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讀完《明朝那些事兒》,說說明朝那點事兒(上)

讀完《明朝那些事兒》,說說明朝那點事兒(上)

花了41小時,讀完了當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兒》(以下簡稱《明朝》),閱讀時長雖然只是41小時,但時間跨度卻長達半年。在地鐵上,公交上,甚至廁所里,我都讀著明月先生的著作,感謝明月先生陪伴著度過了這些閑暇時光。讀完之後,對大明朝三百年的歷史有頗多感想,對明月先生的這部著作寫有一點拙見。篇幅較長,話也挺多,就分兩篇寫吧。

明太祖洪武皇帝朱元璋

大明朝(1368-1644)自朱元璋建國至崇禎皇帝弔死在老歪脖子樹上,明朝覆滅,共歷十六帝,大概三百年的歷史。在中國古代封建王朝中,算是氣數比較長的一個王朝,大明朝十六帝年號分別是:洪武、建文、永樂、洪熙、宣德、正統、景泰、成化、弘治、正德、嘉靖、隆慶、萬曆、泰昌、天啟、崇禎,有趣的是,明朝的皇帝,大都命比較短,活過四十的都可以算長壽了。對大明朝的歷史印象一直以來都只是停留在歷史書上學到的以及電視上看到的(但電視決不能當正史看,這一點要謹記),看完《明朝》後,重新梳理了明朝的歷史印象,以及對明朝那些人的那些事的印象。

明朝皇帝裡頭,讓我印象最深的是明太祖洪武帝朱元璋,明成祖永樂帝朱棣,明世宗嘉靖帝朱厚熜,明神宗萬曆帝朱翊鈞,明熹宗天啟帝朱由校以及明思宗崇禎帝朱由檢。

太祖洪武皇帝朱元璋

太祖皇帝朱元璋開國打江山實是不易,建國之後也很勤快,一天也沒閑著的在幹活,但古代歷史中,開國皇帝歷來殺戮都是比較重的,朱元璋的殺戮算是Top3的角色,具體表現為跟著他打天下的人,後來都被他殺了。在歷史書中我們知道,朱元璋為了加強皇權,廢除了自秦朝以來的丞相制度,這其中的標誌性事件就是「胡惟庸案」。胡惟庸當然也不是什麼忠君體國之類人,但這一案件讓我認識到,歷史中統治者為穩住大權而發起的政治清洗運動是有多麼的恐怖——胡惟庸案自洪武十三年(1380)案發,查了好幾年,最後牽連出幾萬人,被殺者超過一萬人。

明成祖永樂皇帝朱棣

成祖皇帝朱棣是篡位上來的,有「名不正言不順」的罵名,但從他的功績來看,他仍然是一位好皇帝。雖然殺的人,也不少,比如對方孝孺的「滅十族」。稱他為好皇帝,主要表現在:遷都北京「天子守國門」,儘管遷都的背後還有另一番目的,但守住國門阻止北邊蒙古人的進犯,符合他「猛人」的性格。讓謝縉修成《永樂大典》,為中華文明留下一部「世界有史以來最大的百科全書」。還有我們最熟悉的,就是「鄭和七下西洋」,歷史書上告訴我們他是去宣揚國威,卻沒告訴我們朱棣小心思里一開始還是想找找建文帝到底去了哪裡。但下西洋這事,終歸是有巨大歷史意義的。

明世宗嘉靖皇帝朱厚熜

大明十六帝里,最有權謀的還是嘉靖皇帝朱厚熜。一開始我知道的嘉靖皇帝是這樣的:腐朽迷信,不理朝政,聽信奸臣,二十年不上朝,成天煉丹修仙,最後把自己給煉死了。但看了《大明王朝1566》(這部劇不是歷史劇,只是歷史背景為題材的政治劇,所以很多人把這部劇當成正史看,在歷史理解上就很容易出錯)和《明朝》裡頭對嘉靖一朝的敘述之後,我對嘉靖皇帝有了新的理解。說他迷信吧,這個必須承認,成天想著修道成仙,還亂吃水銀,道士說「二龍不相見」就不相見,確實迷信得很,但他絕不是腐朽昏庸。

