舶來品也能中國化——獨具東方韻味的琺琅器
最新
01-11
中國的琺琅器工藝於元代由西亞引進,是典型的舶來品。
在明初,它似乎仍未引起人們的重視,《格古要論》的作者曹昭甚至認為它只適合做婦人的閨閣用品。然而,經過明宣德、景泰兩朝的努力,琺琅器工藝突飛猛進,從閨閣用品變身成為宮廷用品,直至清代,它仍是皇家貴族的寵兒。
清中期 銅胎掐絲琺琅佛教八珍
清乾隆 銅胎掐絲琺琅夔鳳紋香插
琺琅器,是在金屬胎的外表施以玻璃質的釉料,經窯燒而成的器物。其技法可分為三種:掐絲琺琅、內填琺琅,畫琺琅。明、清兩代的宮廷中均設有作房,專門製作琺琅器。到14世紀末琺琅技藝日趨成熟,15世紀中期明代景泰年間的製品尤為著稱,故有「景泰藍」之稱。
清康熙-雍正 銅胎掐絲琺琅石榴壽桃紋抱月瓶
因此,雖然琺琅的技術源自西方,但是表現在器形、色彩、紋飾方面,卻顯出中國獨特的藝術風格。台北故宮博物院所藏的琺琅器約有一千八百餘件,多數是宮廷作品,選料精緻,裝飾華麗,為靜肅雍容的陳設器。
精美的掐絲琺琅器欣賞
來源網路,版權歸原作者
TAG:古玩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