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黃庭堅《諸上座帖》中的線條連接■慶 旭

黃庭堅《諸上座帖》中的線條連接■慶 旭

黃庭堅《諸上座帖》中的線條連接(十五)

■慶 旭

第十五個段落(圖1):教有言。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學人如何解。向伊……

圖1

1.實連

「音演」(圖2)二字從字形上看一小一大、一收一放,過渡自然。在使轉方式上,也是豐富多變,轉換自如,如「音」字上部「立」雖取斷式,但其間的連接卻為明顯的連續逆勢,而下部的「曰」部卻為順向使轉,與「演」字左部動蕩弧線接連後,又變為主打順勢的連續使轉方式,一氣呵成。線形則為直線、曲線的交替出現,收放有序,儼然婀娜舞者的曼妙身姿。

圖2音演

「隨類」(圖3)二字干筆皴擦,有強烈的肌理效果。此種用筆不可速度過快,快則鋒開氣散,要凝神靜心,絞轉凝練。二字都以極簡的草法構形,要求讀者先知曉其常規草式,如此才不至於「走形」——創作實踐中常見的「走形」多因對草書減省方式的不明確,依樣畫葫蘆造成。草書中,同字異形現象比比皆是,但萬變不離其宗。其間最重要的構件是不可減省的,因書寫者的習性,往往會附生出頗具個人色彩的多餘筆畫,這也要小心對待的,不可花哨,不可臆造。

圖3隨類

「向伊」(圖4)二字有楷書情調。雖然實線相連,但節奏緩慢,尤其是「伊」字右部橫畫的方形起筆更是加重了楷意。二字中「向」字畫簡形扁,略作放勢,「伊」字左右兩部卻取收勢,與開放的「向」字構成上開下合的空間造型。

圖4向伊

2.搭連

「學人」(圖5)二字在空間布勢的取法上是相同的,即都做橫向擠壓式。「學」字的上中下三部分都如此,不作縱向的拉伸,如此形成局部較強的張力。事實上,其下的「如何解」三字實連組合中「如何」二字也取這種構字方式,所有這些都是為了一個相同的目標,即與右邊鬆動的「隨類」相比較。二字通過兩方面實現連接,一是壓緊的空間關係,一是「學」字收筆與「人」字切入頓勢間的呼應。

圖5學人

3.綜合連

「教有言」(圖6)三字以實連、虛連構成。用筆皆取厚實的篆籀筆法——中鋒圓線使轉,故線質穩實有力,氣息持重。「教」字左收右放,在穩健行筆中產生多個封閉的空間,形象有別。通過舒緩的弧形實線自然連接到「有」字的首畫,通過「有」字特殊的運筆形式形成上下兩字的貫通,另一方面也使得佔位寬闊的空間節奏漸漸收縮為另一種緊張的情緒節奏,即「教」字的開闊取勢與「有言」的極其收縮,從而獲得空間形式的別具一格。

圖6教有言

「佛以一」(圖7)三個獨立字形的氣息連貫並非與慣常的搭連所謂筆斷意連同義,它們更多的表現為內部的書寫節奏。「佛」字較長的右豎作明顯的左右擺動,其收筆並未出現明顯的啟下痕迹,但是在較近的位置書寫「以」字,也有渾然一體的感覺。「一」與其上的「以」字間距恰到好處,一般來說在文中出現「一」時,其上或下的字多要遠離一段距離,勿使合一而混淆字法。

圖7佛以一

「法眾生」(圖8)三字意境簡淡疏遠,皆因線條簡約、線質鬆動、布白疏朗而致也。三字用筆皆提筆為主,大約二分筆模樣。「法」字速度稍緩,與「眾」字實線連接後,則快速行進,直至「生」字收筆。為使連接的便利或空間的連貫,「生」字故作較大的右移。

圖8法眾生

「如何解(圖9)三字為連續的實連組合,用筆的力度層次大體相當。「如何」二字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即字的結構線皆為極其緊縮取勢,通過彼此突出的連接線增加字組的空間構成,更加凸顯線條群組的意義,體現整體觀,而不是單字的精緻與完滿。兩條厚實的連接線務須力避平行。

圖9如何解

此段四行極為注重線條的意向審美,線性豐富多姿。首尾兩行以中鋒實線為基調,圓(方)厚沉靜。事實上,結合上下文,這是此一氣息(手段)與彼一氣息(手段)的延續部分,如此說來中間兩行相較輕盈流轉的豐富線性則變為兩種節奏(氣息)的過渡段落了。而且這兩行中「法眾生隨類」的枯墨與「各得解」濃墨的銜接,顯示了墨法意識的主觀覺醒,這一極端的對比在全幅作品中也最為耀眼。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法報 的精彩文章:

TAG:書法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