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膝關節術後步態訓練

膝關節術後步態訓練

2017再見,2018你好!無論17有多麼困難,18年要面對美好生活!

最近元旦放假,今晚開啟跨年之旅。

有些小夥伴和自己的家人在一起團聚;有一些上班族和同事好朋友相約跨年,一切都是那麼快樂,生活是那麼美好,可我們的叉友就悲催了,做完手術之後,腿不敢動,忍者疼痛,看著別人跨年,自己的內心充滿悲傷,此時此刻多麼想時光可以倒流,回到當初,於是全是悔意:

「如果當初不去滑雪就好了,我的腿不至於摔傷」;

「如果當時聽家人一句勸,不去打球,在家陪家人就好了」

在這裡我必須告訴叉友的是:

「可惜沒如果」!

那麼我們受傷的事情已經發生了,調整心情,就不要傷心難過了,重整心情,坦然面對,積極接受康復治療,你依然可以回到當初那個活蹦亂跳的你!

今天我就重點講一下走路!

我們從呱呱墜地到學會走路,經歷了漫長的一段時間,從而獲得獨立能力,擺脫父母的照顧;那麼我們叉友要想脫拐,重獲生活自理能力,也要重新學習走路,今天寫這篇文章希望可以幫助我們親愛的叉友,2018邁出自己嶄新的一步,不再為自己的步態而煩惱!

廢話不多說,我們來先看看叉友剛開始學走路時候的樣子

這位叉友平衡穩定性不錯,剛走路的時候基本不需要我輔助

這位叉友剛開始走路的時候有些害怕,還需要我輔助,不過經過練習幾次之後,消除了恐懼心理,自己可以不扶我就走得相對來說很好了

這個是自己走路的照片,消除了恐懼心理,完全脫拐!

步態(gait)是指人體步行時的姿態和行為特徵,人體通過髖、膝、踝、足趾的一系列連續活動,使身體沿著一定方向移動的過程。步態涉及行為習慣、職業、教育、年齡及性別等因素,也受到多種疾病的影響。

步行的控制十分複雜,包括中樞命令、身體平衡及協調控制,涉及下肢各關節和肌肉的協同運動,同時也與上肢和軀幹的姿勢有關。任何環節的失調都可能影響步態,而異常也有可能被代償或掩蓋。正常步態具有穩定性、周期性和節律性、方向性、協調性以及個體差異性,然而,當人們存在疾病時,這些步態特徵將有明顯的變化。

行走是人在出生後,伴隨著發育過程不斷實踐而習得的一種能力。步態體現行走的方式或模式。行走及其步態是中樞神經系統的中級目標在生物力學水平上的體現。

在神經水平上,運動單位的許多興奮性和抑制性信號匯聚,這是生物學信號的第一級水平的匯聚。然而在此微觀水平上,中樞神經系統的整體意圖或目的並不明確。

生物學信號的第二級水平匯聚體現在肌肉水平上,肌肉力量的大小通過運動單位募集率的高低而體現。

在關節水平上,可以看到第三級水平的匯聚即關節的運動,它是所有主動肌與拮抗肌力量和力臂長度的乘積的代數和即力矩作用的結果,力矩反應的是中樞神經系統所有控制力量的代數和。

因此,正常步態有賴於中樞神經系統、周圍神經系統以及肌肉骨骼系統的協調工作。下肢肌肉。韌帶、骨骼、關節乃至腦、脊髓、周圍神經的正常生理功能以及相互間的協調與平衡受到損害時均可導致不同程度的行走困難,表現出異常步態。

那麼正常的步態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我們就把整體走路的過程進行慢動作分解,讓我們的叉友在練習步態的時候少走彎路!

一.先看一下步態的參數

1.步行周期 指行走過程中一側足跟著地至該側足跟再次著地時所經過的時間。每一側下肢有其各自的步行周期。每個步行周期分為站立相和邁步相兩個階段。

2.雙支撐相:一側足跟著地至對側足趾離地前有一個雙腿與地面接觸的時期,稱為雙支撐期;每一個步行周期中包含兩個雙支撐期

3.步頻:單位時間內行走的步數稱為步頻,以步數/min表示。正常人平均自然步頻約為95-125步/min。

4.步行速度:單位時間內行走的距離稱為步行速度,以(m/s)表示,正常人平均自然步速約為1.2m/s。

5.步長:行走時左右足跟或足尖先後著地時兩點間縱向直線距離稱為步長,以cm為單位表示。步長與身高呈正比,即身材愈短,步長愈短。正常人約為50-80cm.

6.步寬:指左右兩足間的橫向距離,通常以足跟中點為測量點。步寬愈窄,步行的穩定性愈差。

7.足偏角:指貫穿一側足底的中心線與前進方向所成的夾角。

行走時不僅雙腿在地面上移動,且全身各部位都在做關聯運動,如肩部、雙上肢、脊柱以及骨盆等同步運動以保持整個行走系統的協調和穩定。

當然在步行中除了角度以外,還需要肌群的參與:

講了這麼多理論知識,就是讓大家明白人類行走中的步態是非常複雜的,因為我們平時從來沒有關注過它,所以就忽略了它的存在,現在我們把它放慢之後,才發現,原來我們有很多都沒有在意,最後想告訴叉友們的是步態練習非常重要,我們要在角度訓練的同時也要關注一下自己的步態,注意骨盆、髖、膝、踝的協調運動,重新稱為風一樣的美男(女)子!

好了,今天分享的內容你學會了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健行者前叉之家 的精彩文章:

TAG:健行者前叉之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