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唐玄宗愛楊貴妃,和普通男人愛美女有什麼區別?

唐玄宗愛楊貴妃,和普通男人愛美女有什麼區別?

《長恨歌》

《長恨歌》是貫穿一千多年的文化事件,影響了唐宋傳奇、元明雜劇、清代戲曲、話本、小說,以及現當代的戲曲和影視劇。唐玄宗和楊貴妃因之而成為家喻戶曉的人物。

《長恨歌》的誕生,由一次閑談而起。

時在元和元年十二月。離周至縣城不遠,有座仙游山,山上有個仙游寺。白居易、王質夫、陳鴻(後兩人是貞元年間的進士,白居易的好朋友),三個男人游寺,枯樹下曬太陽、喝茶、傾聽鳥鳴;又喝酒,談古論今。三人已屬舊交,彼此很隨便。談起幾十年前的安史之亂,談起唐明皇楊玉環,十分感慨。據陳鴻記載,王質夫對白居易說:「夫希代之事,非遇出世之才潤色之,則與時消沒,不聞於世。樂天深於詩,多於情者也,試為歌之,如何?」

這段話含有三層意思:其一,玄宗和玉環的愛情悲劇,大詩人方能潤色書寫,使之流傳,否則就要失傳。其二,白樂天不僅詩寫得好,而且多情,經歷過纏綿悱惻的男女情事。其三,試為歌之,寫出來的東西能否傳世,還是個未知數。

白居易答應了。朋友的期待,對他是鼓勵。此時他的才華與名望,並不成正比。中唐文壇,他還不算名播天下的大作家。他的才華需要作品來證明。證明給誰看?除了文壇,還有朝廷,而朝廷就在百里之外。皇帝和他的大臣們,都是詩歌的內行。

另有一層:多情男子正患著情愛缺失症。

如果這一年他忙著談戀愛,那麼他可能推辭,也可能寫出來質量一般。人是缺啥想啥,生活中缺了風情,正好在想像中加以彌補。

而我們已經知道,白居易是怎麼樣來彌補的,他寫下的又是什麼樣的詩篇。中國歷代愛情詩,《長恨歌》至少是傳播最廣、藝術最見功力的。至於它的內容是否健康、唐玄宗與楊玉環的遇合算不算愛情,我們稍後再來辨析。

長詩寫了多久,沒記載。也許幾天,也許幾十天。成詩的時間,可能在807年的春天。陳鴻、王質夫先睹為快。那激動不難想見。傑作問世了。它的影響力無疑會波及朝野,傳於後世。陳鴻和元稹一樣擅長寫傳奇,連夜寫下《長恨歌傳》,同時見證了兩件大事:白居易的佳作由來,玄宗玉環的戀愛細節。

楊玉環

品讀佳作之前,我們先看佳人。

楊玉環的父親曾在蜀中做官,她也在蜀中長大。盆地溫潤的氣候,對這位絕代佳麗的容顏有幫助。她有三個姐姐,估計都漂亮。十七歲,她嫁給玄宗的兒子壽王李瑁。不用說,楊玉環貴為王妃,是楊家列祖列宗的榮耀。一家人開始飛黃騰達,從蜀地遷到長安。她和壽王過了幾年,熟悉了京城,也習慣了王府的生活。順便提一句,她父親曾給她一個官僚家庭的環境,她從小養尊處優,性格單純。李白為她寫過三首《清平調》,杜甫則於《麗人行》中描繪楊氏姐妹:「意濃態遠淑且真……」

唐玄宗也缺女人。後宮佳麗三千,皆不入他的眼。而這三千佳麗已經是花中選花了,後宮女子多達四萬。皇帝鬱鬱寡歡,太監高力士暗中偵察,發現了壽王妃楊玉環。如何發現的?《長恨歌傳》說:「時每歲十月,駕幸華清宮,內外命婦,熠耀景從。」有封號的女人稱命婦,無論她是宮內的,還是宮外的。宮內如嬪妃,宮外如公主、王妃等,後者還包括因丈夫做官而受封贈的,比如郡君、縣君、夫人、孺人。總之,所有這些女人,都在皇帝考慮的範圍之內。華清宮多溫泉,當時稱長湯。皇帝泡過澡,賜命婦們沐浴,大小太監穿梭忙碌。然而選出來的女人,皇帝不滿意:「顧前後左右,粉色如土。」

