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治中低估日軍的工事強度,150重炮轟不開,分兵從東西對攻
88師先鋒部隊和日軍一部在八字橋遭遇。
所謂八字橋其實根本沒有橋,只是一條小水溝上的一個通道而已,長不過10米。這種小橋在任何一個南方大城市都有幾百座,根本不起眼。
但為什麼中日兩軍會在八字橋開戰呢,其實並不是偶然。
八字橋地處國軍閘北的南北陣地中間,如果我軍控制則可以成為最好的前進基地,如果日軍控制則切斷我軍陣地之間的聯繫,是兵家必爭之地。
88師其中一部分骨幹參加過128會戰,深知八字橋的重要性,所以立即派出一部試圖搶先佔領八字橋。
但日軍這邊也不是傻瓜,他們也有128戰役經驗,所以同樣派出一部試圖強佔八字橋。
兩軍前哨在八字橋附近遭遇,當時為8月14日下午15點左右,日軍見國軍已經登上八字橋,立即搶先射擊,我軍傷亡數人,隨即這個第一營在易瑾少校領導下憤然還擊,由此打響了813淞滬會戰的第一槍。
這次交火雙方各傷亡數十人,都沒有能夠佔領八字橋。後來國軍一度控制八字橋,後來又被迫撤退。
兩軍由此在八字橋附近激戰兩個多月之久,八字橋成為誰也無法控制的一個界標。
與此同時,得知八字橋已經打響的張治中將軍在14日15時下達總攻命令,以88師向東進攻北火車站、八字橋、持志大學一線之敵;
以87師向南進攻新港、金家宅、滬江大學(黃浦江西岸)一線之敵。
18時開始國軍的炮兵和地面部隊開始了猛烈的攻擊。
國軍首先以150毫米重炮向日軍各據點猛烈開火,重炮彈紛紛落在日軍的據點上。
150毫米火炮威力還是蠻大的,沒有修建堅固工事的日軍據點在國軍重炮打擊下紛紛粉碎。
國軍蜂擁前進,如猛虎下山,一時間滿街都是德式鋼盔的影子。
日軍在國軍炮兵和步兵的猛烈打擊下,遭受相當的傷亡,在開戰之前日軍搶先佔據的眾多據點由於沒有來得及修築堅固工事,僅有一些街壘和土木沙包等臨時工事,全部被重炮擊的粉碎。
國軍步兵在彈幕掩護下衝鋒,當天收復之前全部失地的持志大學、五洲公墓、滬江大學、八字橋並且深入日租界。
雖然一度進攻比較順利,但國軍突入日租界以後,則遭遇日軍防禦核心區域的堅固工事,也就是虹口海軍陸戰隊司令部一線。
讓張治中沒有想到的是,國軍手上這24門30年代最先進的的是火炮,卻不能擊毀日軍核心陣地的堅固工事。
以海軍司令部為例,本來就是鋼筋水泥結構的半要塞型工事,戰前又經過精心加固,關鍵部位除了增加鋼筋水泥以外,更加上大量厚鋼板。不要說150毫米榴彈炮的榴彈,連203毫米榴彈炮也可以抵擋。
顯然,日軍從德國方面知道國軍購買150毫米重炮以後,雖然無力阻擋希特勒,但也由此做了干擾準備。
當時國軍炮兵回憶:這是我在813戰場上所經歷的一個終生難忘的場面。我隨著重炮3營5連到虹口進入陣地,炮彈準確命中目標,爆炸的大火似乎與大樓的燈光同時消失。但由於我們的炮彈火力不夠,目標沒被摧毀,敵人開始藏匿。
但其實也並非就是沒有辦法,如果當時這些重炮配有燒燒彈,穿甲彈,還是有可能對擊毀這些工事的。但德國方面並沒有賣給中國,看來日本人的阻撓起到了作用。
另外還有個辦法,就是把後方10公里外的重炮部隊開到一線,用重炮抵近射擊,或許能夠擊毀這些工事。
但首先國軍炮兵沒有時間訓練抵近射擊這種射擊技術,其次就算有這種技術,在日軍如此猛烈的艦炮和轟炸下,將一門重達8.5噸的火炮移動到第一線,也完全是痴人說夢!
