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近代國畫大師潘天壽

近代國畫大師潘天壽

潘天壽,原名天授,字大頤,號壽者。早年署阿壽、懶道人、心阿蘭若住持等別號,晚年多署頤者、雷婆頭峰壽者。1897年 3月14日生於浙江省寧海縣北鄉冠庄村,1971年9月5日卒於杭州。

潘天壽7歲入私塾,文章日課之外,兼寫字、繪畫,並經常從事農活勞動。14歲入寧海縣城國民小學讀書,開始臨摹《芥子園畫傳》及《瘞鶴銘》碑及《玄秘塔》帖。19歲考入浙江第一師範,專修5年,受教於經亨頤、李叔同、夏丐尊等。畢業後回鄉教書,但未曾輟習繪畫。那時他常畫山岩、松柏、牛、虎、鷹一類富於力量感的對象,已見出審美愛好的個性。

1923年,到上海,任教於民國女子工校。不久,任教於上海美術專科學校國畫系,教授中國畫及中國繪畫史,兩年後編寫出《中國繪畫史》一書。與此同時,他還參與創辦上海新華藝術專科學校,任藝術教育系主任。此後,一直獻身於美術教育事業,培養了大批優秀人才。

潘天壽的藝術,畫、書、印、詩俱佳,尤以繪畫盛名於世。他的繪畫,上承南宋馬遠、夏圭的雄健峻拔、明代戴進的豪勁奔放、沈周的沉著老練,以及石濤的蒼渾、朱耷的奇倔冷逸。尤其是朱耷的超俗風貌,更與潘天壽的氣質相宜,因而對他有深刻的影響。但潘天壽不傲世,筆墨風格也未取朱耷的靈動與清潤。

他於近代畫家中唯取吳昌碩,但入其內又出其外,他對時尚所推崇的典雅沉靜的「四王」畫風有自己的看法,說「我懶不可葯,四王非所長」,認為吳門派末流「漸由寒儉而至枯索,可謂氣血無存。」經過長期探索,終於走出一條戛戛獨造的路,創立了自己沉雄奇崛、蒼古高華的藝術風格。

潘天壽常用的閑章「強其骨」,概括了他的審美追求──以骨氣、骨力取勝。不論書、畫,也不論構圖、用筆,都追求雄強、豪壯、氣勢、剛陽之美。強其骨即講求力之美。骨之力首先在用筆上,所謂「以筆線為間架,故以線為骨」。

他主張作畫的用筆「可與書法中『怒浪抉石,渴驥奔泉』二語相參證。」他畫岩石,不求圓潤、玲瓏、剔透、靈動,而求方折、兀突、陡峭、堅凝。其用筆,務以蒼勁、奇峻、挺拔、古拙、生辣為準。他以書入畫,但他多以隸書與魏碑運筆,而不以草書與篆書運筆,多方折大起大落,布陣嚴正雄闊,貫於平面分割。因此,他的作品給人感受更多的是雄怪、勢壯力強,博大而靜穆,概言之,近於壯美乃至崇高。

清末以來的文人畫多巧而秀媚,乏於氣力,潘天壽反其勢而出之,這不只是他個性的表現,也是近代中國仁人志士欲以雄力改造世界的審美理想的曲折反映。這一理想,在魯迅的文章、郭沫若的詩歌、徐悲鴻、林風眠、劉海粟、倪貽德、李樺、黃新波的繪畫中,都有不同程度與形態的體現。從這一意義上看,潘天壽的藝術是滲透著時代精神的。

西歐與東方的地域不同,人種膚色不同,生活方式、性情脾氣、風俗習慣都不同,西洋人說自然界沒有墨色,但中國畫卻利用墨色來表現對象,中國古代的彩陶就是用墨色來表現的;吳昌碩常常用墨色和紅色畫牡丹,充分發揮墨色的效能,使其色彩的變化非常複雜,對比強烈,達到淋漓盡致的程度。

"潘天壽的畫讓人感到震動;一個洋溢著生活的情采和趣味,一個勃發著精神的張力和豪氣。前者以自然流露為上,後者以刻意經營為工。他一生的奮鬥,正與西方美術思潮對中國美術的起伏衝擊同時,他認為中外美術的混交,可以促進美術的燦爛發展,但他自己的創作卻畢生堅持從傳統自身求出新,不伸手向外來因素借鑒。他在風格上和吳、齊、黃的差異,並無超出傳統材料工具、表現方式和審美趣味這個統一的大圈。因此,他追求的雄大、奇險、強悍的審美性格,依然未出「壯美」這一傳統審美範疇,沒有由借鑒西方文化精神而轉為崇高性。他是傳統繪畫最臨近而終未跨入現代的最後一位大師。

「潘天壽精於寫意花鳥和山水,偶作人物。尤善畫鷹、八哥、蔬果及松、梅等。落筆大膽,點染細心。墨彩縱橫交錯,構圖清新蒼秀,氣勢磅礴,趣韻無窮。畫面靈動 ,引人入勝。潘天壽繪畫題材包括鷹、荷、松、四君子、山水、人物等,每作必有奇局,結構險中求平衡,形能精簡而意遠。」

天壽

雨後千山鐵鑄成1961年作89.9×45.9cm紙本水墨設色

潘天壽 江舟野泊

天壽

秋意

潘天壽

潯陽江舟

潘天壽

戰地黃花分外香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亮寶樓 的精彩文章:

TAG:亮寶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