於是,「詔高力士潛搜外宮,得弘農楊玄琰女於壽邸。」

潛搜,可能表明兩點,一是不便明令搜尋,二是讓「外命婦」們處於日常狀態下,舉止隨意,姿態紛呈。弘農系官職。

楊玉環於萬紫千紅中脫穎而出,玄宗一看,呆了。這一年他接近六十歲,楊玉環二十三歲。閱美無數的男人,把她視為漢武帝百般寵愛的、具有「傾城傾國貌」的李夫人。玄宗一向自比武帝,各方面要比個高低:開邊、迷神仙、擁有絕代佳麗。

玉環入皇宮,先做女道士,道號太真。這是唐玄宗的障眼法,免得百官議論。陳鴻說,楊玉環第二年就被「冊為貴妃」,今人王汝弼先生則認為是幾年以後。從年齡看,王的說法更可信。

楊貴妃登場了,中國四大古典美女,按年代順序她排在壓軸的位置上。她究竟美到何種程度呢?陳鴻是這麼寫的:「鬢髮膩理,纖中度,舉止閑冶。」頭髮好,皮膚細,胖瘦適度,舉止嫻靜而又妖嬈。玄宗額外賜長湯,名曰華清池。楊妃入浴,「既出後,體弱力微,若不勝羅綺。光彩煥發,轉動照人,上甚悅。」豐腴女人泡過熱湯,侍女扶她出水,渾身嬌無力。有趣的是:她接下來容光煥發轉動照人。皇帝大約目睹了全過程,這方面他經驗豐富,天下男人居第一。轉動照人有後文的,從入浴到侍寢,堪稱楊妃三部曲。

楊妃善舞,跳《霓裳羽衣曲》,李白見過,如痴如醉地加以描繪。這舞曲,據說是玄宗夢裡得來,觀月宮仙女跳舞,記下了舞蹈動作和曲譜。楊妃之前有梨園伎女跳過,可她跳得最出色,仙姿與血肉激情完美融合。除了天生麗質,除了懂音樂善舞蹈,她還「敏其詞」,有良好的文學修養。

楊妃受專寵,看來理由充足。

冰肌玉骨,又有火焰般的熱情。平日里嫻靜,端莊,言語行動可人,卻又能妖嬈百態,風流萬端。

她於開元二十八年入宮,到天寶十四年安史之亂,前後十幾年。封貴妃十年,與玄宗「行同輦,止同室,宴同席,寢專房」。她享受的待遇,叫「半後服用」,皇后規格的一半。而事實上,皇后成了名義上的皇后,和皇上同房的資格都被取消了。

玄宗晚年,身體狀況如何,史料沒有詳細記載。估計是不錯的。他不乏藝術細胞,更與楊妃兩情相悅,氤氳調暢。從治國的角度,他是縱慾耽美色;從身心的角度,則為靈肉和諧,陰陽平衡。十幾年,時間夠長了,唐玄宗的身子骨,尚能經受天下大亂。

楊妃受寵,楊家人雞犬升天。這要怪皇帝,不能怪她。歷代皇帝都是這麼乾的。楊妃在玄宗的生命中如此重要,家人、族人不沾光,倒會令人覺得不真實。

馬嵬驛

堂兄楊國忠,於天寶十一年,繼李林甫之後當上右丞相。這是大家熟悉的奸臣。他與安祿山,彼此視為眼中釘。安祿山造反,打出清算楊國忠的旗號,試圖贏得民心,擾亂軍心。叛軍勢如破竹,玄宗倉皇逃走。逃至馬嵬驛,羽林軍嘩變。帶頭的將軍叫陳玄禮,聲稱楊國忠反叛,將其砍成幾截;又將御史大夫魏方進殺死,將名聲不壞的左相韋見素擊成重傷。楊妃的姐姐以及幾個小孩均遭追殺。這叫趕盡殺絕,既然殺了楊國忠,楊家人就一個都活不成。陳玄禮逼到皇帝跟前了,叫他交出楊玉環:「國忠謀反,貴妃不宜供奉,願陛下割恩正法。」玄宗說:「朕自當處之。」陳玄禮是太子李亨的人,所以他敢逼皇帝。