由於國軍最有威力的重炮無力摧毀海軍司令部,也就無力摧毀日軍在上海的指揮中樞,下面只能靠步兵一點點的強攻才行了,這些對未來的影響是巨大的。
而且如果我們說日軍很多場戰役的失敗在於輕敵,此次就是張治中輕敵了。
除了戰前沒有仔細研究重炮以外,張治中還高估了自己的力量,他認為以87,88師的精銳程度和多達近3萬人的兵力,攻擊日軍正規軍5000人,非正規軍5000人的部隊還是有把握的。
所以他輕率的將兩個師分散在日租界東西兩邊使用,也就等於國軍每個師1萬人對付日軍守備部隊5000人。
他忽視了一個基本常識,也就是進攻一方的戰力一般要超過防禦一方數倍才行。
87,88師兵力雖有一倍的優勢,但火力上相對日軍仍然是處於劣勢的,
由此,國軍這邊兵力分散開了,戰鬥力就無法集中,短期內不可能有決定性的突破,自然陷入了苦戰中。
可以說日軍防禦陣地的選擇還是很有水平的。
當時日軍核心陣地都在虹口區,背靠黃浦江這條水上生命線,從匯山碼頭為起點沿著吳淞路,北四川路到江灣路虹口公園附近的日本上海特別海軍陸戰隊司令部為終點,一字長蛇陣擺開。
日本海軍陸戰隊曾經在128戰役被國軍重創過,他們心有餘悸之下在虹口修築了非常堅固的永久型工事。
日軍以海軍陸戰隊司令部為核心,分為一線陣地和二線陣地。
一線陣地的核心部分全部為鋼筋水泥結構構成的碉堡配合加固過的老式建築,配備大量輕重機槍,擲彈筒,迫擊炮等武器,實戰中形成一個完整的火力網,同時還有大量坦克裝甲車所謂遊動火力支援。
日軍一線防禦陣地的核心火力點為重機槍,其他都是輔助火力。日軍九二式重機槍重量很大,有55公斤,是二戰中最重的重機槍之一,但射擊非常精確,火力持續性也不錯,直到解放戰爭期間,解放軍還大量使用這種重機槍。在這種防禦戰中,重機槍無需轉移陣地,重量的缺點也就可以不用考慮。
但九二式重機槍是水冷式,又不可以更換槍管,往往射擊幾百發以後就必須暫停射擊,所以這也給了國軍一定的機會。
除了重機槍以外,日軍還有大量輕機槍,擲彈筒,步槍,迫擊炮等武器構成另外一個包括直射武器和曲射武器的完整火網,想突破也是極為困難的。
二線陣地則配備著大口徑迫擊炮,榴彈炮,高射炮等重武器,這些都是可怕的支援火力。
尤其是日軍大口徑迫擊炮和野戰炮,由於戰前已經經過射擊區域的仔細測量,這些火炮射擊非常精確,威力有很大,造成進攻國軍相當大的傷亡。
除此以外,黃浦江上還有強大第3艦隊的數百門大口徑艦炮,隨時可以提供火力支援。日軍艦炮的威力巨大,又可以靈活機動在黃浦江上移動,國軍火炮是無力將其擊毀的。
更慘的是,黃浦江是日軍艦隊肆行無忌,可以隨時運送增援軍隊和彈藥補給,由此日軍後勤也沒有什麼困難,不存在被長期圍困後無法作戰的情況。
另外還有300多架日軍飛機在後方整裝待發,該日已經多次出擊,加上守軍也有上萬人。
就防禦上來說,這股日軍就已經很難吃掉了。
TAG:生命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