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女性並非人類命運中無關緊要的參與者

女性並非人類命運中無關緊要的參與者

1

《使女的故事》

[加拿大]瑪格麗特·阿特伍德 著 陳小慰 譯

上海譯文出版社 2017年12月

在基列共和國,女人分為兩種——有生育能力的和沒有生育能力的。前者被分配到指揮官家中,成為生育機器,行走的子宮。生育,是她們存在的全部意義。與此同時,政教合一的男性極權制度試圖確保女性的絕對服從:每天,這些女性被允許結伴外出一次購物,她們的一舉一動受到「眼目」的監視,女性被視為國有財產,她們沒有自由、沒有財產,也沒有閱讀的權力。

以上是加拿大作家瑪格麗特·阿特伍德的小說《使女的故事》的情節。這部小說的創作始於1984年,當時阿特伍德身處被柏林牆包圍的西柏林,每個周日,東德空軍都用音爆威懾西柏林居民,以示存在感。阿特伍德也造訪過幾個鐵幕國家,有過那種被藏匿暗中的眼睛默默監視的經歷,見識過人們如何言辭閃爍的、試圖用曖昧不明的方式傳遞信息。這些都成為了《使女的故事》的創作素材。

2017年4月,由這部小說改編的同名電視劇被搬上熒幕,該劇一經播出便引發討論熱潮,一舉斬獲第69屆黃金時段艾美獎最佳劇集獎。人們驚訝地發現,這部創作於1984年的反烏托邦設定的小說,放在今時今日,無不充滿了與當下現實相關的暗示和隱喻。在經歷了動蕩不安的2017後,在2018年開年,也許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拿起這本書,讓這種閱讀的壓抑和不適來提醒我們,女性並非人類命運中無關緊要的參與者。

2

《建水記》

于堅 著

中信出版集團/楚塵文化 2018年1月

詩人于堅的《建水記》有幾種讀法。

淺白地讀,它可以是一本雲南建水風物誌。從青年時代至今,于堅多次造訪建水,在書中他以一種近乎本地人的視角,帶領讀者走遍建水的大街小巷和隱秘角落,探訪散落各處的傳奇人物和歷史悠久的雕樑畫棟。

縱深地讀,它可以是一本建水傳。建水最早為南詔時修築的土城,明洪武二十年擴建為磚城。同樣是在明代,建水被命名為臨安。這個名字暗藏野心——臨安本是杭州的名字,常言道「上有天堂,下有蘇杭」,在江南移民的努力之下,建水確實成為了雲南的杭州,欣欣向榮,一派繁華盛景。利用各個年代的建水縣誌州志、建水當地宗祠碑的記錄以及古詩中對於建水的描述等等,于堅還原出了一部建水發展史,梳理了從古至今建水的變動與堅守,以及它們背後蘊含的文化意味。

橫向對比著讀,它可以是一本探討傳統與現代、延續與斷裂、世俗與彼岸、歷史與當下、東方與西方的哲學與美學作品。建水在於堅筆下成為了一個樣本、一個引子,以之討論中國古代作為傳宗接代世代所居的家與如今作為商品房急於轉手升值的家的區別,討論傳統中國世俗意義上的在場與20世紀對於進步、未來、彼岸的追尋如何否定了這種在場,討論宏大意義和空洞觀念對於日常生活與細枝末節的吞噬。于堅彷彿一個匠人,將上面這些豐富的層次聚集、糅合、鍛造,再重新打磨成一篇篇雋永的散文。除了詩意且引人深思的文字,書中還配有134張于堅拍攝的與建水有關的照片,從中我們不難看出他對建水的情感以及一種極其私人的美學取向。

3

《活下去的理由》

[英]馬特·海格 著 趙燕飛 譯

後浪/江西人民出版社 2018年1月

馬特·海格仍然記得二十四歲時他「死去的那一天」:「當初只是一個念頭,我感覺有點不對勁,但沒有意識到那是什麼。一秒鐘後,我的頭腦里出現一種奇怪的感覺,後腦勺靠近脖子的地方,也就是小腦的部位,出現了某些生理活動。強烈的脈動、顫抖,好像有一隻蝴蝶被困在裡面,還帶有刺痛感……我只以為我快死了。我的心臟不行了,我不行了,我急速下沉,墜入一個讓人窒息的幽閉空間。」

後來,馬特·海格才意識到,這種「瀕死體驗」是抑鬱症和焦慮症引發的生理反應。好在,馬特·海格又「活過來了」,他將自己應對抑鬱症的經歷寫成了這本《活下去的理由》。身為文學家,馬特·海格在書中用細膩敏感的筆觸,記錄下了那些無法言說的、處於黑暗中的精神痛苦。這本書並非僅僅關於痛苦、死亡和掙扎,它也記錄了作者如何在家人和愛人的陪伴下走出黑暗,獲得重生。

