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中國在這一事件上的「態度」值得肯定

中國在這一事件上的「態度」值得肯定

原標題:中國在這一事件上的「態度」值得肯定


當今社會的發展速度,是我們現在所有人都始料未及的!而如今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人們對於「高、精、尖」技術的追求是愈演愈烈。尤其是對於武器裝備的要求更是精益求精。武器裝備的要求並非一般的「高、精、尖」,它的要求是相當的嚴苛的,在做到「高、精、尖」之前,總是會經過無數次的實驗跟鑽研才能成功。可是往往在這個過程中總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而面對問題的出現,各個國家表現的都不盡相同,而唯獨中國在這件事情上的表現,令世人「佩服」!


隨著1954年1月5日蘇聯第一代超音速戰鬥機米格-19的SM-9/1原型機首飛成功,標誌著戰鬥機從此進入超音速時代。可是在二十世紀50年代的中國,主力戰機仍然是朝鮮戰爭後期換裝的米格-15亞音速戰鬥機。這明顯著就處在「落伍」的狀態下。


為了使得我國的戰機不在「落伍」,我國軍方一直關注蘇聯戰機的發展態勢,並且尋求機會引進技術。在1955年3月米格-19剛剛裝備部隊,1956年6月我國就開展了米格-19及其發動機的仿製工作,隨著國際局勢的變動蘇聯方面向中國轉讓戰機技術作出了重大讓步。在1957年10月中蘇簽訂協議,由蘇聯向中國出售米格-19戰機的製造技術,並提供全套技術資料、樣機和部分散裝件、成品附件。其中包括米格-19S、米格-19P、米格-19PM三種型號。



而我國從這三種機型中選擇了米格-19p作為仿製的型號。隨著1958年蘇聯提供的米格-19P的圖紙到位。1958年8月仿製前期工作準備完畢,仿製的米格-19P被國內稱作東風103,與1959年4月26日驗收,被統一命名為殲-6甲。

殲-6甲的實質工作是在「大躍進」時期進行的,所以製作周期比較短,這嚴重違背了科學規律,在製造的過程中盲目的改進工藝、材料,甚至有些材料還用錯,導致出廠的飛機和發動機陸續出現多起嚴重質量故障,在1959年12月12日,一架殲-6甲戰機在飛行中導管漏油,引起發動機失火。


看到了問題的嚴重性之後,在1973年11月,空軍提出了新的武器裝備的發展規劃:為解決夜間作戰的需求,重新恢復殲-6甲的生產。於是在1975年12月21日,新殲-6甲戰機首飛成功。



新殲-6甲的改進特點:對「射雷-2」機載雷達進行改進,使之可以控制霹靂-2號空空導彈,增強了戰鬥力。還在新的殲-6甲翼下增加了兩個掛架,用於掛載霹靂-2號空空導彈。還採用了I型火箭彈射救生系統、雙發啟動系統等7項改進。殲-6甲(殲-6基本型)1964年投產,暢銷國外的就是這種型號。

在發展的過程中難免會遇到各種問題,如果當時的中國不對這一質量問題「正視」,帶來的後果是難以預估的,當發現問題的第一時間也沒有選擇迴避問題,而是直接調整策略解決問題,這才是大國風範。也是我們這麼多年的堅持才有了現在備受世界矚目的中國。希望在未來的強軍夢的道路上越來越輝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在這裡看世界 的精彩文章:

中俄共同研發核動力巨獸,但它並不是航空母艦

TAG:在這裡看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