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陶瓷藝術的精華——大明五彩

陶瓷藝術的精華——大明五彩

文章來源:公眾號——易趣微財經

提起瓷器,那可是說不完的故事,無論是「雨過天青雲破處」的柴窯瓷器、還是有著「南青北白」之說的刑窯瓷器,亦或是以生產白釉黑彩瓷器著稱的磁州窯瓷器,都是那麼的令人著迷,恨不得時刻擁抱在懷。能與它們一較高下的也就剩下大明五彩了。

說到收藏愛好,有人喜歡字畫,有人喜歡珠寶,有人則沉浸在瓷器的海洋,尤其是博取中國陶瓷藝術近千年精華五彩瓷更是備受收藏愛好者們的青睞,恨不得時刻擁抱在懷。那麼,作為世界聞名的柴窯瓷、刑窯瓷、磁州窯瓷之後的明代五彩瓷又是靠什麼吸引著人們的眼球呢?

絢麗多彩的藝術升華

五彩瓷是成熟於明代的釉上彩繪瓷,因此也稱「大明五彩」。由於工藝技法和使用材料的原因,在清代康熙年間亦稱為「硬彩」。五彩瓷的製作,是以燒制好的白釉器為基礎,生料、礬紅勾線,只有礬紅深淺洗色,其他均以透明色平填;描繪圖案紋樣後入窯燒烤,經750℃至850℃窯火燒烤而成;色彩以紅、綠、黃、藍、紫、孔雀綠等色多見,但每款器物各有不同,根據紋樣的內容,有的還加飾金彩。通常情況下,每一件作品並不一定五色俱全,明代的作品,有些只用兩三種色彩。根據圖案需要,色彩搭配得當,五彩瓷器的主要著色劑為銅、鐵、鈷、錳等礦物元素,接納低溫燒製成型。

五彩為二次成型工藝,彩飾色料分釉下與釉上兩種,常用顏色有紅、黃、綠、紫、赭、黑等。所謂五彩並非是說五種色彩同時泛起,而是多種彩色之意,但其中必須有紅色方為五彩。五彩也被稱為「古彩」、「硬彩」。現在,在世界各國的許多博物館中,嘉靖五彩瓷傳世品很多,其中大器較多,如大罐、大缸、大盤等。嘉靖五彩器,多數有六字青花楷書款。而萬曆款五彩鏤空雲鳳紋瓶則運用鏤雕與彩繪相結合的裝飾手法,紋樣繁密,多而不亂,鏤雕工藝與施彩搭配得巧妙無比,色彩熱烈,紅、黃、綠、青花等諸多色彩把整個器物烘托得艷麗華美。

紛繁複雜的製作手法

五彩瓷器的精美依賴於整個制瓷過程。從制坯、燒成、彩繪、二次燒成,環環相連,一絲不苟。明清時景德鎮制瓷分工很細,僅彩繪一項,《景德鎮陶錄》記載中就有「乳顏料工、畫樣工、繪事工、配色工、填色工、燒爐工」。每工各司其職,以致達到純熟致精的境界。這種分工制度,有力地保證了彩瓷的工藝質量。

五彩在畫彩時有嚴格的工藝規定:「至畫瓷所需之料,經月之後始堪應用。」畫彩時「須將各種顏料研細調合,必熟諳顏色火候之性,以眼明、心細、手准為佳。其用顏料法有三,一用芸香油,一用膠水,一用清水。蓋油便於渲染,膠便於榻抹,而清水調色則便於堆填」。而最為最重要的一環則是燒制環節。燒彩,火度最重要,火度高了,有些顏料就出現流動;火度不夠,顏色不發亮,釉麵灰暗。因此,燒成工藝是決定五彩成敗的關鍵。

獨一無二的鮮明個性

五彩瓷在明代出現完全是陶瓷文化經發展積累到其時被催生而出的一種必然現象。宋代陶瓷多冷艷絕塵,典雅孤傲;元代的瓷器多過於粗放狂野;而恢復了漢民族統治的明朝,在度過了一段恢復漢文化精粹、追求嚴謹的時期後,明中期開始出現追求自由清新的趨向,以濃重艷麗的紅彩為主,顯得熱烈而鮮明。顯示了一切製作趨向日常實用,具有平民化以及追求現實生活的意味。是自然的、流暢的、富有更加濃烈的藝術意味的。明代陶瓷在造型方面追求一種人工的自然,不雕琢、不強制,如瓶、罐一類造型,拉坯成型時分段進行,明代瓷器大多可看到兩部分相合的痕迹,保留了一些當時的工藝特性。明瓷不如清瓷精細,卻更多一些表露出自然精神,耐人尋味。正是如此,五彩瓷常見的工藝缺陷有三種:一是線條泡筆鋒,畫面的線條斷斷續續,殘缺或移位,這主要是因油料調和不當導致的;二是驚爆現象,畫面出現裂紋,甚至剝落,這主要是顏料配製不當造成的;三是皺色現象,這主要是填色過厚而且不均勻產生的。這些工藝手法構築了五彩瓷的工藝特徵,是五彩瓷藝術的基本要素。

另外,五彩瓷器的胎釉和青花、鬥彩相似;色彩主要為紅、黃、藍、綠、紫、黑等,但以紅彩為主;其繪法先在白釉瓷面上,畫人的顏面,不填顏色,用紅色筆加勾;多用小開片,裂紋向下而緊合。但由於陶瓷工藝製作涉及範圍很廣,技法各異,明代彩瓷品種很多,長久以來,文獻只以「五彩」統稱,到乾隆年間才提出「五彩」、「鬥彩」、「填彩」等新說。因此,鑒賞時要注意器物以哪種工藝為主的特點,根據具體情況分析判斷。

令人驚訝的收藏價值

近年來國內藝術品市場迅猛發展,藏家對古代瓷器藝術品的認識不斷深入,經濟實力雄厚的藏家開始關注官窯五彩瓷器的收藏。2016年1月,青花五彩龍紋罐成交價為RMB2,550,000;今年2月,明嘉靖五彩魚藻紋蓋罐成交價為RMB1,610,000元,三月青花五彩鬼谷下山大罐成交價為RMB3,830,000元。

目前市場上出現的萬曆五彩瓷器不在少數,其中大多是景德鎮的仿品,一般小作坊製作的比較粗糙,漏洞百出,比較容易辨別。還有一部分是近年來具有相當專業能力的窯場製作的高級仿品,很多行內的高手都難辨真假,殺傷力很大。因此我們在購買藏品前不僅要具備一定的專業知識,也需要多聽聽行家的意見。還有一點就是不可貪圖便宜,以撿漏的心理來對待收藏,以公道的價格在大行家或者信譽好的大拍賣公司購得藏品是最為穩妥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易趣微財經 的精彩文章:

「璐出馬腳」,「賈裝沒事」,他們利益早捆綁在一起
當「住房租賃」、「房產稅」接踵而至,備受關注的莫過於房價……

TAG:易趣微財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