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中國古代那麼多的真金白銀究竟去哪了? 這裡告訴你答案

中國古代那麼多的真金白銀究竟去哪了? 這裡告訴你答案

原標題:中國古代那麼多的真金白銀究竟去哪了? 這裡告訴你答案


中國古代有記錄的黃金最多的年代是漢代,直到現在,漢代黃金多一說還沸沸揚揚。但我覺得,漢代只能是說相對其他年代多一些,更現代的黃金儲量沒法比。為什麼漢代會給我們黃金多的錯覺呢?那是因為漢代對所有郡國的稅收和賞賜都用的是黃金。漢政府規定各分封郡國必須以所瞎人口多少來換算成黃金繳納稅收,使黃金全面的取代了青銅的貴金屬地位。


由於我們所見的關於黃金的史料都是見於《史記》等記錄的朝廷賞賜記錄,能看到漢代賞賜動不動就黃金幾百斤、上萬斤,給我們留下漢代很多黃金的錯覺的,實際上並非如此。漢代黃金來源主要是通過開採金礦和用絲綢賺取羅馬帝國的黃金,黃金的地位也首次超過了青銅。整個西漢,據說在漢武帝時期「金」有百萬斤,以漢代一兩16克、一斤256克計算就是約二百五十噸,就算全部是黃金也不過是現代黃金儲量的零頭而已。那麼漢代有沒有這麼多黃金呢?我覺得沒有,在西漢青銅也是稱為金的,我們所見到的動不動賞賜金上萬斤,裡面是含得有青銅的。從西周開始,就有了王賞賜下臣金以作青銅器的記錄,在西漢同樣是有這種風氣的,漢代貴族所用青銅器具無不是用這種賞「金」來製作的。



在漢代真正的黃金單位為「鎰」而非斤,每「鎰」為300克,而真正賞金多少鎰的記錄卻很少,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們在漢代王侯墓里見不到大量黃金的原因。連規格很高的中山靖王劉勝墓和海昏侯墓出土的黃金都少之又少,海昏侯墓出土378件重78公斤,河北滿城中山靖王劉勝墓分別出土40塊與29塊金餅,一般漢墓出土的金餅只有1至2塊,個別的有4至6塊,最多的一次也只有25塊。由此看來,大家眾口一詞的漢代黃金多並非是真正的黃金。


《漢書.食貨志》也記載「黃金重一斤直錢萬」,也就說黃金一斤兌換一萬個五銖錢(銅錢),這裡就很明白的告訴我們黃金是很值錢的,如果真有那麼多黃金,就不會256克黃金能兌換一萬錢了。而白銀在古代一樣也很少,一兩白銀能夠一個三口之家一個月的基本用度。而到了現代,一克白銀只要四五塊錢,一兩也不過一百幾十塊錢而已。


所以真正稀缺金銀的是古代,而非現代,現代人擁有黃金並不稀奇,而在古代,絕大部分百姓一輩子都是沒見過金銀的。


來源:北青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景德鎮南河公安 的精彩文章:

TAG:景德鎮南河公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