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陳友興 閑話泰山廟

陳友興 閑話泰山廟

閑話泰山廟

陳友興

泰山廟,位於高郵市區東北隅,乃是古城舊時的一處勝跡。

雍正《高郵州志》卷六,東嶽行宮,「在州治北新城小東門外街。北宋太平興國年間(976-984),道士李守堅建。吳元年(1367),道士邵惟仁;明洪武三十年(1397),道士葛日輝;宣德七年(1432),道士王日昭;正統八年(1443),道士呂崇德增修。嘉靖四十五年(1566),耆民夏新重修。國朝順治十二年(1655),孫鄉賢兆祥捐修。康熙三十二年(1693),吳封君邦義重修正殿、後樓。」

泰山廟,亦稱岱廟、東嶽廟、東嶽行宮、東嶽行祠等,源於華夏先民的山嶽崇拜或東嶽崇拜。宋寧宗慶元年間(1195-1200),高郵軍教授應武《岳廟記》曰:「凡天下名山大川有益於民者,莫不崇飭廟貎,以享以祀,矧五嶽秩視三公,而東為之首。」這種崇拜,上自帝王,下至平民百姓。司馬遷說:「自古受命帝王,曷嘗不封禪?」皇家於泰山舉行封禪大典,成就著帝王的理想與希冀。從秦皇漢武到宋真宗,有六個統一王朝的皇帝,曾經蒞臨泰山築壇設祭,以報功於天下。盛唐開始,歷代帝王對泰山神加封不斷。唐玄宗封東嶽為天齊王;宋真宗封東嶽為仁聖天齊王、天齊仁聖帝;元世祖封東嶽為天齊大生仁聖帝;明太祖封東嶽為東嶽泰山之神。帝王的尊崇與加封,開啟了泰山神的國家性與帝王化進程。

與此相關聯,各地普建泰山廟,亦肇始於唐人之封禪。元人孟淳《長興州修建東嶽行宮記》說,「自唐封禪始,郡縣咸有之。」《岳廟記》云:「其光靈威烈,焯示萬世,利澤福祥,普及四海,是宜行宮別廟,以嚴尊事。」在朝廷的倡導與支持下,泰山廟或泰山行祠遍布州縣,極大地推動了東嶽崇拜的平民化與群眾性。高郵之泰山廟,即因茲而來。明人徐階《東嶽廟記》:「東嶽在東方,揚之諸名山宗之,祠岳殆取諸此。自漢以來,古禮日廢,山川之祀達於齊民,而《禮》有能御大災、捍大患則祀之,文邑濱大海,風雨無時,祀之以祈其庇,使雨暘時若而已。」

東嶽大帝誕辰為夏曆三月廿八日,北宋立制,每年此時設泰山廟會以祭之。祭祈活動之外,又逐漸增加了商貿、娛樂活動等內容,服務於來自四面八方的朝拜者。《水滸傳》中的燕青打擂,就是在泰山東嶽廟會上。南宋偏安江南之後,高郵泰山廟香火熾盛,名噪一時。《岳廟記》:「蓋自浙江以西,淮堧以東,來者肩摩袂接,旁午道途,而此邦岳廟之盛,甲於天下者是也。」《高郵州志》按雲,「宋自南渡後,畫淮為守。燒香者不得之泰山,率皆來高郵行宮朝獻。」在宋金南北對峙的大背景下,地處江淮之間的高郵軍岳廟,遽然躍升為泰山崇拜與泰山廟會的替身。

逮至明清,高郵泰山廟香火益盛。初一和十五香期,自有信奉道教的信男善女詣廟進香。每年東嶽大帝生日,三月廿七日白天,即有許多路遠的香客,從興化、樊川、江都等地陸續趕來。晚上為東嶽大帝暖壽時,泰山廟張燈結綵,鐘鼓齊鳴,鞭炮震耳。香客們虔誠叩拜,祈禱安康。廿八日正日,城裡、鄉村前來敬香的人更多。加上賣香的、賣古玩的、賣兒童玩具和小商品的人,一路上絡繹不絕。廟裡廟外人山人海,熙熙攘攘,十分熱鬧。甚至於不少年歲大的人,還把壽衣穿來沖喜,以討吉兆。

明清時期的泰山廟,佔地約百畝,其正門在現在文游台石牌坊前二十餘米處(即大轉盤中的高桿燈腳下)。計有建筑前後五進,大門到澄子河邊口,另有廟田500多畝。1938年秋天,侵華日軍佔領高郵城。次年春,在東頭閘口和擋軍樓北邊築土城、砌碉堡,泰山廟第一、二進房子及院牆拆去。1947年初,國民黨軍為了築碉堡,又將第三、四進房子拆去。至此,泰山廟名存而實亡。延續了近千年的泰山廟會,也悄然消逝於歷史的長河之中,成為古城遙遠的記憶。

