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二戰各國制式手槍,有一種是中國的神器

二戰各國制式手槍,有一種是中國的神器

德國制式手槍

手槍中的貴族-魯格P08手槍

魯格P08型9毫米半自動手槍是一戰,二戰最具有代表性的手槍,它作為德國軍人的一種榮耀,影響著那一個特殊的年代,至今仍是世界著名手槍之一。 在中國當時稱為「羅鍋擼子」。

魯格P08手槍生產工藝要求極高,構造複雜,零部件較多,成本也高,由於不適合戰爭時期大量配備,該槍在1938年被德國卡爾·瓦爾特武器製造廠生產的P38手槍取代,但魯格P08手槍的生產並未停止,直到1942年才正式結束批量生產。 德軍最少製造了200萬把魯格P08,包括最少35種改量型號。

使用槍彈:9x19mm手槍彈

自動方式:槍管短後坐

閉鎖方式:肘節式

全槍長:220mm

全槍質量(空彈匣):890g

槍管長:102mm

彈匣容量:8發

瓦爾特P38手槍

瓦爾特P38(德語:WaltherP38)是納粹德國的一種半自動手槍,當時德國想讓它來接替P-08魯格手槍型,裝備在納粹德國的軍隊,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還在生產,改稱P1型。

瓦爾特P38為歷史上第一種採用閉鎖式槍膛的手槍。射手能夠預先在膛室內裝入一發子彈,並以待擊解脫桿把擊錘拉回安全位置。在雙動模式時,膛室內有一發子彈的情況下,射手只需扣動板機就能開火,但打第一槍的時候所需的板機壓力會較大,因為扣板機的同時會板起擊錘。而隨後的射擊則會透過其作動機制的偱環而完成推彈入膛,拋殼和板起擊錘的步驟。這種機制在當今許多的半自動手槍都能找到。除此之外,P38的滑架後端有著與瓦爾特PP手槍一樣的上膛指示器,這是為了提醒射手膛室內有子彈。最初生產的P38使用木製握把護片,而後來的版本則使用膠木護片。

使用槍彈:9x19mm手槍彈

自動方式:槍管短後坐

閉鎖方式:鉸鏈式

全槍長:218mm

全槍質量(空彈匣):772g

槍管長:102mm

彈匣容量:8發

中國抗戰神器-毛瑟7.63mm手槍

彼得·保羅·毛瑟由於其設計的步槍裝備而聞名於世界許多國家軍隊。他是在1870年才開始對手槍感興趣的。1878年,他設計了一支靈巧的左輪手槍,但該槍並未被德國軍隊採用。於是,他開始轉向半自動手槍,經過多次試驗,1896式和1898式手槍相繼出現。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這種手槍流傳甚廣。1916年,有許多毛瑟1912式手槍改用9×19,mm帕拉貝魯姆槍彈,因而被稱為毛瑟1916式手槍。在這些槍的握把上均有漆成紅色的9字。除此之外,還有些手槍發射9mm毛瑟手槍彈,但這種彈太長,無法與其他9mm彈互換使用。

使用槍彈:7.63x25mm手槍彈

自動方式:半自由槍機式

全槍長:288mm

全槍質量(空彈匣):1240g

槍管長:127mm

彈匣容量:10/20發

英國

韋伯利.455in左輪手槍

二戰中英國及英聯邦國家使用勃朗寧HP手槍此之前,英國及英聯邦國家廣泛裝備了韋伯利·455in轉輪手槍和韋伯利·38in轉輪手槍,英軍對著兩種槍的射程很不滿意,當時在英軍的流傳著這樣一句話「如果你能用該死的韋伯利轉輪手槍射殺50碼的目標,我保證你能用李·恩菲爾德射殺800碼的目標。」

韋伯利VI型有著較高的加工標準,堅固耐用,即使在最極端的戰場環境之下使用也很可靠。.455韋伯利彈有效射程內威力足夠大,比20年代被換下來的.380/200彈優越得多。

.455韋伯利VI型雙動發射時扳機力大,但可以接受,並且也能單動發射。當槍不處於待發時,它的「迴轉式」擊錘保證擊針離開彈底。裝彈和擦拭通過簡單的向前推轉輪座左後的支耳壓銷來完成,此時能被打開,握把低下來裝子彈。然後套筒座/槍管閉合,這支槍就可以準備射擊了。排除彈殼時槍再一次打開,一個星形退殼器自動清除轉輪中的彈殼。這是一種比擺出式轉輪更快、更先進的裝置,更適合使用快速裝填器。

