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曹征路 | 重訪革命史之三 : 毛主席改變中國軍隊的現代性方案——三灣改編

曹征路 | 重訪革命史之三 : 毛主席改變中國軍隊的現代性方案——三灣改編

原標題:曹征路 | 重訪革命史之三 : 毛主席改變中國軍隊的現代性方案——三灣改編



【編者按】

曹征路老師是一位敏感而富有正義感的優秀作家。


是在這樣一個惡俗而趨炎附勢的時代里特立獨行,敢於反抗的作家,也是一位使自己的心跳和呼吸緊緊貼近工人階級的心跳和呼吸的作家。


他創作了被稱為「工人階級傷痕文學」開山之作的《那兒》,記錄了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國企改制的過程中,工人階級的不幸與困惑,感動了無數人,也堪稱時代記錄。


《重訪革命史,解讀現代性》是曹征路老師重新思考近代以來革命與現代性的系列之作,將在本公眾號陸續刊出。


轉折的1927年:共產黨剛開始的學習


——重訪革命史,解讀現代性(三)


說完湖南農民運動,關於現代性在1927年的故事才剛剛開始。


中共「八七會議」之後,共產黨雖然在批判陳獨秀投降路線、進行武裝鬥爭和開展土地革命等問題上取得了共識,但對黨究竟怎麼樣領導武裝鬥爭開展土地革命並不是很清楚,「八七會議」只開了一天,一切都還在混沌中摸索。畢竟這時共產黨的幹部都是些年輕書生,對於帶兵打仗還需要重新學習。所以現代性不僅是時間的,空間的,實踐的,也是學習的。這些問題不僅存在於南昌起義的部隊中,在毛澤東直接領導的秋收起義部隊中也普遍存在。

攻打大城市失敗以後,秋收起義部隊向敵人統治薄弱的地區撤退,走到萍鄉縣蘆溪鎮時,遭遇敵軍和地主武裝的偷襲,部隊傷亡三分之一,士氣低落,官兵逃亡,疲憊沮喪和失望情緒在部隊中瀰漫。部隊里開小差是常有的事,有些人甚至公開談論,你走不走啊,到哪裡去啊。有一個排長把全排都拉走了,還帶走了武器。毛澤東連夜追趕這些戰士,腳趾頭被竹籤扎傷,勤務兵說毛委員你看看你的腳,毛澤東說,腦殼都保不住了還顧得上腳。


那時毛澤東的講話是這樣的低調:

「同志們,敵人只是在我們後面放冷槍,沒什麼了不起,大家都是娘生的,敵人有兩隻腳,我們也有兩隻腳。賀龍在家鄉兩把菜刀起家,現在當軍長了,我們有近千人還怕什麼?大家都起義暴動出來了,一個人可以當敵人10個,10個戰士可以當敵人100個,有什麼可怕的,沒有挫折和失敗,革命是不會成功的。」


宣傳鼓動可以提神打氣,但前途在哪兒呢?這支隊伍里的軍官大都是穿馬靴的黃埔學生,沒有鬥爭經驗,實際上他們也不會打仗,看到越走前面越荒涼,內心也許更加荒涼。士兵大都是農民運動的骨幹,雖然吃苦不怕,可也不知道究竟要走到幾時。

在行軍休息的時候,毛澤東突然跳起來問大家:你們說說,人為什麼要長屁股?這樣奇怪的問題由文靜的毛委員口中說出來,搞得人們一愣,誰也沒有想到過屁股是個問題。毛澤東接著自問自答道,人長屁股是為了能坐下來休息,對不對?是啊,這有什麼高深的,誰不知道啊?但接下來的話誰也想不出。毛澤東說,我們到羅霄山裡去是要找一個根據地,好讓紅軍得到休息。現在我們就是要為紅軍找到一個屁股,為中國革命找到一個屁股。


事實上,以上只是老戰士說的笑話,口口相傳的野史。



9月19日毛澤東主持召開前敵委員會會議卻是正史的記載。各路起義保留下來的部隊到達文家市集中,討論部隊的行動方案,他在會上分析了敵強我弱和起義部隊面臨的嚴重形勢,主張放棄攻打長沙的計劃,部隊沿羅霄山脈南下,到農村實行土地革命,開展游擊戰爭。會議否定了師長余灑度「取瀏陽直攻長沙」的意見,通過了毛澤東的主張。

9月20日,部隊開始向羅霄山脈中段的井岡山地區轉移。與此同時,部隊到達蓮花縣三板橋時,毛澤東派何長工同志到永新去找一個安全的休整地。那時一個改變中國軍隊的現代性方案已經在他胸中醞釀,他嘴上不說,心裡比誰都要急。革命當然不僅僅需要休息需要屁股,這隊伍能否生存下去,取決於它能否實現轉型,與舊式軍閥的管理方式徹底決裂,變成一支現代軍隊。