1990版《高郵縣誌》第十九篇,文游台,「文游台位於高郵縣城東北角的土山(又稱東山)上,土山相對高度約35米。北宋太平興國年間,道士李守堅在其上修建東嶽行宮(俗稱泰山廟)。其上又有台。」

這段文字,大有推敲的必要。

《輿地紀勝》卷四十三,高郵軍, 「東嶽廟,在城東三里五十步。太平興國中建,為屋幾千楹,為東淮祠廟之冠。」「文游台,在郡城東二里」。《輿地紀勝》之取材,當為宋代的高郵方誌。《江蘇古方誌》載,宋代的高郵方誌,有嘉泰中魯穎秀編《高郵志》十二卷、嘉定中汪綱所編《高郵志》十卷。王象之編纂《輿地紀勝》,必取材於這一時期的高郵方誌。就文字而言,「郡城東二里」與「 城東三里五十步」, 當不存在筆誤的可能性。因此,宋代高郵泰山廟與文游台,實系兩地兩物。

又,應武《重修文游台記》云:「慶元戊午(1198),分教高沙、麗澤之暇,出郛郭,入郊坰,有頹基屹立草莽。質之朋從,乃文游台故址也。」按應武《岳廟記》:「當建炎、紹興間,干戈俶擾,戎馬踐蹂,兩淮劫火,焚盪城闉,寺觀化為灰埃。而此廟巋然獨存。」一方面,文游台是「頹基屹立草莽」;另一方面,泰山廟卻能「巋然獨存」。 如果文游台確實是與泰山廟毗鄰而建,甚而是二位一體的話,依常理而言,後者是難免池魚之殃的。

應武《岳廟記》,「一日有社首聊周與其徒,凡二十九人,合辭請郡曰:本廟基址見管,東西闊二十四丈八尺,南北深一百三十九丈。東以東牆外路為界,西以西牆外路為界。南以三門滴水至官街為界,北至竹林寺後蓮花池北岸民田為界。」所謂社首,實質廟會活動的組織者。葉國良先生據金《道士曹道清碑》,考證社首乃「民間宗教社團之職稱」。這個聊周及其門徒,當為高郵本土人士,對泰山廟的了解極為周詳。應武所記,應該是準確而無誤的。

如載,泰山廟的四至,其北為「竹林寺後蓮花池北岸」,並非文游台。隆慶《高郵州志》,竹林寺,「在州治岳廟後,寺廢。寺地並井見存。」由於年代久遠,隆慶志所載之竹林寺、蓮花池與井,皆不可考。如前文,慶元間文游台「頹基屹立草莽」。故而,竹林寺與井,不當是文游台,或在文游台上。應武在高郵教授有年,文游台如果確在泰山廟的北側,是不會另出心裁地選表竹林寺的。

泰山廟「南以三門滴水至官街為界」,故其界址,在空間上應限在北澄子河岸之北。按梁方仲先生所列宋代尺的長度,相當於現在0.309-0.329米之間。取其較小的值,以每尺0.310米計,則泰山廟東西寬為76.88米,南北長為430.90米。在地圖上作一量算,以文游台北緣為起點,至泰山廟橋(北澄子河),其長度為330米,向南逸出100多米;以明代建築四賢祠南緣起量,至泰山廟橋,其長度為220米,向南逸出210多米。倘以現今的泰山廟與文游台的相對位置作比較,與地貌和水系的實際明顯不符。

綜上所述,宋代高郵之泰山廟,與明清兩代高郵之泰山廟,其廟址是不同的。實際上,篇首所引州志,論列泰山廟之沿革,從開禧二年(1206)至吳元年,其間存在著161年的巨大時間斷層。宋代泰山廟,也就是應武所記之東嶽廟,應毀於寧宗開禧邊釁之後的宋金戰爭,或其後的宋元戰爭。吳元年至正統八年,所謂泰山廟的增修,實乃明人異地重建,並落實在現今的這個位置上。宋代泰山廟在東,明清泰山廟在西,兩者之間並不存在界址繼承的關係。隆慶《高郵州志》卷十一,「文游台,在城東二里,東嶽廟後。」再續《高郵州志》卷一,「文游台,道光二十三年(1843),知州左輝春重修……同治三年(1864),知州馬鴻翔復珠湖書院。舊制,台仍屬泰山廟住持經營。」這種前廟後台緊密相鄰的格局,乃是明清兩代的狀況。

由於歷史的湮沒,我們今天已經無法準確定位宋代的泰山廟址。不過,竹林寺與蓮花池雖已不存,但其井卻是無法移動的。倘或有朝一日,這口井得以重現天日並能夠加以確認,則宋代泰山廟位置的確定,也就是水到渠成了。

本文配圖和文字以及音頻未註明作者的,敬請作者聯繫微信君加註

汪迷部落 ∣一個汪迷的公眾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汪迷部落 的精彩文章:

楊國華 天游峰情
葛國順 新年暢想曲
文游台抒懷——揚州記游(五)

TAG:汪迷部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