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羅曼諾夫皇朝》書評:理性與感性的對決

《羅曼諾夫皇朝》書評:理性與感性的對決

文/馮河

一部跨度三百年的精彩絕倫的俄國歷史,一千頁堪稱鴻篇巨製。洋洋七十萬字把羅曼諾夫這個世界帝國的發軔、輝煌、衰落和滅亡的全貌展現的淋漓盡致。現在的俄羅斯隨處可見羅曼諾夫王朝留下的印記。俄國繼承了蒙古成為世界帝國,所以這部書不僅是王朝史,更是世界史。

在一般人眼中,後宮干政意味著政治腐敗、廢弛。但是,只要仔細回顧封建王朝的統治,往往能發現幾乎所有的王朝都非常依賴姻親,姻親往往是其施展統治最重要的力量。這一點無論是強大還是弱小的王朝,往往都不能例外。羅曼諾夫王朝的歷史,和中國清朝大致處於同一時段。羅曼諾夫王朝也和清朝一樣開疆拓土,奠定了後來在其廢墟之上誕生的現代化國家的大致版圖。這樣一個偉大王朝的興起,卻是在女皇和其情夫主宰的宮廷中悄然萌發的。羅曼諾夫的女皇不僅打敗了深受啟蒙思想影響、致力於理性治國的普魯士弗里德里希大王,也為後世(亞歷山大一世)打敗奠定了西方資本主義社會體系的拿破崙打下了堅實的國力基礎。非理性與理性在治國理政的層次上,針鋒相對的交鋒,上演了一場華麗的大戲。這齣戲劇很長,但是非常有趣,閑話少敘,書歸正傳。

羅曼諾夫王朝旗幟

羅曼諾夫王朝的鼎盛時期是從彼得一世改革到亞歷山大一世去世,其間俄國誕生了好幾位女皇。在其中一位女皇葉卡捷琳娜治下,羅曼諾夫王朝達到極盛。女王統治的俄國,治理國家這種公共事務被女王的浪漫愛情所左右。女王床榻成了權利的副中心,就一般而言,這種現象必然會成為國家墮落、政府混亂的根源。但事實卻恰恰相反,俄國在這段時間打敗了以文明開化、嚴謹理性為治國理念的新生強國普魯士。不僅如此,在女王的統治下,俄國還在不斷開疆拓土,獲得了烏克蘭、克里米亞,並為未來挫敗拿破崙拯救歐洲奠定了強大的國力基礎。可以說,從葉卡捷琳娜之後俄國開始成為歐洲強國。

葉卡捷琳娜二世

葉卡捷琳娜大帝原名索菲,是安哈爾特-采爾布斯特侯爵小姐。她的父親是一個效忠普魯士的窮貴族。年輕的索菲被普魯士弗里德里希大王提議嫁給當時的俄國王儲。這個提議得到當時羅曼諾夫王朝最高統治者——「俄國的維納斯」——美麗的伊麗莎白女皇首肯。於是,索菲就成為了年輕的皇儲——未來的彼得三世皇帝的皇妃。

讓索菲順利成為皇妃的原因令人啼笑皆非。伊麗莎白年輕時,與一位叫做呂貝克的德意志貴族相愛。伊麗莎白甚至在當時許下了「非他不嫁」的承諾。這個承諾後來果真兌現了,因為伊麗莎白至死沒有嫁人。而索菲的母親正是這位後來成為主教的呂貝克的妹妹。所以,索菲被視為普魯士和俄國都能接受的最佳人選。伊麗莎白女王的愛情,決定了未來皇后的人選,當然這種聯姻會決定國家的政治、外交走向。

「俄國的維納斯」伊麗莎白女皇

雖然,年輕時許下了忠貞的諾言,但是其實伊麗莎白女王的私生活非常荒淫。她經常和年輕的禁衛軍官尋歡作樂。而女皇的床榻也成為了通向權利巔峰的捷徑,女皇的情夫逐漸被提拔為重臣。當時的普魯士國王弗里德里希大王是女皇的主要對手。不僅僅因為普魯士的利益和俄國有衝突,弗里德里希大王個人作為理性的男權國王代表,對女皇荒淫的生活也很不齒。在它看來,伊麗莎白代表了女性掌權的所有缺陷。