許多軍界人士和槍械設計者都認為.455韋伯利VI型是有史以來最好的軍用左輪手槍,是六響槍的終結者。

使用槍彈:11.18x22mm手槍彈

自動方式:左輪

全槍長:285mm

全槍質量(空彈匣):1077g

槍管長:127mm

彈匣容量:6發

美國

柯爾特M1911A1手槍

柯爾特M1911A1式11.43mm自動手槍是世界最著名的手槍之一,曾經被許多國家軍隊採用。M1911式基於勃朗寧設計的M1905式手槍,於1911年定型為M1911式。1923年,美國斯普林菲爾德兵工廠對該槍進行了改進,取名M1911A1式,於1926年正式列裝。

該槍可更換套筒和套筒座以使用8英寸和10英寸的槍管,還可縮短槍管以安裝消退器。外觀上完全模仿柯爾特M1911A1的設計,主要區別在於加長的槍管、直角形扳機護圈和可微調的照門。

使用獨特的槍彈,即縮口的0.45英寸ACP手槍彈殼裝0.357英寸彈頭。通過更換部件,可發射0.357英寸馬格努姆手槍彈、0.45英寸ACP手槍彈、0.44英寸馬格努姆手槍彈和各種9毫米手槍彈。

使用槍彈:11.43x22mm手槍彈

自動方式:槍管短後坐

全槍長:215mm

全槍質量(空彈匣):1360g

槍管長:127mm

彈匣容量:7發

勃朗寧HP手槍

勃朗寧研製手槍始於19世紀末,其產品主要由比利時的FN國營兵工廠、美國的柯爾特武器公司及雷明頓武器公司製造。

接下來主要介紹比利時製造的勃朗寧手槍。比利時FN國營兵工廠製造的勃朗寧手槍種類較多,其中有軍用手槍、警用手槍和袖珍手槍,口徑有6.35mm、7.65 mm和9mm,手槍的自動方式主要有自由槍機式和槍管短後坐式。

使用槍彈:9x19mm手槍彈

自動方式:槍管短後坐

全槍長:196mm

全槍質量(空彈匣):1010g

槍管長:112mm

彈匣容量:13發

前蘇聯

托卡列夫TT30/33手槍

7.62毫米TT手槍是蘇軍裝備的第一種自動裝填手槍,由蘇聯著名槍械設計師托卡列夫於1930年設計出,在圖拉兵工廠生產,所以取設計者和製造廠的名稱首位字母命名該槍,即TT手槍。

該槍長196毫米,重854克,容彈8發,戰鬥射速、25發/分,有效射程50米。該搶由於威力大,精度高,穿透力高,結構簡單、緊湊,動作可靠,使用方便,被蘇軍官兵稱為忠實的夥伴。在蘇聯衛國戰爭中,托卡列夫手槍立過不少「戰功」。不過目前已被淘汰。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post_7899659_1.html/ ]

現在廣泛提到的TT手槍其實是兩款手槍的統稱(即TT-30,及其改進型號TT-33)。

在1931年1月7日,由費德爾·華西列維奇·托卡列夫設計的TT-30成為新型制代手槍,數星期後,1000把TT-30開始投產亦裝備蘇聯紅軍。 TT-30在開始投產後簡化了一些設計以便更易於生產,如槍管、扳機釋放鈕、扳機及底把等,這種改進型名為TT-33,TT-33成為了二戰中廣為蘇軍使用的手槍。兩者各種參數幾乎類似,零件95%可以通用(小編知曉的就是TT-30的握把實施上存在剽竊勃朗寧M1903的嫌疑,但是這也只能說外形上有些許類似,所以很多網站上都有這也的說法:「該槍有一些勃朗寧槍的特點,但托卡列夫創新了一套模塊化的內部裝置,包括擊錘、阻鐵、阻鐵簧、擊錘簧和單發槓桿」)該槍的保險裝置只有一個擊錘半待發保險。

