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哈日赤蓋的博客 | 蒙古族服飾文化的一點小感想

哈日赤蓋的博客 | 蒙古族服飾文化的一點小感想

原標題:哈日赤蓋的博客 | 蒙古族服飾文化的一點小感想


蒙古族是一個具有古老傳統的民族。他繼承了亞洲草原幾千年來的游牧文明傳統,或多或少地受到了匈奴、鮮卑、柔然、突厥、回鶻、契丹等朝代的服飾文化影響。公元1206年,鐵木真用武力統一蒙古高原的游牧部族,被推舉為成吉思汗,建立了大蒙古國。


蒙古民族的形成把草原服飾文化提高到了嶄新的發展階段。由於軍事上的勝利和版圖的擴展,歐亞兩洲的金銀財寶、綾羅綢緞,雲集蒙古地區,這在客觀上為蒙古族服飾的發展變化提供了物質材料,達到了「他們的日常服飾都鑲以寶石,刺以金鏤」(《世界征服者史》作者志費尼所言)程度。大蒙古國和元朝是對亞洲草原幾千年的游牧文明進行規範,並把它提高到封建制高度的創新時期。因此在服飾領域也不例外,規定了很多制度,如蒙哥汗於1252年、忽必烈汗於1275年都頒布了法令。其中包括官場禮服——質孫服的穿著規定以外,從皇帝到百姓,在什麼場合、什麼地點穿著什麼樣的服飾都做了嚴格的規定。

1368年,元朝統治者失去了對中原的統治,蒙古社會進入了一個動蕩而變化多端的「北元」歷史時期。北元政權同明朝政府打打和和的同時到了阿勒坦汗時期與中原建立了固定的商貿關係,土默特和東部出現了農業種植區,部分蒙古人改變了游牧的生活方式,與此同時全面引進西藏佛教,蒙古人的價值觀也發生了變化,這兩件大事在表達審美意識的服飾文化中得到了體現。北元晚期在蒙古服飾中出現的另一個較大變化是各個部落服飾開始形成,這與蒙古故土上存在的「六萬戶」行政制度及其相對穩定的區域游牧方式有關。到了清代,清朝政府在基本不破壞蒙古游牧封建制的前提下,建立新的盟、旗制,施行「分而治之」的統治,甚至主張旗與旗之間的服飾差異,這無疑促進了蒙古部落服飾的形成和定型,出現了巴爾虎、科爾沁、巴林、喀喇沁、烏珠穆沁、阿巴嘎、蘇尼特、察哈爾、土默特、烏拉特、鄂爾多斯、阿拉善、喀爾喀、布利亞特等服飾。


近、現代的蒙古服飾中出現了較為明顯的三種變化。從明末開始逐漸形成,而到清朝中期基本定型的農、牧混合型生活方式成為了部分蒙古人的謀生手段。傳統的長袍、大靴子顯然不適合農業生產,於是產生了有所保留蒙古傳統風格的新型「三段式」服飾——上衣、褲子和鞋。清朝末年,隨著滿清統治的結束和蒙古封建勢力的衰弱,服飾等級趨於消亡,貴族和庶民服飾之間開始相互融合。除此之外,西方工業文明滲透到蒙古地區,上個世紀20年代,蒙古知識分子就開始穿著西服革履。各民族服飾都有自己的特點。蒙古族服飾有著濃厚的草原風格和適合游牧生活的基本款式。從其構成來講,有帽子、袍子、坎肩、汗褟子、腰帶、褲子、套褲、靴子、鞋等。這些服飾「構件」,由於穿著者的身份地位、性別年齡、職業分工以及環境季節的不同,就像草原上盛開的鮮花一樣,獨領風騷,各具特色。但蒙古服飾也像草原上的鮮花,順應北方氣候,紮根於溫馨的土地——他們賴以生存的生活方式。其中,男裝傾向於渾然大氣,女裝呈現為精美麗。加之,五彩繽紛的佩飾,蒙古族服飾總體上表現為自由大方而不缺細琢精雕的沉穩風格。蒙古族的服飾,有一種高貴而強悍的力量隱匿於五彩斑斕的自然中,富貴不失野逸,精緻不失大氣!這樣的性格也是征服者的本性,難怪就連黃種人也要以「蒙古人種」來命名,正是對這個民族的欽佩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部落可汗 的精彩文章:

史話忽必烈避暑行宮東涼亭

TAG:部落可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