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表 道骨佛心 易腦
中國的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其中,儒、釋、道三家各自發展,各有傳承,統貫著學術與文化的命脈。後世的仁人君子也都在這種文化氛圍中修身立人,做著出世入世的事業。
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三家思想始終是在看似矛盾鬥爭中完美融合,猶如三枝奇葩,各彰異彩,相互輝映。
歷代也多認為三者之間有著彼此補充的作用,故有所謂「以佛治心,以道治身,以儒治世」和「儒家修身,道家修性,佛家修心」的說法。
佛家主張四大皆空,慈悲寬大、包容忍讓,視世間萬難為無物,不怨天尤人,從自然,呈本性,體現了超脫修心的學問。有了這種心境,人就會變得豁達而堅強,遠離仇恨,避免災難,獲得人生的成功。
道家追求自然無為、返璞歸真,滌除玄鑒,瀟洒曠達,體現了機敏做人的學問。不是追求陰謀詭計,也不是一味圓滑世故,而是一種智慧和謀略,它既防止別人傷害自己,同時也能增強自己的競爭力,廣交人脈,左右逢源,事事暢通無阻。
儒家講究持重、勤謹、正氣、擔當以及自省、中庸的為人處世之道,體現了中正做事的智慧。這種心態,讓人圓融通達,變得具有影響力和號召力,成為社會精英。
如果說中國傳統文化是一本厚重的智慧書,那麼,道家智慧是最機敏的一頁,儒家智慧是最中正的一頁,佛家智慧是最超脫的一頁。
儒家「拿得起」,道家「想得開」,佛家「放得下」
儒家修身,提倡「仁禮安邦」的修身思想,求善省察的修行心法追求克己為仁、自我反省、君子自強、俯仰無愧、和而不同、以禮立身。
道家修性,提倡「無為而治」的修性思想,率性求真的修性法則講究大智若愚、安貧樂道,取日月之精華,得天地之造化。
佛家修心,提倡「萬法皆空」的修心思想,靜心放下的修心法則不重視肉體,認為肉體是皮囊,秉持戒貪戒嗔、慈悲超脫。
儒家是盡「人道」,釋家求「佛道」,道家窮「天道」。
道家做人,儒家做事,佛家修心
道家:見素抱樸,追求本真,質樸做人,本分做事
儒家:清白做人,明白做事,和而不流,中庸為道
佛家:心寬路寬,捨得放下,心安身安,慈悲為懷
有人說,中國的文人很幸福,往往得意的時候是個儒家,失意的時候是個道家,到了絕望的時候就是個佛家。也就是說儒家是治國的,道家是治身的,佛家是治心的。
儒家的孔孟思想像糧店,儒家文化是國人生活必須的,三綱五常失之社會要混亂國家要崩潰,忠,孝,仁,義,禮,智,信是生活中所擁有的一些品德,做人做事必須要保持的準則,所以比喻為每天吃飯的糧食。儒家的宗旨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儒家不僅提供精神食糧,還以積極入世的態度號召人們即便不能經邦濟國,也能讓你安身立命有碗飯吃。所謂:「富家不用買良田,書中自有千種粟。安居不用架高堂,書中自有黃金屋。娶妻莫恨無良媒,書中自有顏如玉。出門莫恨無人隨,書中車馬多如簇。男兒欲遂平生志,五經勤向窗前讀。」就是這糧店的真實寫照。
道家的老莊哲學像藥店,道家思想是真正意義上的哲學,它所關心的是「形而上」的「道」。
道家文化是是救治社會頑疾的良藥,沒有它國家社會不能長治久安,人生有毛病,社會有毛病,一定要吃點葯。人的心靈和精神有點問題,道家可以幫你解決。道家的超世和逍遙,道家的重在修身養性,講究無為而治的人生態度,就是比較隨性但卻是一種溫飽後思想向上的一種追求,所以比喻為葯,可以治身心思想。道家的核心是「命」,既是生命的「命」,也是修鍊的「命」——是意義完整的作為一個活生生的人而不是一個機器,有這樣的「命」或人生,你這個人才算是活得有價值,你要修一個好的人生,快樂的人生,健康的人生,那才過得有價值。
佛家像心靈花園,佛家文化可以豐富人們的精神文化生活,沒有它人們俗世的困苦就得不到解脫,有錢沒錢都可以進去逛逛。佛教作為一種宗教而否定聖和俗、佛和眾生、涅盤和世間的區別,說明它是一種超越性的宗教,其目的是消除價值,消除偏見,消除分別,還事物以本來面目。佛教所謂一切皆「空」,不是說什麼也沒有,而是說一切都是相對的。有因才有果,果依因而生。一切事物都是因緣和合的結果,整個世界就是一個因果鏈。這個因果鏈非常龐大,以致於沒有起點,也沒有終點。因果鏈上的任何一個點或環節都是沒有「自性」或獨立性的,它必須依賴於其它的環節,通過與其它環節的聯繫而獲得意義。佛家講的是「見性」。「性」是什麼?是「心性」,也就是修養。佛家有七個字:「見性、救世、通萬有。」見到你的心性,叫「內觀內照」,就是你自己要想到有一盞探照燈,來照亮你,你自己首先要能看明白你是一個什麼樣的人,這是它的一種很客觀的修鍊方法。
哲學上有個觀點,就是社會是永遠未完成的社會,人是永遠未完成的存在。社會、人生都是未完善的,因此需要葯去治。所以,中國有這樣一句古話,得意信儒,失意崇道。林語堂先生也說過:道家及儒家是中國人靈魂的兩面。
當然,要集儒道佛於一身,需要一種良好的人文素養。如果沒有良好的人文素養,沒有一個安身立命的靈魂家園,你面前即使有糧店、藥店、心靈花園,你也會迷茫,無法自我超脫。這個可以提供良好的人文素養的靈魂家園就是易經,因為易經是代表著中國人智慧的傳統文化精華,是儒、釋、道等諸家文化的集大成者。
如果說:「所謂儒為表,道為骨,佛為心。人生得意時就是儒家,『齊家平天下』;失意時就是仙風道骨,『我自乘風去』;最後回到佛教,『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那麼,可以說:易為腦。易經的智慧讓我們超越表、骨、心和世間萬物,知周萬物,道濟天下,旁行不流,樂天知命,返璞歸真,怡然自得。
易經是一切的基礎和智慧的制高點,就是道!易經智慧教你對世界正確認識和相處的方法,可以幫你全面地解讀中華文明思想精華,把傳統智慧運用於現代生活中,在做人、做事與修養心性方面為你提供幫助和借鑒,使你在出世入世的人生旅途中行走如歌,笑傲江湖。
※如果要從易經成語中選擇2018的座右銘,你會選哪條呢?(下)
※易道一體 和而不同 玄之又玄 眾妙之門(上)
※易經和儒家之間有哪些微妙的關係?
※天道人德——道家理論與易經之間的關係(下)
※陰陽相抱——道家理論與易經之間的關係(上)
TAG:經緯書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