對於抑鬱者來說,這本書或許是一個莫大的安慰,如果你正深陷於人生的深淵谷底,並且不知道該從何說起以及向誰訴說,不妨拿起這本書,嘗試與曾經和你有同樣經歷的作者來一場促膝長談。而對於抑鬱者的父母、伴侶和朋友來說,這本書也是很好的陪伴指南,它可以幫助你了解至愛之人正在經歷什麼,從而將不解變為理解、支持和更多的陪伴。

4

《國王的兩個身體:

中世紀政治神學研究》

恩斯特·康托洛維茨 著 徐震宇 譯

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2018年1月

在伊麗莎白一世時期,英國法學家創製了一種「國王雙體論」,簡單來說,即國王有兩個身體:一個是「自然之體」——個體的肉身,會經歷生老病死,會朽壞,最終會消失;另一個是「政治之體」,它不壞不死,不朽不爛。

德裔美籍猶太歷史學者恩斯特·H·康托洛維茨對於中世紀政治神學的研究,便是從這一「國王雙體論」開始的。他前後花費十年時間,深入探索了「國王雙體論」的中世紀淵源,通過梳爬浩瀚史料,整理出了與雙體論相關的思想譜系。在研究中,康托洛維茨發現,這些資料都指向了一個根本性問題:政治體的永久性問題。

1957年,《國王的兩個身體》英文版問世,6年後康托洛維茨去世。在美國,他的知名度僅限於古代史的專業範圍內,即便在歐洲學界,在長達20年的時間裡,對於康托洛維茨「國王雙體論」感興趣的人也寥寥可數。直到1990年代,隨著法文、義大利文和德文譯本的接連出版,這本書才逐漸引發關注。弔詭的是,關注者並非中世紀史學專家,更多的反而是研究政治思想史的專家學者。箇中原因與主流學界不同派別之間的話語體系相關,也與當時的學術氣候和政治風向有關。2018年年初,康托洛維茨這本命途坎坷的心血之作終於與中國讀者見面。

5

《無夏之年:

1816,一部"冰封之年"的歷史》

[美] 威廉·K.克林格曼 尼古拉斯·P.克林格曼

李矯 楊占 譯

悅讀名品·化學工業出版社 2017年11月

1816年,詩人拜倫在詩歌《黑暗》中營造出了一種末日將至的氛圍:

「那裡,明媚的陽光早已熄滅

浩瀚的星辰,迷失在黑暗宇宙的永恆虛空中、

無盡冰封的大地長夜難明

無月的空中籠罩著幽靈,白晝卻不再降臨」

同樣在1816年,英國浪漫主義風景畫家威廉特納完成了一幅名叫《蘭卡斯特沙灘》的畫作。畫中,一群人正駕駛馬車,穿過一片海岸。天空中那些稠密停滯的、淡紅色的、分不清是霧氣還是雲彩的物質,映照在水面上,遠遠望去,天空和水面連成一片,畫中人宛若穿行於火光之中。

上述種種現象,都與1815年4月一個黃昏印尼坦博拉火山爆發的一聲巨響有關。火山爆發產生的240立方公里濃塵遍布大氣層,在火山爆發的24小時,火山灰雲的蔓延範圍已經相當於澳大利亞的國土面積,所到之處農作物、魚類、鳥類無一倖免,火山爆發引起的饑荒和疾病導致印尼9萬人死亡。這一年,沒有夏天。

猶如蝴蝶扇動了一下翅膀,此次火山爆發迅速在全球範圍內引發連鎖反應。在美國,它引發了食物短缺、宗教復興運動以及從新英格蘭到中西部的大遷徙。在歐洲,它造成農業欠收、饑荒蔓延,以及有史以來最嚴重的流行性斑疹傷害和由此引發的抑鬱、噁心。

《無夏之年:1816,一部「冰封之年」的歷史》記錄了歷史上這因一次火山爆發而導致全球聯動的重要一年。本書有兩位作者,一位是歷史學博士,另一位則是氣象學博士,他們的合作讓我們在了解歷史如何聯動的同時,也沒有喪失關於天氣與氣候的科學性視角。