不過令人驚訝的是,伊麗莎白女皇的情夫並沒有為國家帶來混亂,卻真正成為了女皇左膀右臂、學術藝術贊助者。比如,伊麗莎白女皇最後的情人伊凡·舒瓦洛夫,他創立了莫斯科大學,辦了一份報紙,組建了藝術院,支持俄國的藝術家、詩人。他經常與伏爾泰通信,建立了一個非同小可的圖書館,還收藏了倫勃朗和魯斯本的作品。埃爾米塔什博物館就是以他的藏品為最初的萌芽而建立起來的。而伊凡·舒瓦洛夫的家族也由此產生了多位朝廷重臣,並從此成為羅曼諾夫王朝統治下俄國的貴族家族之一。

彼得三世和葉卡捷琳娜

1744年2月9日,索菲正式更名為葉卡捷琳娜,皈依了東正教。之後,葉卡捷琳娜為彼得生下了皇位繼承人保羅。但是新的繼承人並沒有給王朝帶來安寧。葉卡捷琳娜的丈夫,羅曼諾夫皇朝的皇帝彼得三世是個問題男孩。彼得三世三十四歲的時候,行為舉止就像個孩子,而擁有絕對權利的任性孩子總是令人恐懼的。他討厭自己的妻子葉卡捷琳娜,討厭自己的姑姑前任皇帝伊麗莎白女皇,但最大的問題是他深深崇拜交戰國的國王——弗里德里希大王。

七年戰爭(圖片來源:百度百科)

伊麗莎白女皇駕崩的時候,羅曼諾夫王朝和其盟友正與普魯士進行著一場異常殘酷的戰爭。這場戰爭被後世稱為「七年戰爭」。戰爭中普魯士弗里德里希大王被俄法奧聯盟逼入絕境。1759年春,伊麗莎白女皇的將軍佔領了法蘭克福,8月又在庫訥斯多夫打敗了普魯士弗里德里希大王。普魯士皇帝感覺大勢已去,在自己的脖子上掛了一個小包裹,裡面裝著十八粒用來自殺的鴉片丸,準備在徹底失敗的時候自殺。但是命運之神為普魯士帶來了轉機,伊麗莎白女皇在這個即將勝利的時刻病故了。彼得三世成為了俄國最高統治者(因為伊麗莎白女皇死後,彼得三世本人推遲了加冕禮,所以還不是沙皇)。

弗里德里希大王

彼得三世瘋狂的崇拜弗里德里希大王。客觀來講,弗里德里希大王確實值得崇拜,他自幼受法國啟蒙哲學思想熏陶,繼位以後成為典型的開明君主。對內政、外交、司法、軍事、教育都進行了開明的改革,廢除了刑訊還建立了廉潔高效的公務員制度。同時開疆拓土,讓普魯士從一個蕞爾小國一躍成為歐陸強者,與老牌強國奧地利、法國分庭抗禮。弗里德里希大王的名言是「我是這個國家的第一公僕」。但是彼得三世作為弗里德里希大王敵對國的國王,對偶像的崇拜超越了一般人所能理解的程度。彼得三世被伊麗莎白女皇接到俄國成為大公和繼承人之前,是荷爾斯泰因公爵。荷爾斯泰因地處德意志,與丹麥交界。從小在德意志長大的彼得,在語言、生活習慣和認同上更加接近溫暖、被森林覆蓋的普魯士而不是遙遠、冰封的俄國。來到俄國之後,在他身為王儲大公期間,他用普魯士風格訓練他從荷爾斯泰因帶來的一隊士兵。彼得本人和這隊士兵都穿著普魯士軍裝。當俄國與他偶像開戰並且捷報頻傳的時候,彼得認為那都是撒謊。他自己說:「感到自己不是為了俄國而生的,他不適合俄國人,俄國人也不適合他」。

