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母嬰 > 有了二胎,別這樣對待老大……

有了二胎,別這樣對待老大……


文|吉吉


來源|慢成長(manchengzhang123)



一位姥姥來聽我的正面管教課,我們剛做完一個多子女養育的活動,本來該往下走了,她忽然舉起手,一定要問清楚一個問題:





「吉吉老師,我女兒有兩個孩子,小的和女兒一起睡,大的和我一起睡。




大的經常會鬧騰,我發現我只要一和他說

『你看媽媽又和妹妹一起睡了,你還想不想回去了?』

他就老實了。你幫我看看,我這麼做是不是不對?」




站在大人的角度,這麼做確實有效啊,看似解決了問題。




然而還不到3歲的孩子,之所以選擇了「懂事」與「配合」,卻並不是因為真懂事,而是害怕「比較」與「失去」:

我得老老實實的,媽媽才會愛我、再陪我一起睡。




身邊二胎的朋友越來越多,也有人斬釘截鐵說不要,擔心經濟負擔重、精力時間不足。




有一點其實在生之前更難想到:

孩子都想要得到百分百的愛,該如何平衡他們的心理落差?讓每個孩子都能感受到歸屬感和價值感?



當然要一碗水端平啊!公平很重要,兩個我都愛!


——這是我們內心的期待。




然而在現實中,做到就不那麼容易了,尤其是孩子間發生競爭、衝突、爭搶東西時,為了快速滅火,裁判模式經常默默地就「上線」了。









前幾天看《不可思議的媽媽》,有一期滿是手足間的「火藥味」。




說的是明星媽媽們要為孩子們準備一場舞台秀,孩子們則在姐姐和一位嘉賓媽媽的帶領下,要為媽媽們準備禮物。



陳浩民、蔣麗莎家的老大雅薷和老二小螺絲,準備的是畫作,但他們很快起了爭執:





雅薷正在專心地畫粉色的桃心,小螺絲用的是水墨燃料,塗了滿手正興奮,想摻和姐姐的作品,直接兩巴掌,就把墨綠色的手掌印,烙在了姐姐的畫上。













雅薷很生氣,她一邊保護著畫,一邊跑躲避著小螺絲的「搗亂」,可弟弟還是停不下手。情急之下,雅薷本能地大聲尖叫,還是沒用,她又忍不住推了弟弟,想表達內心的不滿和畫作被毀的崩潰。








可看護的小姐姐,只看到雅薷的錯。




她是這樣說的,「陳雅薷,你今天表現很不好!你要做一個乖、有禮貌、聽話的孩子好不好?

你是家裡最大的,你為什麼這麼不聽話呢?

」然後就讓雅薷坐在桌子上反思。











畫面突然放慢了,雅薷就這麼安靜地坐著,一遍遍地看著自己「被毀」的畫,突然好心疼她:




明明是弟弟做得先不對,讓自己受傷了,可就因為自己是老大,她就要直接面對批評嗎?







同樣是這個節目、這一集,大一點的Jackson周嘉誠,也因為媽媽偏袒鄭希怡的女兒小浸浸,而大為受傷。





或許是出於禮貌,周媽媽看護浸浸很溫柔,處處要求Jackson讓著妹妹,她會強迫正在吃麵包的兒子,把麵包分給妹妹。










她會抱著妹妹吃飯、誇浸浸好棒,卻看不見自己的兒子各種求關注的表現。









終於,當兩個孩子同時看上一個玩具,矛盾爆發了:周媽媽和Jackson說,把旁邊倒下的布景板放好,就給他玩具,結果兒子放好了,她竟然直接遞給了浸浸,「給妹妹玩一下下。」








Jackson放聲大哭,「我想要小黃人!」周媽媽又說了一句:「你要先問一下小妹妹,可不可以讓你玩,因為你是大孩子、你是男孩子……」









這句話讓Jackson徹底崩潰了:

「我不喜歡你了!你說話不算話!你傷了我的心……」










不公平、不守信、區別對待,是每個孩子、尤其是老大心頭上的刺:




他們曾經集萬千寵愛於一身,是父母全部的注意焦點,然而孩子沒得選擇,有一天,忽然來了個弟弟或妹妹,大人的態度就變了,他發現自己作為「孩子」的權力,漸漸被「哥哥或姐姐」的身份取代,可又能有什麼方法證明自己的存在呢?或者過分「乖巧」,或者故意挑戰引起關注。