6

《東京美女散步》

[日]安西水丸 著 孫雅甜 譯

南海出版公司 2018年1月

2014年3月,日本著名藝術家、村上春樹唯一的合作插畫家安西水丸先生突然逝世,這讓他從2007年2月開始在《小說現代》上隔月連載的隨筆《東京尋美散步》也被迫畫上了終止符。這44篇隨筆被集結成冊,收錄在這本《東京美女散步》中。在這些隨筆中,安西水丸記錄下了自己在東京各地遊玩的經歷。與他的另一本書《慢悠漫遊城下町》類似,安西水丸不僅介紹了各地地名的由來以及歷史上有名的故事,還深情款款地講述了自己與各個地方的關聯,勾勒出一幅東京記憶地圖。除此之外,他也記錄了尋訪過程中邂逅的美麗女性以及他品嘗過的值得回味的飯館和酒吧。

當然,除了誠意滿滿的文字之外,安西水丸先生妙趣橫生的插畫作品也是本書的亮點之一。即將去東京旅行或者對東京感興趣的朋友們,趕快讓安西水丸先生帶領你開啟一場奇趣之旅吧。

7

《中國科學史》

李申 著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2018年1月

為什麼要寫一本《中國科學史》?這要從作者李申——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員、上海市師範大學哲學院教授——的求學經歷說起。李申的博士論文研究的是「中國古代哲學和自然科學」,當時恰逢文革結束不久,百廢待興,在中國哲學領域,對於研究中國古代哲學和科學的關係呼聲很高。在撰寫博士論文期間,李申開始思考「中國古代有沒有自然科學」這一由來已久的爭論。李申的學術處境或許可以為這個問題做一個註腳。當時他的專業是中國哲學史,卻設置在宗教研究系中,即便在畢業後,研究中國哲學史和自然科學的李申仍舊在世界宗教研究所工作了二十年之久。甚至直至今日,「中國古代無科學」的觀點仍然是學界主流。

李申這上下兩冊厚重的《中國科學史》,便是對「中國古代無科學」這一觀點的有力回擊。在他看來,「中國科學史」的全稱是「中國自然科學史」,即中國人認識自然界事物的歷史。《中國科學史》從傳說時代講起,從前秦講到清代,其中涉及天文、地理、農業、算數、立法、博物學、醫學等諸多方面,為讀者展示了從古到今,歷朝歷代,中國人是如何認識自然界事物的。而通過對人類認識世界這一過程的梳理,以及期間產生的謬誤和認識上的偏差,我們不難發現,「人類比動物高明多少,也就比動物荒唐多少。」這讓我們保持謙卑,在走向未來的路上,更好地以史為鑒。

8

《守望飛羽:中國觀鳥故事》

梁文瑛 著

商務印書館 2017年10月

截止2013年,美國大約有580萬觀鳥者,他們中的很多人將觀測結果反饋給奧杜邦學會(Audubon Society)——這一學會以美國鳥類學家、博物學家和畫家約翰·詹姆斯·奧杜邦命名,成立於1886年,是美國一個非營利性民間環保組織,專註於自然保育。通過收集觀鳥者的數據,奧杜邦學會估計,為了應對氣候變化,在北美的305種鳥類中,有將近60%的鳥類在冬季選擇飛往更高的海拔,尋找新的棲息地。對於大部分人來說,這個數據可能無足輕重。但從生態學角度看,鳥類的行為模式變化為為氣候的變化提供了一個重要信號。

在香港,觀鳥會成立於1957年,到2002年,香港觀鳥會被認可為一個公共性質的慈善機構。目前,已有超過1700位本地以及海外會員。在中國大陸,觀鳥運動萌芽於1996年。受到港台、歐美觀鳥活動的啟發,一些鳥類專家、新聞從業者、環保志願者率先在北京發起了觀鳥活動。

那麼,究竟什麼是觀鳥?為什麼要觀鳥?我們該如何觀鳥?這本《守望飛羽:中國觀鳥故事》也許能解答上述問題。《守望飛羽》收錄了約三十位中外觀鳥者的訪談記錄,其中有堅持觀鳥數十年的自身愛好者,有為鳥類保護和調查無私奔走的觀鳥志願者,也有致力於將觀鳥活動本土化的組織者。這本書的初衷是希望啟發更多人加入觀鳥行列,為鳥類的保護作出貢獻。值得一提的是,這本書由商務印書館贊助義賣,賣書的收益將全部歸香港觀鳥會做保育用途。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界面文化 的精彩文章:

伯羅奔尼撒戰爭的真正教訓,並不是所謂的「修昔底德陷阱」
2017兒童新聞盤點
感受孤獨又別太孤獨,是人類得以生存下來的重要原因
「我找不到我的讀者了,是我拋下了他們還是他們拋下了我?」
「幾乎所有大國對鄰居都不太了解,我們對韓國史越南史了解多少?」

TAG:界面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