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常見的艾灸錯誤觀點:「灸後上火」,就一定要引火下行嗎?

常見的艾灸錯誤觀點:「灸後上火」,就一定要引火下行嗎?

【導語】後台接觸到一位灸友,剛接觸艾灸,才灸了幾天,就遇到了問題——上火了,微信上諮詢說,我灸湧泉、足三里降火可以把。問他,為何上火就一定要灸降火穴位呢?答:我看網上都這麼說。好吧,都這麼說,就一定是對的嗎?豈不知,「三人成虎」的典故。

「灸後上火」是很多灸友經常需要面對的問題。對此,很多人的第一反應就是「引火下行」,包括很多網上,養生自媒體號大多也持這種觀點。那麼,這種做法是否正確呢?

挨下來,我們會陸續刊登艾灸常見錯誤系列,第一篇就先來說「灸後上火」。

一、什麼是「灸後上火」?

「上火」是中醫特有的概念,「上火」不外乎兩個原因:一是受自然界「火熱之邪」侵襲,引發上火;二是陰陽失調,導致機體內推動生命機能的「火」失去了潛藏功能,引發上火。

現實生活中,引發「上火」的因素有很多,比如天氣炎熱引起身體燥熱、吃了羊肉狗肉等熱性食物引起口舌生瘡、情緒波動過大著急上火、久病之人陰虛火旺等。

「灸後上火」,就是指艾灸後,出現咽喉干痛、兩眼紅赤、鼻腔熱烘、口乾舌痛、爛嘴角、流鼻血、牙痛等癥狀。

二、為什麼會「灸後上火」?

「灸後上火」其實與人體的自我調節功能密切相關。

人體是一個非常複雜的系統,如果把人體看作工廠車間,內在的五臟六腑就負責不同的生產流程:胃負責接納原材料並進行初加工、脾負責深加工及運輸、腎負責污水過濾……分工明確而又緊密合作,環環相扣。人只要活著,人體這個「車間」就在不斷生產,區別在於:健康的人生產效率高,亞健康的人或生病的人生產效率相對較低。

假如胃出了問題,工作效率低下,通過艾灸,讓它的功能得到增強,就相當於胃這個生產流程突然多了10個工人。初加工的問題解決了,但是下游的脾、腎等器官工作量隨之突然增大了,一下子就難以適應。剛剛說了,人體非常聰明,具有自我調節功能。所以,這個時候,人體就會啟動自我保護程序,往往就會以「上火」癥狀表現出來。

三、體寒,「灸後上火」的根本原因

《黃帝內經》里說:今夫熱病者,皆傷寒之類也……人之傷於寒也,則為病熱。這句話指出「寒為熱病之因」,體內寒邪過盛,身體就會表現出熱症。也就是說,「上火」其實是體寒引起的。

我們可以通過舉例來說明:

1、體內寒邪過盛,傷脾陽,脾陽虛就會造成消化吸收功能差,時間長了就會氣血不足,陰血虧虛,艾灸補陽,一旦陽氣相對過剩,就會向外浮散,引起「上火」;

2、體內寒邪過盛,傷腎陽,腎屬水,人體內水不足,體內臟器運動就缺少了水的滋潤,就會摩擦生熱——最典型的是肝臟,肝臟屬木,最需要水的澆灌,水生木,一旦缺水,肝燥、肝火就非常明顯;

3、體內寒邪過盛,就會「寒則凝,凝則瘀,瘀則堵」,一旦經絡堵塞,陽氣得不到疏導和傳輸,就會上火。

所以說,「灸後上火」的根本原因在於體寒。

四、3類人群最易「灸後上火」

1、上熱下寒的人

「上熱下寒」常見於女性,「寒」是虛寒,當下焦陽氣不足,上焦的「熱」在往下傳輸的途中就被堵了,「熱」下不來,只有鬱積在上焦,導致「兩極分化」越來越嚴重——虛陽上浮,表現為上焦心肺有火,頭面起疙瘩、口舌生瘡,咽乾咽癢等;虛寒於下,表現為腰腹喜暖怕涼、痛經、血瘀、經血黑、月經不調等。