今年夏天在美國阿德勒心理學夏季學院學習時,我曾經參加了一門Lifestyle的選修課,老師叫我們按家庭出生排位分成不同小組,全班20多個人,我竟然是唯一一個獨生子女,其他人,或者是老大、老小,或者居中。




最讓我出乎意外的,是同一小組的人經過討論,竟然發現彼此惺惺相惜,具有相似的特質:





比如,老大們普遍很有承擔感和責任心;


中間的存在感不強;


最小的最有創意、不拘一格。







分享的時候,老大們會說,「我們不是天生就如此,但是爸爸媽媽告訴我們,要照顧弟弟妹妹,要多謙讓,所以遇到困難、麻煩,我們總是想著要去承擔,擋在前面。」




我還清楚的記得,有一個老大在做個案時哭了,

「我其實並不想這麼累,我覺得我的弟弟很瀟洒。」




而我作為獨生子女呢,沒有明顯的特徵,而是各種排位的特質都佔了點,這取決於我的爸爸媽媽,在不同的事情上選擇與我如何互動:這當中有鼓勵也有批評,我有時會承擔有時也有退縮——但至少,現在看來,

我沒有被模式化,我是多元而立體的。










想起之前看到胡可的一段演講,特別感觸:綜藝節目里,她是那麼遊刃有餘的二寶媽,兩個兒子安吉和小魚兒是那麼相親相愛。







可是胡可說:





即便做了充足的心理建設,告訴安吉會有個新生命來愛他,可當弟弟真的到來的時候,安吉非常地恐懼,到醫院看望弟弟的當天,身上就起了疹子,醫生說,

「是因為遇見了從來沒有遇見過的事情。」





在弟弟小的時候,安吉還會嫉妒媽媽給弟弟餵奶,還會使勁兒的掐弟弟,這一度讓胡可特別地煩惱,「老大不就是應該保護弟弟,不能欺負弟弟嗎?我覺得我已經很努力平衡兩個孩子的感受,努力公平地對待他們了。」





直到有一天,當安吉搶了小魚兒的玩具,小魚兒嚎啕大哭,胡可沒有在第一時間趕過去,卻意外地發現,小魚兒哭了一會兒,發現沒有大人做靠山,又去玩其他玩具了,而哥哥安吉,竟然主動過去,把剛才搶的弟弟的玩具還給了他。







「那一刻,我特別地感動,覺得兩個孩子長大了。」




胡可說,更珍貴的,是她在此後的教育中意識到,

在可以保護他們不受原則性傷害的情況下,盡量地讓孩子自己去想是對還是錯、是好還是壞,讓他們自己去解決問題。」




「大人越干涉,他們會越激烈;大人越給他們足夠的空間,他們一定會找到他們相處之間的平衡點。」




確實值得我們深思。




如果我之後成為二胎媽媽,我常在想:





千萬別讓我的女兒,成為必須「照顧」弟弟妹妹的那個老大;


千萬別為她貼上「老大必須如何」、「女孩必須如何」的標籤;


千萬別在孩子們鬧矛盾時,隨意地跳出來當裁判或是法官;


如果必須介入,一定要先體恤孩子的情緒,就事論事。




所謂一碗水端平的愛,雖然難,但也要努力真正地去看見孩子的內心渴望,任何時候,他們最想表達的其實都是這句,

「媽媽,我只是個孩子,我想做自己,我想要歸屬感和價值感。」




作者|吉吉:美國註冊正面管教家長/學校講師,生涯規劃師,斜杠媽媽。前香港資深傳媒人,現居深圳。追求細水長流,也愛勇猛精進,愛唱歌愛生活愛自我管理,吉吉21天打卡社群創始人。相信育兒就是育己,願與娃一起慢成長。微博/個人公眾號:

吉吉pure

;微信:

mancz321




大寶二孩發生矛盾爭執怎麼辦?家長正確的應對方法是什麼?





每周微課攜「中國多子女研究第一人」

馮穎老師

手把手用10節語音課程(

僅69元

),教你七大攻略,讓兩個孩子從「嫉妒衝突」走向「手足情深」。




↓↓↓點擊收穫七大攻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每周微課 的精彩文章:

她生命只剩12周時,為女兒錄下20年後的婚禮祝福,看完忍不住淚奔了…
當媽這幾年,我學會的無數技能……
全國兒科門診瀕臨崩潰,病毒來勢洶洶,媽媽千萬做好這8件事
究竟什麼是關鍵期?如何在關鍵期引導孩子愛上閱讀…

TAG:每周微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