玄宗轉身入驛門,拄杖而立,很長時間一言不發。當皇帝四十幾年,卻被屬下逼:不交出他心愛的女人,自身也難保。無論他做出何種選擇,楊妃都是死路一條。

他不甘心。《資治通鑒·安祿山之亂》說,上曰:「貴妃常居深宮,安知國忠謀反?」高力士曰:「貴妃誠無罪,然將士已殺國忠,而貴妃在陛下左右,豈敢自安!」

楊玉環是非死不可了。高力士引她到佛堂,「縊殺之」,用一根白色絲帶套在她的脖子上。玉殞香消,年僅三十八歲。有記載說,她的面容身段和她做壽王妃時幾無異。而氣質風度勝於當年。

楊妃死,六軍發。走到扶風郡,軍隊又要起嘩變,玄宗聲淚俱下,拿出成都剛剛進貢的十萬匹好布安撫將士,方逃過一劫。過了一年多,玄宗返回長安,再走馬嵬坡,楊妃屍身已腐爛,身邊香囊猶存。

玄宗回長安不久也死了。當了皇帝的兒子軟禁他,他懷念楊妃,請來道士招魂,千方百計要見她一面。兩情隔陰陽,相思萬般苦,玄宗撒手人寰追她去了。

豈止是同情

時過五十年,白居易所面對的,就是上述這個愛情故事。

對他來說,時機正好。他投入到故事的細節當中,張開身上的每一個毛孔,感受這樁罕見的愛情悲劇:皇帝與他的妃子,相愛竟如此深切。

漢皇重色思傾國,御宇多年求不得。楊家有女初長成,養在深閨人未識。天生麗質難自棄,一朝選在君王側。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春寒賜浴華清池,溫泉水滑洗凝脂。侍兒扶起嬌無力,始是新承恩澤時……

弄句子凝練而樸素,是白居易一貫風格。他敘事,看上去不動聲色。所謂大手筆,通常是這樣的。再三掂量過的情境,讓語言與之對接。也許修改過若干次。《長恨歌》的整體布局很清晰,而清晰得來不易。楊妃回眸,六宮失色,有如皇帝君臨天下。權力頂端的男人,享受絕代佳人,這彷彿無可爭議。春寒賜浴,暗指溫潤的裸體,「水滑洗凝脂」,激發讀者的無窮想像。凝脂滑膩,蓄勢待發的身體,將華清池中的泉水染出情色模樣:不說肌膚滑,倒說水滑。分寸又極好,不失士子品位,上呈朝廷,下播民間。白居易找到了屬於他自己的語言噴射點。

羅蘭·巴特說:人體最具色情之處,就在衣飾微敞的地方。

楊妃的情色處,在她出水的那一瞬間。白居易給出了一個看不見的裸體。他玩弄推出又隱匿的把戲,充分調動語言的彈性功能。

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

他省略了若干年,筆鋒直插馬嵬坡:

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翠華搖搖行復止,西出都門百餘里。六軍不發無奈何,宛轉蛾眉馬前死。花鈿委地無人收,翠翹金雀玉搔頭。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淚相和流……

一句宛轉蛾眉馬前死,哀憐之情躍然紙上。事起倉促,那激情充沛的絕妙身體,彷彿死於某種旋律。宛轉既是身姿,又是她的留戀、她突如其來的絕望。白居易讓我們體驗佳麗之死。她誠然有過錯,然而根源不在她,詩人顯然比後來的某些學者更清醒。他一向為女子鳴不平,如同為人間鳴不平。詩人,首先是不折不扣的人道主義者。佳麗呈現為價值,猶如鮮花盛開。鮮花猝然凋零,觸目驚心。什麼樣的眼睛能夠視若無睹?

