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韓國人竟是「缺什麼曬什麼」的最佳代言人,有史為證!

韓國人竟是「缺什麼曬什麼」的最佳代言人,有史為證!

一提到韓國大家最先想到的是什麼呢?整形、化妝品、購物、泡菜、韓流、歐巴……除了以上常規的以外,還有一個特點就是韓國人比較自大,被外人送了個外號「自大狂」。韓國作為一個國土面積只有10萬平方公里,人口5000萬左右的小國來說,經濟也就是算中等發達國家,不知道其哪來的底氣和資本去篡改歷史、與中國爭奪名人的國家歸屬權,比如說屈原是韓國人?孔子是韓國人?等等,不勝枚舉。

為什麼會這樣呢?首先我們先來看一下韓國版的歷史地圖,絕對可以顛覆我們的三觀和認知水平。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歷史地圖呢?這就要從朝鮮半島的歷史說起。

一、缺乏輝煌的歷史,不能有效地塑造民族自豪感。

朝鮮半島的歷史大致經歷了從周朝時的周朝遺臣箕子建立的箕子朝鮮、燕國人衛滿建立衛氏朝鮮、漢朝設漢四郡、三韓興起(馬韓、辰韓、弁韓,半島土著部落)、進入三國時代(高句麗、百濟、新羅,其中高句麗為中國政權)、然後是高麗王朝(王氏高麗)、朝鮮王朝(李氏朝鮮)、李氏朝鮮王朝被滅亡後進入日本殖民統治時期,之後就是韓國、朝鮮南北分立。

從朝鮮半島的歷史朝代更替可以看出,朝鮮半島大部分時間是處於被征服和被統治時期,真正實現完全統一的時間較短,並且長期屬於中國的領土版圖或藩屬國。因此,就從歷史的正統性或輝煌性來看,這些歷史是不完整的,也是不光彩的,而作為一個需要輝煌的歷史來證明自己是一個偉大的民族的韓國人來說,這太讓人難以接受。因此,篡改歷史就可以粉飾這些不足,從而把自己塑造成有著輝煌歷史的民族,就可以用來吹牛了。

二、屬於漢文化圈,為了顯示與眾不同而有意消除中國元素。

在19世紀以前,朝鮮半島都是使用漢字作為書寫工具的,因此其文化深受漢文化影響,並且韓國也過春節、端午節、中秋節等具有中國特色的傳統節日。但是朝鮮半島從李氏朝鮮王朝的世宗國王開始,為了塑造朝鮮民族的獨特性,有意拋棄一些漢族文化特性,比如仿照漢字外型創造了全新的拼音文字諺文。二戰結束後,韓國進行國語純化運動,一度廢除了漢字,但是由於拼音文字在使用中無法克服本身的局限性,後又恢復漢字基礎教育以分辨同音辭彙的不同意義。

從韓國廢除漢字這一現象來看,韓國是多麼的想脫離中國對其文化的影響,感覺跟中國一起像是被中國拖後腿,不懈與中國為伍。出現這種情況的深層次的原因主要是由於,一方面中國近代腐敗落後,不但沒能保護好自己的藩屬國朝鮮,而且自身成為列強瓜分掠奪的對象,換句話說就是中國不夠高大上;另一方面,二戰後韓國被美軍佔領,韓國接受了西方文化和各項發展制度,並且中韓當時處於冷戰時期的美蘇兩大陣營,因此極力撇清與中國的關係是政治和軍事鬥爭的需要。但是,這對韓國以後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直接影響到韓國的民族特性和年輕一代人,使其民族自豪感和優越感得到升華,從而產生高大自傲的行為表現。

三、極為不利的地緣環境,造成極端的民族心理。

韓國所處的地緣環境極為複雜,處於中俄美日四大強國爭奪的中心位置,並且邊上還有個同族兄弟虎視眈眈,自身的安全都無法自己保障,美國長期駐軍,對韓國的軍事、政治等領域施加影響。

對於美國而言,朝鮮半島是其監視和封鎖中國的第一島鏈的第一環節,又是牽制俄羅斯在太平洋地區軍事存在的依託之地;對於俄羅斯而言,朝鮮半島卻是進入太平洋的犄角所在,壓迫美日同盟的陣列延長線;對於中國而言,朝鮮半島是渤海灣的半個門戶,與膠東半島形成渤海-京津唐防務圈的最前沿;對於日本而言,朝鮮半島是進入亞洲大陸的跳板。

韓國處在這樣的地緣環境裡面,沒有軍事和政治的獨立權,沒有安全感,四周又是虎狼之地,生活的太壓抑、太憋屈了,你們都當我們不存在是嗎?

缺乏安全感的韓國人於是把主要的精力用在工作上,通過獲得更多的物質財富以增強自身的安全感,然而這又導致韓國每年大量的過勞死的出現。即使經濟條件改善了,也不可能完全消除安全感帶來的危機,他們需要的是被國際社會的認可,也就是需要刷存在感。於是乎,各種自嘲也罷,自娛自樂也罷,孔子是韓國人?端午節是韓國的?長白山是韓國的?篡改歷史地圖,塑造強大輝煌的韓國古代史也就不足為奇了。

綜上,韓國人之所以自大,是因為其沒有炫耀和自豪的資本,再加上其極為不利的地緣環境造成了極端的民族心理,自大隻不過是為了被國際社會認可,自己在刷存在感的一種表演罷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銘蘇先生 的精彩文章:

此國即將被鄰國所滅而向大唐求救,他說,我也無能為力
他是軍人之魂,日軍為其厚葬,蔣介石為其撫棺大哭
蒙古為何推開中國這個大救星,而自甘貧困?
一個讓億萬中華兒女淚流的地方——唐努烏梁海
「十世而斬」,200年前的王國魔咒竟被驗證?

TAG:銘蘇先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