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秦嶺一處現今保存較為完好的明代建築,凈渡寺

秦嶺一處現今保存較為完好的明代建築,凈渡寺

朝陽觀在鎮安縣城西南79公里的木王鎮月坪村龍首山上(亦稱西龍首山),坐北向南,面積1500平方米。因其建築群中以凈樂宮最為壯觀,故亦名凈渡寺。

網路配圖

朝陽觀卧居龍頭形高地,坐北朝南,佔地面積約1500餘平方米。正殿有三重,兩院四廳配殿、鐘樓、鼓樓、戲樓(已廢)、僧房、凈樂宮相互映襯,廟宇雄偉壯觀,莊嚴質樸。其真武殿是鎮安現今保存較為完好的明代建築。

據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鎮安縣鄉土志》載:「凈渡寺在龍首山頂,始建於唐貞元十四年(798),初建時結草為庵。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換以土木,景象壯麗。龍首山在治西南一百九十里處的木王坪,頂平而寬,建有朝陽觀」。同年賜進士及第資政大夫南京戶部尚書盧紳、賜進士出身資政大夫奉西苑農事戶部尚書改兵部尚書劉儲秀撰《朝陽觀碑文》載:「嘉靖十九年(1541),南清陽宮(四川成都西)師主尚會率開山弟子黨道宗等十六名善事,遂登平廣,四圍以壁,外設一門,上創煊赫之殿」。

網路配圖

「朝陽觀」,殿貌巍然,正殿三重9間,單檐硬山頂,由6根立柱、橫樑、屋架組成。屋頂雙檁方椽,明撒瓦;東西兩廂,後檐牆青磚砌壘,至今完好。大門高丈余,刻聯曰:「山勢端凝已是一方保障,神宮上鎮更期萬姓清平」。1982年被列為縣級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網路配圖

鎮安朝陽觀碑文新發現:

鎮安朝陽觀碑文新發現──華縣地震在秦嶺山區有破壞據陝西省鎮安縣文管所最近提供的明嘉靖丁己歲「建真武朝陽觀記」碑文記載:嘉靖庚子年在該縣香山修建朝陽觀時,建有真武君像四尊、鐘鼓樓、碑亭等,「乙卯歲次冬地大震,賴神少頹,又加意重修」,即1556年華縣大地震

陝西省商洛市鎮安縣木王鎮位於鎮安縣西南部,東接余師鄉、達仁鎮,南鄰安康市,西南與寧陝縣新建鄉毗鄰,西與寧陝縣手攀岩接壤,北與楊泗鄉相連;最高點鷹嘴石海拔2601.6米,最低處小皂角溝口675.6米。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41人。面積234.7平方千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清溪故鄉情 的精彩文章:

秦嶺山中千年古街,始建於漢代,繁榮於唐代,雲迂迴往複頗有古風
秦嶺這個地方有數不盡的奇峰幽谷,藏在深山人未識的黑龍谷
藏在秦嶺的一處勝景,因其由九座山狀如卧龍,故稱九龍鼎
秦嶺金錢河百里生態旅遊長廊的重要組成部分,風光無限,令人神往

TAG:清溪故鄉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