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防範廢太子復立成為康熙的心病

防範廢太子復立成為康熙的心病

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十月,皇太子允礽第二次被廢黜。直至10年後康熙帝病逝,清廷未再冊立儲君。其間,諸皇子圖謀儲位,拉黨結派,爭鬥愈演愈烈,極大地牽制了康熙帝晚年的精力,對朝政產生了不利影響。

康熙五十四年夏,準噶爾部突襲哈密,清廷調兵遣將,西征之役拉開帷幕。被軟禁於紫禁城內咸安宮的廢太子允礽認為,這是自己再次復立的機會。當時恰逢他的嫡福晉瓜爾佳氏患病,醫生賀孟時常前來診治。允礽遂以礬水親筆作書,讓賀孟送與鎮國公普奇,囑託普奇保舉他帶兵西征。此事很快被告發,除允礽外涉案者均受懲處,但他仍未死心,繼續尋找復立之機。

此時朝中不斷有大臣奏請立儲,康熙五十七年,滿洲正紅旗人、翰林院檢討朱天保上密折請求復立允礽為皇太子。康熙帝親自審訊後,命將朱天保押至平則門(今阜成門),在其父朱都納看視下正法。此前,雖然不斷有大臣奏請立儲,但均未提出儲君人選。朱天保指名復立,康熙帝深為震動。他感到,廢太子在朝中仍有一定影響力,對皇權的穩固是潛在威脅。3年後,漢族大學士王掞再次密奏建儲,雖然未提出儲君人選,康熙帝卻勃然大怒,稱王掞等「以朕衰邁,謂宜建儲,欲放出二阿哥,伊等藉此邀榮,萬一有事,其視清朝之安危休戚,必且謂與我漢人何涉……」如何防範允礽復立,成為康熙帝晚年的一塊心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康熙 的精彩文章:

TAG:康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