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人和人的差別是如何形成的?

人和人的差別是如何形成的?

管理視角看國學(418)

子曰:「性相近也,習相遠也。」

先生說:「人的天性是相近的,由於習慣而相遠。」

孔子的這句話因為被編入童蒙讀物《三字經》而變得家喻戶曉、耳熟能詳。那麼,這個大家都差不多的性,到底是善的還是惡的?因為孟子的影響,後世中國一般都倡導性善說,《三字經》開篇的意思也是如此: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苟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以專。每個人在降生之初都是善的,但因為成長過程中環境的影響變得不一樣了,那麼為了保有人的這個善性,就應該通過教育把它固化下來。而和孟子同時代的另一個儒家大宗師荀子則倡性惡說,認為「人之性惡明矣,其善者偽也。」荀子所說的「偽」就是人為,認為要讓人向善就需要加上教導之功。所以不管是性善論者還是性惡論者,抑或認為性無善無惡論者,都是強調後天環境、後天教育的重要性。

但不同的性論者在教育方式上就體現出了差別,性善論者認為人本性是善的,人人本身就具備仁義禮智這些善性,那麼教育之道就是把人的這些善性給激發出來,讓它成為其他官能的主導,這個人就會變成一個善人。性惡論者則認為人天生具備的只是好利、疾惡、貪慾,順著人的這個天性,只會導致爭奪、殘賊、淫亂,所以必須教化,來限制這些惡,通過後天的「偽」,才能使人性之惡向善轉化。

孔子這裡說「性相近,習相遠」,既沒有說性善性惡,也沒有區分教化方法,只是籠統的強調了成長環境對一個人性格的重要影響,會導致本性相近的人在成年之後體現出非常大的差異。比如香港電影中經常會有這樣的橋段,弟兄二人甚至雙胞胎幼年別分別寄養於不同的家庭環境中,結果成年之後一個寬厚仁義,而另一個則兇殘狡詐。《射鵰英雄傳》中的郭靖與楊康的對比就是如此。

但環境、教育方式與人的成長之間的關係可能並不是那麼一一對應的明確,所以儘管都是基於向善的目標,在家庭教育模式上還是會有很大的爭議和差異,如有的強調「棍棒下面出孝子」,有的強調要給孩子一個溫暖呵護的環境,從實際案例看,兩種教育模式上都有好的結果的,也有帶來不好結果的,也有在惡劣冷漠的家庭環境中成長為非常優秀人才的,所以孔子說「習相遠」沒什麼問題,但是應該怎麼習,卻是一個千年話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秦合舫 的精彩文章:

真的有報應嗎?
應該和什麼樣的人交朋友?
百年老店的內在基因

TAG:秦合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