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李清照:你們都以為我溫柔婉約,其實我是個恣肆的性情中人!

李清照:你們都以為我溫柔婉約,其實我是個恣肆的性情中人!

世人的想像中,婉約派詞人李清照大概是這個樣子的:

年少時代,家境優渥,良好的家學讓其飽覽詩書,性格歡快活潑;

青年時期,郎情妾意、多情柔婉、生活和美;

中老年後,歷經家國離散,顛沛流離隨著命運沉浮,寄情於詩詞抒發無盡的憂愁,她必定是寂寂然又無奈地過活的吧?

不是么?

她的詞是這樣告訴我們的。

年少時:

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

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

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如夢令》

一次在溪亭喝酒到了日暮時分,醉得已經不知道回家的路了。興緻將盡,很晚才坐船回去,卻意外地撞入了荷花叢中。既然已經晚了,不如我們就來爭個勝負吧,看誰的船可以出去,可是嘩啦啦地卻驚擾了一群正在休息的鷗鷺。

一個醉酒後嬌憨的小女子躍然紙上,誰說酒醉後會泛迷糊的?這首小令將此情此景寫得如此真切,莫不是得了李白的真傳?

青年時:

賣花擔上。買得一枝春欲放。淚染輕勻。猶帶彤霞曉露痕。

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雲鬢斜簪。徒要教郎比並看。

------《減字木蘭花》

我買了一支正含苞待放的花,露珠將花瓣輕輕勻染,顯得花朵更加地動人。我生怕丈夫看到花後猜疑,覺得我的臉沒有花兒好看。於是我就把花插在發間,讓他比一比我和花兒誰更漂亮。

這著詞是李清照與趙明誠新婚燕爾之時所作。嬌羞的新娘借花喻人,卻直白地將內心呈現,幸福甜蜜又忐忑不安的細膩之中沒有一絲矯揉造作。

中年後: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

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靖康之變,李清照44歲。這時國已破,家已亡,離愁別緒在心中久久不散,時節景物更增添了她的愁緒,可是這樁樁件件的憂慮之事,又如何能用一個「愁」字來描述呢?

的確,不管是年少時,青年時還是中老年,李清照的詞大部分都很「婉約」---溫婉含蓄。似乎,一個「婉約派」就這樣框定了李清照的一生。

然而,真正的李清照其實還有著另外的一面。

這一面,是李清照性格中最真實的部分,恣意酣暢卻又熠熠地煥發著人性的光輝。

我就是愛喝點小酒!

李清照現存的七十多首詩詞中,有二十多首與酒相關。比如: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

試問捲簾人,卻道海棠依舊。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如夢令》

這首詞是李清照少女時期所作,其時她生活在汴京。繁華的都市風貌及優良的生活環境令她文思泉湧。這首詞問世後即轟動整個京師,正所謂「文士莫不擊節稱賞,未有能道之者也」。

有關酒的句子還有:

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

故鄉何處是,忘了除非醉。沉水卧時燒,香消酒未消。

……

酒後風雅,此乃愛酒之大成。愛喝酒的李清照將美酒與詩文完美融合,正是:

酒不醉人人自醉,酒香染卷傳萬載。

秀下恩愛怎麼了?

宋徽宗建中靖國元年,18歲的李清照與21歲的太學生趙明誠成婚。兩人性情相投,夫唱婦隨。面對書畫碑文,夫婦倆經常「相對展玩咀嚼」。

生活中,郎情妾意讓人艷羨不已:

晚來一陣風兼雨,洗盡炎光。理罷笙簧,卻對菱花淡淡妝。

絳綃縷薄冰肌瑩,雪膩酥香。笑語檀郎,今夜紗廚枕簟涼。

-----《醜奴兒》

有人認為這首詞過於輕浮,夫妻情愛怎可如此直白露骨,一介女流作此艷俗詩文,實在有傷風雅。

而李清照卻只是微微一笑,毫不在意。

憂國憂民真性情!

李清照讀過張耒的《讀中興頌碑》詩後,即和了兩首《浯溪中興頌詩和張文潛》。在詩中,她深刻分析了唐朝發生安史之亂的原因以及基於對歷史人物的評價剖析,表達了對北宋朝廷的擔憂,並對統治者加以勸誡。

何為出戰輒披靡,傳置荔枝多馬死。

堯功舜德本如天,安用區區紀文字。

著碑銘德真陋哉,乃令神鬼磨山崖。

子儀光弼不自猜,天心悔稿人心開。

夏商有鑒當深戒,簡策汗青今具在。

處於深閨中的少女李清照,引經據典博學多聞又胸懷天下憂國憂民,眼界氣度實在非同一般。

中年的李清照隨趙明誠遷守各地,在烏江楚霸王自刎處,李清照感時勢而發,作詩道: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絕句》

讓渣男滾蛋!

遺憾的是,在李清照45歲那年,趙明誠在遷守途中染疾而亡。

此後的李清照顛沛流離生活凄苦,為保護她與丈夫殘存的一點文物圖書耗盡心力。這時,有個叫張汝舟的人對她關懷備至,在孤苦無依之中她再婚了。

然而張汝舟不過是覬覦她的財物,在大失所望之後竟對她拳腳相加。品行不端的張汝舟還有騙官、營私等行徑,李清照憤而告發,並且要求離婚。

張汝舟流放,李清照離婚。

但當時律法規定,妻告夫要判處3年徒刑,經親友大力營救,在關押了9天之後,李清照獲釋了。

在那個「一女不事二夫」的年代,人人嘲笑她「晚節不保」。但李清照卻敢愛敢恨、置之死地而後生,著實讓人佩服不已。

此後的李清照又趨創作高峰,她將更多的心力放在國家大事上,同時完成了趙明誠《金石錄後序》的寫作和校勘整理。

73歲時,李清照與世長辭。

她這一生,縱然生不逢時命運多舛,但是依舊不負芳華。只因她做了兩件事:

做愛做的事,愛想愛的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默欣 的精彩文章:

白天不懂夜的黑—為什麼「冬至」的夜最長?

TAG:默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