使用槍彈:7.62x25mm手槍彈

自動方式:槍管短後坐

全槍長:195mm

全槍質量(空彈匣):854g

槍管長:116mm

彈匣容量:8發

日本

南部14式手槍

南部十四式手槍是1925年(大正十四年)由南部麒次郎以其南部陸式手槍作為基礎而設計出來的手槍,發射同為由南部麒次郎設計的8×22mm南部手槍彈。

日本南部十四式手槍是原南部式手槍的改進型,

由名古屋兵工廠製造,1925年列為日本陸軍制式武器,二戰期間裝備於將校級軍官,該槍俗稱「王八盒子」。在美軍中該槍有一個「東方魯格」的稱號,但並不是因為該手槍性能有多優越,而是因為該槍外形酷似德制魯格手槍。

這種手槍使用南部式8mm子彈,瞄準基線較長,精度較高,子彈傷害力極大基本與達姆彈相同,無防護人員被擊中,通常非死即殘。但這種子彈穿透力很弱,用5層棉被就能擋住,此外該槍採用的設計結構,必須嚴格保養才能保證可靠性,否則擊發後容易出現第2發子彈上膛不到位的現象,導致射擊停頓,需要手動上膛,變成了一把「手動手槍」。

此槍設計者為南部麒次郎大佐,外形幾乎模仿德國魯格P08式手槍。但設計得比較失敗,比如撞針硬度不夠且較脆,擊發無力,容易折斷,甚至連自殺也無法保證(美國大兵語)。卡殼頻繁,由於彈匣卡筍設計上的失誤導致射擊時彈夾易脫落(好可怕),容易走火。距離一遠子彈就亂飛,穿透力極差,連厚一點的木板門都無法擊穿(八路軍戰士語)。即使八路軍沒有槍沒有炮,也不願使用這槍。這實在一款設計得糟糕的手槍。

使用槍彈:8x21mm手槍彈

自動方式:反衝式作業(Direct Blow Back)半自動

全槍長:185mm

全槍質量(空彈匣):906g

槍管長:117mm

彈匣容量:8發

南部94式手槍

九四式8公釐手槍(日語:九四式拳銃)是一種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和進行時大量生產的小型輕量半自動手槍。

此手槍由南部麒次郎設計,並在1934年於南部銃製造所開始生產。雖然此槍原本是鎖定民間市場,但有一些說法稱這槍原本是開發給飛行員、航空人員,與坦克部隊使用的袖珍型手槍,因為當時認為標準的十四式8公釐南部手槍太大了。事實上,十四式的確比Colt 1911 .45 ACP手槍還長了14毫米。此槍擁有塑膠材質的握把,而非十四式採用的角制或木製握把;這是為了使此槍能夠便宜量產,不過後來的改造增加了它的成本。

九四式與十四式同樣採用8x22mm(.315吋)彈藥,並因有著較堅固、能減少意外走火的發射機件,而較容易裝填。此槍因一個設計瑕疵而惡名昭彰:若壓下槍身左側一個露出的擊槌固定器,上膛的子彈就會被擊發。不過事實上,此槍的保險關閉時(應該一直如此,除非正準備要射擊),也能夠安全的擋住擊槌固定桿,因而有效防止任何意外走火。 這個設計特點多常真正在使用時導致意外走火是可疑的;雖然有些軍官據傳曾描述有人在踩到泥巴滑倒後,因不經意的觸發手槍而射傷自己,這似乎比較像是一個廣為流傳在槍械作家之間的流言。不過這支槍在商業上是個失敗品。事實上,此手槍常常被認定是有史以來最糟糕的軍用手槍。

使用槍彈:8x21mm手槍彈

自動方式:反衝式作業(Direct Blow Back)半自動

全槍長:180mm

全槍質量(空彈匣):720g

槍管長:95mm

彈匣容量:6發

義大利

伯萊塔M1934手槍

伯萊塔1934型手槍是一款緊湊型半自動手槍,二戰期間大量裝備義大利陸軍。該槍外觀與M1931相似,但通過敞開的套筒和槍身銘文很容易分辨。

自由槍擊后座自動方式,槍身銘文標於套筒左側,序列號標於套筒右側和套筒座上。手動保險位於套筒座左側、扳機上方。向前為保險,向後為射擊。彈匣扣位於握把底部。

使用槍彈:9×17mm手槍彈

自動方式:槍管短後坐

全槍長:152mm

全槍質量(空彈匣):670g

槍管長:90mm

彈匣容量:7發

喜歡的朋友歡迎點贊訂閱,你們的支持就是我更新的動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二戰 的精彩文章:

TAG:二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