時,被仇家門客伏擊,終至於不治。
臨終之前,孫策將自己的的印信授予了弟弟——時年十九歲的孫權,然後又向孫權說了一番話。這番話,可以算是這個軍事集團的創業者,對於後來守成者的政治遺囑。
本文,我們就來看看孫策留下了怎樣的遺囑,其內涵又幾多深沉:
「舉江東之眾,決機於兩陳之間,與天下爭衡,卿不如我;舉賢任能,各盡其心以保江東,我不如卿。」
孫策對孫權說:率領江東兵士,在兩軍陣前臨機決斷,與天下英雄爭衡,這種能力你不如我;而至於舉賢任能,各盡其能保守江東,我不如你。
這段話,其實有兩層意思:
首 先,孫策在臨終前最後一次發揮他識人的能力,準確地把握住了兩人在能力上的差別。
然 後,根據兩人能力的差別,孫策為孫權制定了江東軍事集團日後的執政路線:保守江東。
(圖片來源於網路)
孫策為什麼要跟孫權做這種遺囑呢?
既是無奈,又是現實。
所謂無奈,是孫策自己的悲哀。當時天下大亂,自己又正當壯年,本來是有問鼎天下的機會的,可誰曾想竟因一時不察,命喪幾個小人之手;而幾個弟弟,又都沒有表現出像自己一樣的軍事能力。所以孫策在臨死之前可能就已經斷定,天下一統的事,應該與江東孫氏無緣了。
既然如此,那就要退而求其次了。什麼是「其次」呢?那就是解決現實面臨的問題:保守江東,著力消化之前的戰爭成果。
孫策十九歲起兵,到二十六歲去世,不足七年之間便佔據了江東。但他的統治,卻始終有一個致命缺陷:合法性不足。
當時的江東與中原情況不同。中原有董卓為禍,各路英雄幾乎都是打著正義的大旗在搶地盤。但在江東,從揚州刺史劉繇到各地郡守——如許貢、王朗、華歆等,都是之前朝廷任命的官吏。這些人平日素無大惡,卻被孫策所驅逐。因此在當地的士民看來,孫策一夥與強盜之間,行事並沒有多大區別。如何取得統治的合法性,是江東軍事集團繞不過去的坎。
此外,另一個難題在於,江東的開發程度不深。當時,官府的統治只能到達為數不多的幾個人口聚集區域,尚有大量未開發的地帶依然被山越人所佔據。這些人不歸王化,不納編戶,動輒作亂,一直是孫氏集團頭疼的問題。
這些問題,孫策在世時均已存在。只是孫策軍事實力強悍,能通過對內對外戰爭,壓制住這些矛盾。可等到他一死,後繼者們沒有他的能力,這些問題終究會逐一爆發。
所以,孫策選擇了孫權,而且給他指明了接下來江東的核心政策:消除內部矛盾。
(圖片來源於網路)
作為守成者,孫權忠實地踐行了集團開創者的臨終囑託,並最終得以稱帝。
從表面上看,東吳肇始於孫策,最明顯的標誌就是核心地帶都是孫策打下來的。但是,東吳能真正以鼎立之態稱雄於三國,大部分的任務卻是在孫權時期完成的。若沒有孫權的深耕,孫氏集團對江東的統治,更像是一種軍事殖民;直到經過了孫權前後幾十年的努力,吳國才最終能在江東立足,生根發芽。甚至於,在三國之中,最後一個滅亡。
在工作中,我們常聽到的一句話是:辦法總比問題多。但事實上是,問題總比辦法多。一個部門、一家企業、乃至於一個國家,總是得面對各種各樣的問題和困難,這種時候,決策者應該如何把握?當多種困難無法同時解決的時候,應該怎麼處理?
答案是:解決那個最容易的。
這個答案,看起來沒有一點技術含量,但是,卻是最為有效的。為什麼?你反過來想一想就明白了:如果你專門盯著那個最困難的問題,那麼大概率你是解決不了的。到最後,肯定是大把的精力金錢資源投了進去,產出基本為零。
這種不撞南牆不回頭的決心和勇氣,意義何在?
而所謂「解決最容易的問題」,並不是說這個問題很簡單,而是說:這個問題能夠被處理掉。
打個比方,貴公司人浮於事、作風懶散,你要是決策者,想做改變,該找什麼問題入手呢?
可能克服遲到早退是最容易的。只要設立一個「按時上下班獎」,基本上就能解決這個問題。
那如果你手裡又沒有這筆經費怎麼辦?
那麼這就不是那個最容易的問題了,你最好就得換個思路。
江東當年的困境也類似於此。內外諸多問題交織,孫策的方法是選擇自己最擅長的方法,通過戰爭來壓制矛盾;但到了孫權時代,由於能力已經不同,解決內部矛盾反倒是成了最優解。
在職場上,發現自己有什麼能力,遠比發現有多少問題,要來得重要。
(圖片來源於網路)
番外
我們的
說書時間
壹
孫策的死,完全是因為意外。因此有很多的人會感到遺憾,也不免會遐想:如果孫策不死,後來將會如何?
對此,在下的答案是:歷史沒有如果。
有的人會說,如果孫策不死,那麼在曹操官渡之戰時,孫策可能會偷襲許昌,曹操可能因此就敗亡了。
但在下認為,並沒有這種可能。
人在做決策的時候,都是基於當時的理性判斷;如果孫策不死,那麼以曹操的老謀深算,是斷然不會放任許昌空虛,給孫策可乘之機的。事實上,曹操在官渡之戰時敢傾盡全力與袁紹僵持,正是看準了劉表狐疑、江東新喪,兩方均不可能輕舉妄動,才做出的決定。
我們在看歷史的時候,不能只假設改變其中的一個變數,而認為其他的條件都固定不變。——這是自然科學研究問題的方法,不是穿越者改變歷史的捷徑。
貳
成功的企業,總是離不開成功的領導。那麼,在創業者之後,新的領導者應該如何產生呢?
今天的文章就提供了一種方法:上代指定。從孫策到孫權的權力繼承及政策轉化來看,這種辦法是成功的。
可這種方法完美嗎?
並不見得。
有一個問題我們在文中有所提及,但並未詳述:那就是從孫策到孫權,東吳喪失了進取之心。
這種喪失既是主動,又是被動。說主動,是因為孫權作為領導人,在軍事能力方面天生欠缺;而說被動,是因為政策轉向以後,整體戰略自然會向內收縮。
因此儘管贏了赤壁之戰,東吳最終也沒有一統天下的決心和勇氣。在孫策和孫權進行交接的那一刻,東吳政權的割據屬性,就已經被固定。
從這裡,我們也就能夠看得到指定接班人的問題所在了,那就是視野窄化。
上一代領導人固然能找得到可以彌補自己不足的下一代,但是,卻很少能找得到可以全面超越自己的接班人。
不是嗎?你試想一下,如果你是一代目,你真的能找得到一個眼界比自己高、能力比自己大、還願意在自己離職以後,忠實施行自己政策的二代目嗎?
所以一代代的指定,
到最後,
基本上都變成了一代更比一代差。
歷史上還有此類例子嗎?——有,而且更為人們所熟知:
康熙 - 雍正 - 乾隆 -嘉慶 - 道光 - 咸豐
君子之澤,五世而斬。
(圖片來源於網路)
- Review -
- More -
※我長得很人畜無害嗎,要被你這麼一次次的騙?
※說你是個鎚子,還真不是罵你
TAG:喻以流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