9月25日下午,何長工來到永新石市村,找到了大革命時期的農會幹部汪季元,了解到走過高溪後,爬越十里山,有個群山環抱的山溝名叫三灣。那裡既能擺脫敵軍追擊,還可以走上寧岡茅坪的山路直達羅霄山脈,並介紹井岡山上有袁、王兩支「綠林武裝」。



9月29日上午,起義部隊翻越了大山口,來到一個群山環抱、沒有地方反動武裝的山坳里——永新縣三灣村。清點一下,原有5000多人的秋收起義部隊僅剩不足1000人和48匹戰馬。1927年9月29日至10月3日,舉世聞名的「三灣改編」就這樣開始了。


在毛澤東住的「協盛和」雜貨鋪里召開了前敵委員會議,毛澤東首先分析了第一次革命失敗的原因在於共產黨沒有掌握自己的軍隊,提出了黨支部建在連上的重大主張,當時擔任師長的余灑渡提出各種異疑,陳浩、徐韓等人也站出來反對,大家爭論非常激烈,毛澤東最後舉出第一次國內革命的葉挺獨立團為例,領導幹部絕大多數是共產黨員,黨掌握了軍隊的成功經驗,來說明黨建在連上能發揮堡壘作用,在艱苦的戰爭歲月拖不垮打不爛,是革命勝利的重要保證。


在微弱的油燈下,一直討論到天亮。



這次改編的主要內容是,把部隊縮編成一個團。把國民黨的白旗換成共產黨的紅旗。把黨支部建在連隊上,黨員不夠就在工農出生的堅定分子中發展黨員。部隊的番號改為工農革命軍。改編以後,軍官多出來了,編了一個軍官連。毛澤東在幹部中公開講,沒有信心的可以走,不要開小差,走的人發給五元錢路費,將來革命勝利了還可以回來。


共產黨以前雖然整合和影響了一些國民黨軍隊,並在軍隊中建立了黨的組織,但黨支部都是設在團一級,團政治指導員辦公室直接管連隊政治指導員,政治指導員只做宣傳教育工作,因而政治工作沒有群眾基礎,難以直接掌握士兵。團一級即使設了黨的組織也難以掌握部隊。可以說,那時共產黨掌握或影響的葉挺部隊、賀龍部隊之所以在三大起義中被逐次擊潰,缺乏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是一個主要原因。



秋收起義部隊的主要由三部分組成,來自黃埔軍校學生、來自安源煤礦的工人、來自湖南江西等地的農民運動骨幹。儘管大家都擁護北伐同情工農,對蔣介石叛變革命不滿,但對政治工作普遍不理解,認為軍隊只要能打仗就可以了。現在一改編,首先軍官的權力受到挑戰,大事小情都要黨支部說了算,他們的權力被架空了,長官的威嚴何在?再說以後軍隊不但要打仗,還要學會做群眾工作,還要搞政權建設,不勝其煩。


所以在改編的當天晚上,就走了一些動搖分子。再到後來,師長余灑度和團長蘇先駿也逃跑了。更為離奇的是,改編後新任的團長程浩居然密謀把部隊拉出去,投降地方軍閥方鼎英。由於黨的組織深入到了連隊,他們才沒有得逞。


在寧岡礱市,毛澤東召開大會,公開了陳浩等人的叛變投敵罪行,部隊群情激憤,當即就把這三個人槍決了。這也反過來證明,起義部隊的絕大多數戰士是擁護這次改編的。他們對國民革命的理解是從切身體會開始的,因為他們本身就是人民的一員。任何權威都來自對人民的忠誠,沒有人民的支持,共產黨也就不可能取得成功。



三灣改編初步解決了如何把以農民及舊軍人為主要成份的軍隊建設成為一支無產階級新型人民軍隊的問題,奠定了政治建軍的基礎。它從政治上組織上保證了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是共產黨建設新型人民軍隊最早的一次成功探索和實踐,標誌著毛澤東建設人民軍隊思想的開始形成。它也是共產黨本身提升現代性的開端,為保持黨的先進性提供了經驗。


這個轉折的1927年,共產黨的學習才剛剛開始。


(來源:崑崙策網【作者授權】


http://www.kunlunce.com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崑崙策研究院 的精彩文章:

王今朝:科學理解、準確把握政治與經濟的關係是中國改革開放的一個基本問題
曹征路 | 重訪革命史之二:1927年——糟得很還是好
郭松民:朝鮮將對韓國實行「陽光政策」?
郭松民:青年和毛澤東站在一起——紀念毛主席誕辰124周年
郭松民:中美之間,「斗而不破」是原則嗎?

TAG:崑崙策研究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