彼得三世

彼得三世在伊麗莎白死後,迅速與自己的偶像結盟,並且還承諾和普魯士一起對丹麥開戰爭奪石勒蘇益格地區。身處絕境的普魯士和弗里德里希大王奇蹟般的存活了下去。

彼得三世的任性和孩子氣讓他失去了大臣的支持,與普魯士結盟讓他失去了法國、奧地利的支持,出賣俄國的利益讓他失去了俄國人民支持,當然更加危險的是他與妻子關係的交惡。因為彼得三世失去了所有人的支持,那些力量開始向葉卡捷琳娜皇后靠攏,希望皇后能夠發動政變奪得最高權力。當彼得三世發覺這些密謀之後,他派人去逮捕皇后,然而可悲的是這人竟然都是皇后的支持者,而且還是皇后情夫的好朋友。無疑,彼得三世很快成為葉卡捷琳娜的手下敗將。

經過了伊麗莎白女皇和彼得三世的種種威脅之後,葉卡捷琳娜大帝終於登上了權利的巔峰。她沒有像彼得三世那樣推遲加冕禮。葉卡捷琳娜二世開始統治俄國。

格里戈里·奧爾洛夫

葉卡捷琳娜的第一任情夫是對普魯士戰爭的英雄格里戈里·奧爾洛夫。他為葉卡捷琳娜的政變做出了舉足輕重的貢獻,後來成為軍械大臣執掌了女皇早期的政務。在奧爾洛夫之後,女皇最有名的情夫要數格里戈里·波將金。波將金第一次與葉卡捷琳娜相遇,是政變那天。當時,波將金中士站在葉卡捷琳娜馬車的腳踏板上,他和皇后一起飛馳去禁衛軍營。波將金英俊、聰明、熱情、才華橫溢。不過波將金沒有立即成為女皇的情夫,因為葉卡捷琳娜大帝是嚴守一夫一妻主義的,她在某一時間內只有一個情夫,每個情夫在結束關係的時候都能得到一筆可觀的分手費。於是,波將金在奧爾洛夫之後,又等待了一個外號「冰湯」的瓦西里奇科夫,然後才真正成為了葉卡捷琳娜大帝的情夫。

格里戈里·亞歷山德羅維奇·波將金

葉卡捷琳娜與波將金,是愛情和絕妙的政治合作的典範。女皇有德意志式的冷靜克制、井井有條;波將金則是斯拉夫風格的感性、狂野浮誇。她出身貴胄,是個理想主義者;他則是斯摩陵斯克一個小貴族的兒子,充滿啟蒙時代的開明寬容。兩個人都務實,真誠的享受性愛,從不假正經。

女皇和波將金建立了一個奇怪的家庭,在這個家庭他倆扮演爸爸媽媽的角色,女皇的其他男寵扮演兒子的角色,而波將金的女寵扮演女兒的角色。這些角色扮演從他們之間的通信稱呼上就能看出來。女皇的男寵在得到女皇的寵愛之後必須要寫信給波將金,並稱他為「爸爸」,在得到波將金的首肯之後才確立了男寵的地位。女皇的閨房就是培養國家重臣的學院,所以通過角色扮演,女皇和波將金獲得了穩固的家長式君主地位。當然,波將金也有自己的後宮,他先後和自己的三個國色天香的外甥女談戀愛,而這幾個外甥女都成為了葉卡捷琳娜大帝的「代理女兒」。這樣的宮廷只能說和淫亂的變態家庭相似,卻很難和嚴肅的官吏管理制度有一絲一毫的聯繫。無怪崇尚理性的弗里德里希大王如此評論道:「在女性統治的政府里,性的影響力總是大過理性引導的穩健政策」,「讓生殖器官裁決歐洲的利益,真是件可怕的事情」。當然,這裡不得不提一下,弗里德里希大王是個用情專一的同性戀。