魯迅說,悲劇是把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

此間的君王,亦在哀憐的照拂之下,他哀憐楊妃,詩人又哀憐他。

明末戲劇家洪寫《長生殿》,把楊妃的死描繪得十分感人。她不哀求,死得很從容。其中有句台詞,楊玉環指著陳玄禮說:「你兵威不向逆寇加,逼奴自殺!」洪緊接著詠嘆:「當年貌比梅花,梅花,今朝命絕梨花,梨花。」洪筆下的楊玉環,死在一棵梨樹下。這源於《長恨歌》:玉容寂寞淚闌干,梨花一枝春帶雨。

牡丹,梅花,梨花,三種名花的韻味相加,方可配楊玉環。而李白、杜甫、白居易,三位頂尖大詩人,不由自主地,要為楊妃寫詩。悲劇就是悲劇,詩人們不因楊國忠而譴責她。

白居易寫玄宗的追思之苦,足以感動任何朝代的任何正常人:

歸來池苑皆依舊,太液芙蓉未央柳。芙蓉如面柳如眉,對此如何不淚垂?春風桃李花開日,秋雨梧桐葉落時。西宮南內多秋草,落葉滿階紅不掃……夕殿螢飛思悄然,孤燈挑盡未成眠……鴛鴦瓦冷霜華重,翡翠衾寒誰與共?悠悠生死別經年,魂魄不曾來入夢……

香魂飄散一年多,玄宗未曾夢見她,如果白居易寫實,倒有幾分奇怪。日有所思夜有所夢,似乎不足為憑的。川西壩子有句老話:亡人越望越遠。也許思念太多,入睡反無夢。再一層:陰間可能有陰間的規矩,陽世沒法通約。

於是,道士忙碌開了,四川邛崍人,名叫吳通幽。他有本事往返於陰陽界,扮演愛情使者的角色:「排空馭氣奔如電,升天入地求之遍。」原來楊玉環居於海上仙山:「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膚花貌參差是。」

接下來,楊玉環的反應,令人目不忍睹。白居易想必是淚流滿面:

聞道漢家天子使,九華帳里夢魂驚。攬衣推枕起徘回,珠箔銀屏迤邐開。雲髻半偏新睡覺,花冠不整下堂來。風吹仙袂飄搖舉,猶似霓裳羽衣舞。玉容寂寞淚闌干,梨花一枝春帶雨。含情凝睇謝君王:一別音容兩渺茫。昭陽殿里恩愛絕,蓬萊宮中日月長……臨別殷勤重寄詞:詞中有誓兩心知;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

一句重寄詞,說盡楊妃無限深情。長生殿在驪宮中,大概是楊妃生前寢宮。

朱東潤《中國歷代文學作品選》稱,此詩對玄宗玉環的生離死別,「寓有同情之意」。用同情二字帶過,真是何其匆忙。我讀到的選本大致類似,學者們隱約有個傾向:剔盡同情,讓諷刺的主題更為明確才好。他們不感動,拒絕相信皇帝和他的妃子會有愛情。

一日夫妻百日恩,十年恩愛又如何?唐明皇楊貴妃的愛情,民間是相信的。正襟危坐的教授們,也許私下同樣相信。唐明皇也是凡人,他愛楊貴妃,和普通男人愛美女有什麼本質性的區別嗎?白居易並未暗示他單重肉慾。相反,他與楊妃,倒是靈肉並重。男女趣味相投,十餘年耳鬢廝磨卿卿我我。

一首《長恨歌》,僅僅對李楊悲劇「寓有同情之意」——此話妨礙我們深入體驗傑出的愛情詩篇。如果這類導讀完全正確,閱讀帶來的感動就有問題。

白居易豈止是同情,他投入之深,勝過歷代描寫愛情的詩人。這鑽石般的愛情超越時間,地老天荒不能磨損。

《長恨歌》傳到長安,白居易名聲大振。元和三年他雙喜臨門:朝廷封他為翰林學士;一位姓楊的女士對他青眼有加。他從小小的周至縣尉,一步跨到皇帝身邊,這使他有機會在政治上施展抱負。這也是像他這樣的讀書人的頭等大事,他雄心勃勃。

btw

TOP10投票

火熱進行中

下周二(1月9日)就公布結果啦

投票(←←點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海關雜誌 的精彩文章:

王維:佛系?你們啊,naive

TAG:中國海關雜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