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趣史談之弟子規

趣史談之弟子規

順治九年,即公元1652年,有個人在平陽府絳州(今山西新絳縣)龍興鎮周庄村出生了。

他的出生,同中國歷史上所有父母一樣,註定被父母寄予厚望,而他的努力正契合了父母的期望。

他的少年時期在學堂度過。從幼兒園到小學到初中一直到高中畢業,他的考試成績次次第一,家裡的獎狀糊滿了整個屋子。在農村,這可是莫大的榮譽。每有客人上門看到這滿屋子的榮譽,客人們都讚不絕口,說這孩子定能中個狀元。老實巴交一輩子靠種地為生的父母每每聽到這樣的話,均樂得合不攏嘴,以能有這樣優秀的兒子而自豪。

他,就是清代學者、教育家李毓秀。

康熙11年,即公元1672年,他高中畢業了,畢業就意味著自己已經取得了秀才的功名,只要通過了科舉考試,就可以混個一官半職了。

在第一次鄉試之前,他的恩師黨冰壑告訴他:「芸芸眾生,人生百態,考試只不過是一種形式罷了,無論成敗,不計得失,以平常心待之。」

他明白了恩師話中有話,求取功名雖然是天下士子共同的願望,但他也理解人生中必定會存在諸多的變數。

很快,他的人生第一次科舉考試的成績出爐了。張榜那天,他也前去看了,中舉的七個人中,並沒有他的名字。

他多少有些悵然若失,心神不寧地走在回家的路上。

正好在路上他遇到一位鬚髮皆白的老人,張牙舞爪時哭時笑,看起來有些瘋瘋癲癲,有時還在地上打幾個滾,一路小跑向前奔去。

他感到很納悶,此時另一位路過的行人指著那老人告訴他:「嘖嘖嘖,這范秀才從十八歲一直考到八十歲,還是沒考上。估計這回回家後又得再寒窗苦讀三年,等他中了舉人,估計棺材板都得準備停當了。」

他聽罷,心裡一酸。行人嘆口氣而去。

他想了很久,只是始終想不明白。學的都是一樣的諸子百家、孔孟老莊,為什麼有些人能中舉?為什麼有些人卻不能中舉?比如自己的同學趙騰、韓玉、晁頑等人,在學堂里只是幾個混混,不是出去打架鬥毆就是在外邊泡妞把妹,大字不識幾個,學識屈指可數,在此次考試中,竟然能夠中得舉人?

他左想右想,還是想不通。心下思忖,難道自己這輩子也要向剛才那位老人一樣考一輩子么?那人的這一輩子究竟是為了啥呢?

他回到家,同父母講了這件事。

父母聽罷,提出了再供他三年,支持他復讀的想法。

看到父母佝僂的身軀、滿臉的皺紋,他的眼睛濕潤了。

他說:「我有一顆報國之心,希望將來能夠造福百姓,為國家做出貢獻。然而,難道人只有在當了官之後才能有所作為么?畢竟能夠當官的只有極少數極少數的人,二老的心意我懂,但我更願望走出去,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父親說:「難道,你真的想出去打工?打工一輩子,就毀了一輩子啊。」

他說:「確切地說,應該是半工半讀。我想出去遊學,在學習的同時,也能看看這個國家的人文地理、風土人情,我會三年回來一次,參加三年一度的科舉考試。如果只是封閉在學堂里學習,學的東西是死的;在外面學而時習,則是活學活用。聖人曾說過這樣的話『秀才遇到兵有理說不清』,那是因為他們不通兵制,沒有學習部隊的文化,用讀書人的學到的東西去同士兵講大道理無異於對牛彈琴。所以希望二老能夠支持我的選擇。」

最終,他的父母同意了他的想法。

這年冬天,他背上行囊,辭別父母,踏上去澤州府的征程。

行了數日,過通關時,卻被士兵攔住了。

「請問官爺,發生什麼事兒了?」他小心翼翼地問。

士兵甲:「少廢話,上頭有令,封關一個月。從哪兒來的,到哪兒去。」

他問:「為什麼封關?」

士兵乙推了他一把:「上頭的命令,是你能問的么?快走,不然把你抓起來。」

他沒再說話,不過,他也沒回去,而是同士兵商量一番,願意為士兵們幹些粗活,一天管三頓飯就可以了。

開始士兵們並不理他,但他主動將一些活給幹了。士兵們很滿意,將他留在了駐關營中,做些劈柴挑水、做飯洗衣、幫士兵們代寫一些家信的活兒。營中官兵見他寫得一手好字,且文采也不錯,對他相當滿意。

他一邊幹活,一邊觀察士兵們的生活工作規律,同時積極學習兵營各種規章制度。

同時,他也不止一次地看到,說是封關,其實還有一些人竟然能夠過關。

他不明白了,就去問士兵甲:「軍爺,那啥,能否問個事兒?」

士兵甲:「問吧,問吧。」

他說:「不是說封關了么?怎麼還有人能過得了關?」

士兵甲聽了,感到有些驚訝,隨即哈哈大笑:「看你是老實人,不過,你也老實得過了頭了,這樣吧,我就告訴了你也無妨,來,看看,這個,只要有這個,比什麼都管用。」

士兵甲拿出一錠銀了在他面前晃了晃。

他想了想,恍然大悟。古人云:有錢能使鬼推磨。看來這句話著實沒錯。

很快,一個月封關期限就到到了,上頭突然又發布了一道封關令:為加強澤州馬匹管理,再封關三個月。

他鬱悶了,但同時,他也迎來了人生中的第一個機會。

上頭長官來巡營,發現關營軍紀渙散、士兵為人處事浮躁,且經常爆粗口。

上頭長官非常不滿,要求營軍提升個人文化修養,儘快找一位老師好好教教。

在此緊要關頭,統領向上頭長官推薦了他,讓他來教授兵士學習。

就這樣,稀里糊塗地,他由一名部隊雜工一躍成為軍內輔導員。同時他也間接了解到,之所以朝廷要再次下封關令,是因為澤州的戰馬良駒被人高價收購運往外地,當時也流傳一種說法,說是福建的耿精忠廣東的尚可喜與雲南的吳三桂正以戍邊的名義招兵買馬。而一些精明的商人則認為販馬有利可圖,做起了販馬的買賣,卻不料被康熙死死盯住。