塞瓦斯托波爾

波將金的優點不僅僅是他的想像才華橫溢,而是他有能力將其天馬行空的想像付諸現實。他幫助葉卡捷琳娜女皇完成了外交轉向,從彼得三世的親普魯士政策轉換到了與奧地利哈布斯堡結盟。歷史上與普魯士結盟,讓俄國瓜分了波蘭,而現今與奧地利朝廷的盟約,則讓女皇可以大張旗鼓的收割奧斯曼帝國的土地。在這場收割大戲中,波將金扮了主角。首先他風圈殘雲般吞併了克里米亞。然後,通過外交,他為俄國掙得了喬治亞最大的王國:卡特利——卡赫季。波將金並沒有就此停手,他馬不停蹄的在黑海沿岸的阿合提阿爾建設了一個海軍基地,他稱之為「八月之城」即「塞瓦斯托波爾」。憑藉塞瓦斯托波爾海軍基地,波將金在極短的時間內建設了一支由24艘風帆戰列艦組成的黑海艦隊。不久之後,波將金率領新建立的黑海艦隊決定性的打敗了奧斯曼海軍,從此黑海納入了俄國的掌控。

蘇沃洛夫勳章

2年以後的1787年,也就是法國大革命爆發那一年,波將金又披堅執銳,帥師攻入了巴爾幹被稱為「多瑙河諸國」的瓦拉幾亞和摩爾達維亞(範圍大致包括與現今的羅馬尼亞以及摩爾多瓦和烏克蘭局部地區),當時這些地方都是奧斯曼的勢力範圍。波將金在俄國最偉大的、從未敗績的蘇沃洛夫將軍的幫助下連戰連勝。順便提一下這位不修邊幅的蘇沃洛夫將軍,也成為後來俄國的民族戰神,斯大林還曾設立了蘇沃洛夫勳章用來表彰在戰爭中貢獻卓越的將領。波將金在佔領黑海沿岸的哈吉貝伊要塞之後,建立了著名港口城市敖德薩。敖德薩歷史悠久,在古希臘城邦時期被建設作為希臘殖民地,後來成為猶太復國主義的大本營。俄軍銳不可當,一路狂飆似的勝利,如果不是普魯士、奧地利、英國等國聯合起來反對,俄軍甚至可以拿下君士坦丁堡(俄國人稱之為沙皇格勒,即沙皇的城市)。關於這座炒雞有名的城市就不介紹了,對它的歷史有興趣的話,可以看下面兩本書叫做《1453》的書。

「沙皇格勒」君士坦丁堡

「黑海明珠」敖德薩街景

波將金的傳奇在連勝中結束,他的生命走向了盡頭。然而羅曼諾夫的輝煌還遠沒有結束。在葉卡捷琳娜大帝的統治結束後,亞歷山大一世將俄軍兩次帶進了巴黎。但是自那以後,羅曼諾夫王朝就開始逐步衰落,大戲拉下了帷幕。

沒錯,又是我福柯。才不管你能不能聽得懂我的法語呢

觀歷史,羅曼諾夫王朝的政治特色是斯拉夫似的激情充沛,但是這並沒有讓王朝陷入一團糟。還意外的擊敗了理性、嚴謹、啟蒙、開化的普魯士。所以,這個現象不得不讓人反思:非理性真的不如理性嗎?女人的愛情是非理性的,但是愛情裡面,包含了很多東西。女皇的情人,想必一定是相貌出眾的,這些人往往也才華橫溢。自古美人配英雄,英雄被愛有很多種原因,成為英雄的伴侶也可以讓女性及其後代得到更好的地位。所以,可以說這是女人用非理性的愛情表達了自己理性的選擇。讓我用福柯的話結束吧:理性的內容和形式都非理性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日報網 的精彩文章:

一以貫之向人民交出優異答卷
與《時間的朋友》一起跨年看羅振宇就去書旗小說
市民代表檢閱岳陽市政府工作
人民解放軍首次執行天安門廣場升國旗任務

TAG:中國日報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