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世界航空發動機史的奇蹟,仿製擊落美軍無人機發動機 「渦噴11」的那些事兒 陳光談航發122

世界航空發動機史的奇蹟,仿製擊落美軍無人機發動機 「渦噴11」的那些事兒 陳光談航發122

前些時到空軍博物館參觀,當進入展覽大廳時,看到懸掛在屋頂桁架下塗成紅色的長虹1號高空無人駕駛偵察機,以及室外停機坪上時,掛在母機上的長虹1號,感到十分親切,心情也十分複雜與激動,因為這型飛機用的發動機--以前稱「216發動機」(現正式命名名渦噴11),它的發展與成功,也有我近十年付出的辛勤勞動與心血。

接受任務

1964年底至1965年初,我空軍連續擊落三架美國BMQ-34A型無人駕駛高空照相偵察機(最終空、海軍共擊落20餘架)。

為了達到知己知彼以克敵制勝,1965年2月16日國防科委召開了關於組織研究BMQ-34A殘骸的工作會議,此項任務(代號為「216」)由六院抓總,委託北航組織進行。

圖、洛克希德 DC-130下掛的BQM-34S

1965年3月16日開始,在北航進行了全機殘骸的分析工作。我院共抽調102名各專業教職工,參加殘骸分析工作。我與陳大光同志參與了發動機殘骸分析工作。

面對從近兩萬米高空墜落的殘破不全的發動機零件,經過兩個月夜以繼日的緊張工作,在將殘骸進行分類、拼湊與繪製零件草圖等工作的基礎上,寫出了216發動機初步分析報告。

隨後將殘骸進行了展覽,組織領導機關及有關方面的技術專家進行了參觀、座談。不少領導同志、技術專家在參觀發動機殘骸並聽取我們的彙報後,感到此種小型渦輪噴氣發動機(J69),在當時是一種技術先進而國內又短缺,是值得引進與仿製的機種,希望進一步開展「半仿半研」工作,最終生產這種發動機。

圖、長虹1號

這個意見得到了空軍與三機部領導機關的大力支持。1965年7月23日,三機部六院傳達了總參的指令,無人機仿製先搞發動機,正式布置了測繪仿製發動機任務並明確由北航牽頭。

從此,我們開始了發動機從殘骸分析,測繪殘骸零件,進行材料與工藝分析,完成零件草圖與部件草圖,送工廠進行圖紙的全面審核,修改並完成全部生產圖紙,所有生產用圖紙及文件,最後都是由我與陳大光簽署的。

1966年4月7日,三機部發文(66)三計字533號文「關於開展J-69發動機試製的通知」。通知中進一步明確216的測繪試製工作由北航繼續負責,三機部幾個工廠作為主要協助單位。

1966年6月,十年內亂開始了。一切正常工作陷於停頓,發動機的試製進程也被打斷。但是有感於這個機種對國防及國民經濟的重要意義,1967年8、9月份,趁「複課鬧革命」之機,我院發動機設計及工藝兩專業的教師、學生、工程技術人員和工人,自願結合組成了30餘人的繼續研製小組(後為401室),我和陳大光同志也到這個小組繼續參與216的修復與研製工作。

首先從多台發動機殘骸中找出完整的零件,以及基本可用的零件進行一般的修整後,組裝成一台可用於試車的「美國」發動機(附件傳動機匣因無完整可用的殘骸,只能用鋼板焊接一外置減速箱),進行摸底試車,然後逐漸用按設計圖紙生產的零件取代美製零件,最終全部釆用我們自已生產的零件組裝的發動機進行試車。

1968年春季,修復拼湊起來的舊發動機第一次在航院試車台台架上運轉起來,而且轉速達到發動機的最大轉速-每分鐘22000轉,所有參與發動機修復工作的師生們,全都欣喜若狂。

想想看,將從2萬米高空打下來的美機殘件,修復拼裝的「美國」發動機,能在我們手中運轉起來而且達到它的最大轉速,這不僅創造了我國航空發動機發展史的奇蹟,而且也在世界航空發展史上創造了奇蹟。

另外,它的開車成功,用現在的觀點看,起到了一台驗證機的作用,證明了這種拼湊修復方法的可行性,也增強了領導和大家的信心、擴大了影響,對其後的研製工作在十年內能持續進行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隨後逐步串裝部分國產零件的方法,又修復了5台舊的美製發動機。第一台全國產001號發動機於1971年6月完成了裝配並進行了試車。

1970年9月,12月兩次在東北與華北地區,用修復的216發動機為動力的修復的無人駕駛高空偵察飛機投放試飛成功。

1977年5月216發動機順利通過設計定型國家鑒定試車,並被國家正式命名為渦噴11(WP11)發動機。

1978年5月,用004號發動機完成了無人機國家鑒定定型試飛任務。發動機隨同無人機全機於1980年由國家航定委批准設計定型。

神秘的球形鋼罐

在打下的飛機殘骸中,有一個足球大小的球形鋼罐,鋼罐用導管與揷在發動機尾噴管中的4根直約10mm的管子相連,因此,這個鋼罐也被分配到發動機的殘骸中,屬於我們分析的對象。

空軍領導特別關注此鋼罐,認為是用於提高飛機升限用的高能燃料。因為當時我們的主力戰機升限約為17km左右,而這種高空無人偵察機一般飛行高度為20km,是不是發動機採用了高能燃料,如果是的話,那又是一種什麼成分的燃料呢?

空軍領導希望儘快解開這個秘!

我們將鋼罐中殘留的液體通過空軍送大連中科院化學研究所分析,分析結果出來後令人大感失望,這種液體不是燃料更不是高能燃料,而是最普通的濃硫酸。

為什麼要向發動機尾噴管中噴濃硫酸呢?

經過調研,向尾噴管中噴濃硫酸一般是用于飛行表演拉煙,據空軍有關人士介紹,該機進入我國空域後,機尾有明顯的煙跡,很易被地面人員發現。

為什麼這種飛機入侵國境後要拉煙呢,它的作用是什麼。經過分析,認為拉煙可能是減弱尾噴管排出燃氣的紅外輻射能量的,為此,找到防化研究所,請他們通過試驗來判斷拉煙的作用。

在防化研究所試驗基他,通過模擬的發動機尾噴管噴出高溫的燃氣流,用紅外探測儀測量拉煙與不拉煙時燃氣紅外輻射能量,試驗結果證明拉煙的作用就是減弱尾噴管排出燃氣的紅外輻射能量。

美製無人機用它就是怕我方戰機用紅外導引的空-空導彈擊中,但在我機先後打下三架以後,美軍發現拉煙後仍被擊落,拉煙作用不大,因而在以後打下的多架飛機中,均不裝這種神的球罐了。

敬請期待下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航空之家 的精彩文章:

TAG:航空之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