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關於全球極端天氣,你需要知道的三件事

關於全球極端天氣,你需要知道的三件事

商論音頻功能已上線!

下載 /更新App,即刻享受原文朗讀

剛過去的2017年位列「史上最熱」年份之一,2018剛開年,極端天氣就繼續在全球肆虐。亞洲寒潮湧動的同時,歐洲也遭受特大風暴侵襲,南北半球的澳洲和美國更是出現近100度的超級溫差。人類活動造成的氣候變化是極端天氣背後的誘因嗎?我們將以一組文章和圖表對此做出解讀。

拉尼娜誘發高溫周期

2016年是有記錄以來的最熱年份,剛過去的2015-2017則包攬了有記錄以來的「最熱三年」。這與全球氣候的大周期有關。如圖所示,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的數據顯示,有記錄的15次最高月度異常溫度中,有13次發生於2015年二月以後。2016年四月的地表和海洋表面平均溫度比上世紀平均值高出1.10°C。

這種高溫的出現,部分是因為「厄爾尼諾」現象對整個太平洋地區的影響。太平洋熱帶海域溫暖海水的外溢推高了全球的表面溫度,氣溫和濕度隨之升高,導致南美東南部和北美西部洪水泛濫,而印度、澳大利亞、印度尼西亞和南非則出現大範圍的旱情。2015年年中開始的厄爾尼諾災害是有記錄以來威力最大的一次,不過在一波高溫之後,它宣告結束。接下來出現的「拉尼娜」現象會造成極端氣候頻發。

氣象學家認為這個周期可能意味著更大的挑戰:由於大氣中溫室氣體濃度增加,造成的海水升溫意味著超大量熱能被封存於海洋深處,未來發生極端現象的門檻「更低了」。氣候系統紛繁複雜,意味著溫度變化無法由單一原因來解釋,但異常酷熱天氣頻繁出現,則是氣候變化與天氣情況之間一種可靠的因果關係。可以確定的一點還有:人類的生活方式是造成氣候變化的主要原因,我們將別無選擇地成為生活在史上最熱環境里的一代人。

自然災害數量增長

自1970年開始,全球每年遭受的災害數量逐年上升。去年的風暴、洪災、山體滑坡、泥石流、雪崩、極端氣溫和森林火災等自然災害總數達近700起。

聯合國的災害監測系統顯示,美國、中國、印度是1995-2015年期間遭受最多災害的國家,包括導致了超過10人死亡、影響超過100人生活或致使全國進入緊急狀態的地震、風暴、洪水和高溫。儘管自然災害變得更頻繁,但由於安全保護措施和建築質量的改善,受災死亡的人數出現顯著下降。當然,城市規劃仍然需要為預防災害做好準備。

北極,其實已經不復存在了?

過去30年,夏季海冰的最小覆蓋面積已經縮減了一半,體積縮小了四分之三。按照目前的趨勢,到2040年夏季,北冰洋上的海冰將基本消失。

目前地球正在經歷的全球變暖是由大氣中的某些氣體引起的,尤其是二氧化碳。這些氣體容許熱量以太陽光的形式透過大氣層,但阻擋其以波長更長的紅外線輻射到太空。這樣一來熱量就被留存在空氣中、水裡和陸地上。二氧化碳增多就等於變暖加劇,這是個簡單的等式。只不過它其實並不簡單。一些反饋循環讓情況變得更複雜:有些抑制了變暖,有些則令其加速。北極的兩大反饋循環可能讓氣候變暖大幅加快。

北極變暖可能會有極惡劣的後果。世界上的風很大程度上是因兩極和熱帶地區的溫差而形成的。如果北極比熱帶地區升溫更快,這一溫差會減小,風速就會減慢。這種情況已經出現——過去30年來,北半球的風速減緩了5%到15%。風減少聽起來也許令人嚮往,實則不然。後果之一就是北半球的急流發生紊亂。這可能會在意想不到的時間給意想不到的地方帶來暴風雪和熱浪。

洋流也可能減緩,從印度的季風到太平洋厄爾尼諾現象的規律都會因此受到影響。而在可能發生的情形中,最恐怖的是覆蓋格陵蘭島的冰蓋發生變化。格陵蘭島包含了全球約10%的淡水,如果這裡的冰蓋融化一點,或者只是破裂後漂浮到海面上,那麼到本世紀末海平面升高的水平將遠遠超過今天所預計的74厘米。

一個鐵的事實是,幾乎可以肯定,我們今天所知道的北極已不復存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經濟學人 的精彩文章:

腦機介面:這個腦洞開得比較大!
經濟學人2017年度必讀書單
「門當戶對」正加劇階層固化
首架自主飛行的軍用無人機即將升空
特朗普式去監管:企業得利,民眾受害?

TAG:經濟學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