縱觀嘉靖一朝,明朝歷史上的名臣大多在這一朝出場,如最偉大的改革者張居正,最剛正的清官海瑞,其中也不乏奸臣,如嚴嵩父子為首的嚴黨。嘉靖皇帝二十年不上朝,但朝廷仍沒有亂,為什麼?因為他懂得掌權,嚴嵩父子再怎麼搞也好,底下大臣再怎麼勾結爭鬥也罷,他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仍然安心的敲他的鐘。他雖然不上朝,但不代表不管事,朝廷的控制權,終究在他手裡。這正是我最佩服他的一點,一個剛登基六天的皇帝,就敢於面對群臣的攻擊而發起反擊並取得勝利(「大禮儀之爭」)的皇帝,二十年不上朝仍大權在握的皇帝,是一個懂得玩弄政治的皇帝。順帶說下,《大明王朝1566》是一部非常有質量的電視劇,推薦給大家,但記住,別把電視劇當正史看!比如劇里嚴嵩之子嚴世藩顯得特別蠢且暴躁,但從《明朝》裡頭來看,嚴嵩能夠如此囂張,大部分還要歸功於他的優秀兒子嚴世藩。嚴嵩的青詞其實大多是嚴世藩寫的,且嚴世藩能讀懂皇帝的心思,這在嘉靖一朝,讀懂皇帝的內心,就比你的能力更重要了。

明神宗萬曆皇帝朱翊鈞

明朝的興盛期在萬曆年間,因為有明代最偉代的政治家、改革者張居正,有抗倭援朝的李如松大將,但明也亡於萬曆,因為萬曆的怠惰。有趣的是,萬曆皇帝卻是明朝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萬曆皇帝想學他爺爺嘉靖帝,也是幾十年不上朝,但區別在於,嘉靖不上朝,但仍然是管事的,而萬曆,不上朝,也不理朝政,連兒子也不管(「爭國本」),終日沉迷享樂,於是朝廷便亂成一鍋粥,大臣相互勾結,最終東林黨崛起,而黨爭,正讓明朝開始走向滅亡。萬曆十五年,這一年雖無大事發生,但這一年,標誌著大明朝走向終結的轉折點,由此推薦參考黃仁宇先生的《萬曆十五年》。

明熹宗天啟皇朱由校

木匠皇帝朱由校,這是明朝蠢到極致的皇帝,因為他是皇帝,所以必須說是蠢,明朝最大奸人魏忠賢禍害朝廷社稷就是因為天啟皇帝的無能。若說他是生在百姓家,那還得誇他,畢竟他的手活好,完全是個出色的木匠,但作為皇帝,他是朽木,不可雕。天啟皇帝之所以如此,這個跟他爸爸泰昌,不對,應該說跟他爺爺萬曆,有著莫大的關係。

明思宗崇禎皇帝朱由檢

崇禎皇帝朱由檢,一直以來我們對崇禎皇帝都有太多的誤解,有過度讚賞崇禎的,也有認為崇禎無能而直接斷送明朝的。崇禎皇帝生不逢時,接手的是一個已經病入膏肓的大明。崇禎一上來就先滅了以魏忠賢為首的閹黨,儘管他有心挽救,清心寡欲想要勵精圖治,但大明朝氣數已盡,要人無人,要錢沒錢,大廈將傾,獨木難支,無力回天了,最終只能落下個弔死在煤山上的老歪脖子樹的下場,極具悲劇色彩的一生。但崇禎帝也並不具有明君之才,這一點從他對手下大臣的管理方式就一個字——殺,可以看出。殺了袁崇煥,是無奈,但說是自毀長城,我看未必。對崇禎皇帝的評價,只能是用「生不逢時」來形容。成祖永樂「天子守國門」,思宗崇禎「君王死社稷」。

看完《明朝》後,對明朝幾位皇帝的一點感想。自古以來帝皇的故事都是神秘而豐富多彩的,我們不能簡單的用仁義道德來評價一個皇帝是否好人,畢竟,好人當不了好皇帝。

以上,便是我對明朝皇帝的一點拙見,由於感想頗多,篇幅過長,下一篇,再說說我對明朝臣工們和對明月先生這部著作的拙見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FunPlus 的精彩文章:

TAG:FunPl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