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飲食 > 30歲後,每天花15分鐘做這個事,全科疾病風險少一半

30歲後,每天花15分鐘做這個事,全科疾病風險少一半

感謝閱讀!

我們想干任何事,身體都竭盡全力,無條件支持我們。但大部分人,卻很少為自己的身體做點什麼。一日三餐,就像完成任務,有時候這個任務,都敷衍了事。如果維持身體健康,是一份必不可少的工作,90%以上的人,都沒有愛上這份工作,從沒有主動努力的工作過。如果你想干好這份工作,除了完成吃飯和睡覺的規定任務外,你可以每天額外加班15分鐘,這15分鐘,可以是慢跑,可以是打坐,可以是任何有氧運動。練呼吸,是一種低成本高收益的有氧運動,非常值得做。

現代人普遍缺氧。這個缺氧的情況,是慢性和隱性的,很多人未能察覺。身體能量的生產,需要水、氧氣和營養材料。這三個可以歸納為能量三要素。營養材料又分為能量材料、調節材料和結構材料。任何一個要素的缺乏,都可導致能量不足。長期慢性脫水致病,是一個重要理論方向,以美國醫學博士巴特曼先生為代表,臨床上用白開水治病,已經有很多成功案例。長期營養不均衡引發慢性病,是營養醫學研究的主要方向,以中國醫學博士王濤先生為代表,也有非常多的案例。唯有氧氣這個能量要素的缺乏,可能導致慢性病,這個方向卻沒有任何西醫來研究,似乎大家都忽略了這一點,好在中醫從古至今,都非常看重這一點。腎氣、肺氣、肝氣、脾氣、胃氣、心氣、練氣、陽氣、補氣、氣虛、氣鬱、養氣等,都是在強調氣的作用。這並不是虛妄之談。

身體生產能量的方式,有無氧呼吸和有氧呼吸兩種。除紅細胞只有無氧呼吸外,身體其他細胞,都以有氧呼吸為主,產能更多,廢物更少,以無氧呼吸為儲備,產能少,廢物多。身體能量要足,氧氣就特別重要。身體將輸送氧氣的任務,安排給了紅細胞。紅細胞為了表白忠心獲取身體信任,捨棄了線粒體這個先進的有氧能量輸出系統。紅細胞沒有了線粒體,氧氣對它來講沒什麼用,身體才會放心把氧氣交由它來運輸。紅細胞長成柿子餅似的模樣,這是在不降低載氧量的情況下,盡量縮小紅細胞體積。紅細胞的直徑,跟毛細血管的內徑一樣長。體積如果不縮小,在毛細血管內容易卡殼。可以說紅細胞為了完成,足量輸送氧氣這個工作,真是費了不少心思。

無法直接證明,練呼吸,可以為身體帶來更多的氧氣,但身體的感受,可間接說明問題。靜下心來,關注呼吸以後,你會覺得很舒服,這個舒服的感覺,就是有能量輸出,卻少有代謝毒素。如果你願意,每天花上15分鐘,去關注自己的呼吸,五年以後,十年以後,必然有大效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營養玩家 的精彩文章:

TAG:營養玩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