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宏春 評說曾國藩
中國儒家的最高理想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主要接受儒家思想教育的曾國藩在這幾個方面基本上都做到了。喜愛和景仰他的人認為他內聖外王、出將入相,給予他最高的讚譽: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為將為相為師一完人。
我們先看他如何修身。曾國藩是一個讀書種子,但他決不是一心死讀科舉應試時文的祿蠹,也不是一個白首窮經、不通世務的腐儒,他常常說科名限人不在少數。他飽讀詩書,滿腹經綸;經史子集,博雅精深。他曾經遵循他的恩師唐鑒先生的教導,每天把自己哪怕是最細微的功與過都詳實地寫在自己的日記中,便於自己對照古聖先賢的教誨,隨時警戒反省,不斷汲取教訓,不斷總結提高。他將自己的字型大小命名為「滌生」,意思就是「滌舊生新」,也就是時時去除昨日之非,不斷地踐行今日之是,使自己永遠服從真理,正道直行。他時時告誡自己:不為聖賢,便為禽獸。他認為功名富貴皆如浮雲過眼,一個人第一重要的是道德品行;他還認為一個人文章寫得再好、道理懂得再多,都不如他一生躬行實踐聖人之道,真正做一個品行高潔、奮發有為的聖賢。他不僅是在詩賦、文章、書法等方面造詣高深的大學問家,而且是文韜武略、經世致用的將相之才。他初入仕途之時,做過多年翰林院閑官,此時正是他修身治學的絕好時機,為他日後的立功飛騰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我們再看他如何齊家。曾氏家族世代務農,曾國藩的父親好不容易掙得一個秀才身份,曾國藩憑藉自己的不懈努力,上蒼也對他眷顧有加,科舉考試一路連捷,官銜品級也是越做越高。但是他一反世俗之見,諄諄告誡他的四個弟弟和兩個兒子:官宦之家不如商賈之家,商賈之家又不如耕讀之家,他認為最理想的家庭應該是孝友之家。他始終認為豪門貴族子弟容易養成安富尊榮、驕奢淫逸的衙內習氣,他深刻認識到:自古雄才多磨難,從來紈絝少偉男。儒家首先尊崇「孝悌」二字,「孝悌」也就是「孝友」,意思是說,一個人的立身之本在於對父母孝敬、對兄弟友愛,以此為根基和出發點,他才能對人類博愛、對事業虔誠。在這些方面,曾國藩做得最好。你看他侍親至孝,愛弟如子。他認為,他如果能把他的弟弟們和兒子們教育成讀書明理的君子和經世致用的賢才,他就是對父母乃至祖上盡到了最大的孝道。儘管他的死對頭農民起義軍不會把他當好人,送他一個綽號叫「曾剃頭」。但是,曾國藩在家庭里是個好兒子、好哥哥、好丈夫、好父親等等,在社會上當然也是一個有口皆碑的好人、好官員。總之,四世同堂的曾氏大家庭真正達到了庭訓有義方、家和萬事興的理想狀態。
最後我們看他如何治國、平天下。儒家思想熏陶下的士大夫都有經世濟民、建功立業的抱負,這種要證明自己、實現自我價值的雄心壯志曾國藩當然也有。然而,在他建立功勛之前,他曾有過歸隱田園、陶情山水的想法;在建立功勛之後,面對當時腐敗險惡的官場,他也曾有過功成身退、優遊林下的念頭。這些都體現了一個大儒者應有的「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的崇高風範。當初,曾國藩本來因為老母病逝,在湖南湘鄉老家丁艱守制,恰逢其時太平軍從廣西打到了湖南。面對太平軍的強大攻勢,朝廷正規軍八旗兵、綠營兵全都望風披靡、節節敗退,大大小小的地方官員一個個聞風喪膽。天將降大任於斯人,咸豐皇帝緊急下達聖旨命令他以吏部侍郎的身份在家鄉幫辦團練。「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挑戰與機遇並存,兇險與生機同在。當時在一些人心目中都存在這樣的疑慮:曾國藩,乃是出身翰林的一介書生,讓他去帶兵打仗能成功嗎?但是,胸懷忠君報國之志的曾國藩顧不了這些,他沒有畏懼退縮,也沒有消極應付,而是義無反顧地全身心地投入了這場所謂剿滅「長毛」盜匪的持久戰爭。他帶領他招募的鄉勇與太平軍展開了一場又一場惡戰與拼殺,屢敗屢戰,屢仆屢起。經過一次次實戰考驗,他的部隊越戰越勇,越戰越強。他作為三軍統帥歷經了千辛萬苦,真可謂不避煩難、殫精竭慮。令朝野震驚的「湘軍」就這樣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地逐步發展壯大,始終成為太平天國最大的剋星。事實證明了他沒有做不成的事情。最後,他的九弟曾國荃於1864年帶領三湘子弟兵一舉攻克了太平天國的都城天京(南京),徹底打垮了太平天國農民起義軍,奪取了最後的勝利。從此以後,曾國藩成為大清皇朝「中興第一名臣」的美名天下傳揚。
長期以來,曾國藩位高權重,尊榮無比,但是他一生生活儉樸,時時克己奉公。在晚清腐敗污濁的官場中,他能潔身自好、明哲自保已屬不易,他能夠建立顯赫功勛更是難上加難。他所經歷的艱難險阻是常人難以承受的。雖然,當他的湘軍被太平軍打得慘敗的時候,他也曾想投水自殺。他在戰場上出生入死,為國為君赤膽忠心,但仍然受到了昏憒的朝廷以及一些腐敗官僚的猜忌、排擠和打擊,這怎能不教他感到迷惘與困惑,怎能不教他倍感沮喪和心寒!但是,曾國藩畢竟是曾國藩,他內心中一直信奉孔聖人倡導的忠君愛民、積極進取的入世思想,同時他也沒有忘記另一位大聖人老聃教導人們要具備謙遜與退讓的美德,他知道《易經》中的「乾卦」首先教誨人們要具有「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的陽剛之美,緊接著「坤卦」又教人們要有「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的陰柔之德。他始終牢記祖父星岡公囑咐的「男兒當以懦弱無剛為恥」的曾氏祖訓,他具有「打脫牙和血吞」的剛毅之氣。他通過艱苦磨練總結出一套「養活一團春意思,撐起兩根窮骨頭」的挺經,他那部挺經就是教導人們如何活學活用聖人之道,如何剛柔相濟以成大事。
從世俗的物質的眼光看,曾國藩所付出的是何其之多,他所享受的又何其之少。但是我認為,他正是從上述「修齊治平」的巨大付出中得到了無限的幸福,實現了他一生孜孜以求的崇高夙願,達到了人生的最高境界,為廣大炎黃子孫乃至整個人類在現實社會生活中如何做人、如何做官以及如何做事樹立了光輝的典範。
寫於2015年1月21日
本文首次發表於瀟湘夜雨微信公眾平台,若轉載本文需註明原作者名稱(史宏春)和微信公眾號(xiaoxiangyeyu-jcr)為其出處。
《瀟湘夜雨》投稿啟示
TAG:瀟湘夜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