2、中氣虛弱的人

在身體的圓運動中,需要火從上往下降,去溫煦腎水,需要水從下往上升,去滋養心火。火的力量本來是往上升的,想讓它降下來,就要給它一個力量,這個力量就是中氣,它是氣機升降的關鍵。中氣不足,氣路不通,火就降不來了,就會「上熱」,同時腎水得不到火的溫煦,就會「下寒」。

3、氣血不足的人

氣血不足一般是因為脾胃虛弱所致,消化吸收功能差的人基本都有這個毛病。氣血不足,陰血就不足。艾火屬於純陽之火,灸後人體陽氣得到補充,此時如果陰血不足,陽氣就會相對過剩,就會向外浮散,引起上火。

五、「灸後上火」,必須引火下行嗎?

針對「灸後上火」,大多數人的辦法都是引火下行,主要通過灸下焦及腿上的穴位來引火,常用的有足三里穴、陰陵泉穴、三陰交穴、湧泉穴。也有人用熱水泡腳的方式引火,腿部暖了,經絡通了,上焦的火就下來了。

但是,國醫大師王正龍認為:「灸後上火」是艾灸後陰邪即將散盡的表現,不必急於引火下行,應該一鼓作氣,重灸關元穴(建議同時艾灸中脘穴,加快驅除陰邪的速度)。為什麼呢?這就回到上文人體的自我調節功能了。

關元穴為元陰元陽之氣閉藏之門戶,是男子藏精、女子藏血之處,是統攝元氣之所。艾灸關元穴能使命門真火充盛,真元得以激發,寒邪得以祛除。人體非常聰明,體內陰陽的升降有其固定規律,元氣充足了,陰陽就會規律運行,該升則升,該降則降,根本就不必人為調動。就是說,等寒邪祛除、元氣得到補充,真元就會恢復「藏而不泄」的功能,將散在外面的熱量收回來,上火的癥狀就會自行消失,根本用不著引火下行。

綜上所述:針對「灸後上火」,如果難以忍受,可以暫停幾天或減少灸量待整個身體逐漸適應接受艾火灸療的過程,可以有效緩解上火癥狀。單純的灸降火穴位,雖能緩解一時內火但更會影響之前的艾灸效果,甚至有可能相當於做了「無用功」;如果可以忍受,建議快馬加鞭,重灸關元穴(建議同時艾灸中脘穴),雖然短期內上火癥狀仍然存在,但它是從根本上解決上火問題,堅持即可。

註:重灸關元穴也應注意時間,以20分鐘左右為宜,不宜過長。

六、例外情況:陰虛之人,需要降火

剛剛說了,「灸後上火」並不意味著必須引火下行,但有一種人例外——陰虛之人。陰虛之人的典型癥狀就是陰虛火旺、上熱下寒,這是上下氣路不通所致。上下氣路為什麼不通呢?因為中氣不足!因此,陰虛之人必須補足中氣,引火下行——將上焦的「熱」引到下焦來。

陰虛之人的艾灸步驟有講究,必須先艾灸中下焦,然後艾灸上焦。因為只有先灸通中下焦,補足中氣,氣路才能暢通,火才能下行,否則,火全堵在上面下不來,上火癥狀會更加嚴重。

註:陰虛之人,最初艾灸灸量宜少,此後逐漸加量,才能達到引火歸元、潛陽益陰的作用。若第一次艾灸灸量過大,有可能耗傷陰津,導致虛火上炎,讓上火癥狀加重。

原創聲明:本文為「艾灸匠心居」獨家原創,轉載請聯繫授權。如侵權必追究法律責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艾灸匠心居 的精彩文章:

十人九虛,最怕脾虛!脾虛有6種,分清證型,辯證施灸是關鍵!
三九灸大椎:通調十三陽經,振奮一身之陽!
你不是老了,是虛了;時間偷走氣血,卻偷不了艾灸
甲狀腺結節就愛「重女輕男」,西藥治療有瓶頸,艾灸斬草又除根!

TAG:艾灸匠心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