成為軍內輔導員後,他盡畢生之所學,將所有知識分子獨有的禮義廉恥做成一份標準的課件,向士兵們傳授講習。封關令解除後,他並沒有馬上離開軍營,而是繼續在軍營教書。兩年後,上頭長官再次巡營,發現士兵們不但訓練有素,而且文化修養有了質的突變。上頭長官特頒發「學習先進模範營」牌匾以資鼓勵,同時營級領導官升一級。

統領大喜過望,上任前一天晚上,特地請他吃飯。

在飯局上,統領告訴他:「跟我走,做我軍中的參謀吧。」

他笑了笑,說:「我不願走旁門左道,我想憑自己的實力來證明我自己。如果用外人的眼光來看,我是營中的教師,但是站在我自己的觀點,其實也確實是我自己的本心,那就是我要學習部隊文化,破除『秀才遇到兵有理說不清』那句聖訓。事實證明,我學會了,感謝部隊讓我學習到很多在學堂里學不到的知識。軍人以服從命令為天職,具有不怕吃苦不畏犧牲的精神,我相信只要我秉承這種精神,我的仕途會一片光明。」

統領:「好,兄弟,這杯,我敬你。」

康熙14年,公元1675年,李毓秀未過通關,而是在守關營當了近三年的部隊輔導員後,回到了家鄉去參加他此生中的第二次科舉考試。

在這次考試中,他將在部隊中的見聞,結合自己的親身經歷,寫了一篇曠古絕今的文章。文章不但讚揚了軍人鋼鐵的意志,同時也對一些不足之處提出了自己獨到的看法及改善建議。

兩位副考官閱卷後,喜不自勝,向主考官做了推薦。

主考官看罷,捋了捋鬍子,突然拍案而起:「大膽,這是謀反。來人,速將考生拿來拷問。」

衙役進門,其中一位副考官急忙攔住,揮了揮手,衙役出去了。

副考官道:「大人慎重。既然能寫出這樣的文章,說明他對軍制相當熟悉,如果他在軍中有熟識之人,若這熟識之人是大人物,大人將考生下獄,謀反之罪可要滅九族的,若果如下官猜測,大人這是在引火上身、禍不遠矣。」

主考官想了想,點了點頭。

另一位副考官道:「如果點他中舉,但此文太過敏感,皇上怪罪下來,我等三人亦吃罪不起啊。」

最後,三人一致決定,不點李毓秀。

很快,張榜日到了。他又去看榜,但令人沒想到的是,榜上無名。

雖未中舉,但他卻不知道,自己已經在鬼門關走了一遭。

不過有件事卻令他很欣慰,那就是那位已經八十三歲的范秀才終於榜上有名,中了舉人。

他回到家後,父母幫他張羅了一門親事,門當戶對,鄰村的張雪兒小姐比他小兩歲,雖然沒讀過什麼書,但卻也機錄,再加上小時候也認識,這門親事就這樣定了。

迎親的日子到了,但張家卻來信說需要改期。李家問了原因,卻也理解。

他聽了原因,忽地有一種莫名的傷感。

原來那范秀才中了舉人後,一輩子的夙求終於得償所願,便高興得忘乎所似,回家後即手舞足蹈,樂得茶飯不思,因為太過激動,加上家人沒看嚴,一不小心掉自家糞坑裡淹死了。

而范舉人的治喪之日,恰是李家與張家迎親的婚期。故婚期改了。

范秀才中舉,似乎朝廷給士子們傳遞了一個比較積極正面的信號,那就是:學到老,考到老,只要堅持不懈,終有一天總會中舉躋身於官場行列的。

而他此時的想法卻有了少許的變化:如果自己真的也要考到八十多歲,那麼這輩子是否真的是活得值得么?

他結婚後,在家渡過了幸福的蜜月生活後,一如第一次落榜般,他依然選擇了外出遊學,還好,父母與媳婦還是比較支持的。

此行的目的地,依然是澤州,不過這次他選擇了另外一條遠路。在去澤州的途中,他發現很多山村裡的孩子,根本就沒機會讀書,故而在合勝寨他留下了,當了近兩年的代課老師,教會了孩子們最基本的識文斷字。當他到達澤州時,他發現這樣一個怪象,澤州竟然有很多有組織的乞討人員。而且更令他驚訝的是,有些貌似一些乞丐,竟然家置良田千頃,妻妾成群,眼前的沒落竟然掩蓋了背後的繁華。還有些真乞丐四肢齊全,卻能夠放下面子站街乞討。這種怪象讓他眼前一亮,他決定深入並融入這個群體,與他們同吃同住,閑暇之時除了教他們讀書寫字外,還向他們教授為人處世的方法及聖人的先進理念。乞丐們聽後,竟然很受用。有的腦子比較靈光,用他教授的方法與技巧舉一反三,乞討得來的錢財竟然倍數增長。

在澤州將近一年的時間裡,他在乞丐群體中已經小有名氣,有不少的乞丐棄乞從勞,去尋得一些工作或做一些小生意。也正是這一年不到的時間裡,澤州城的內乞討竟然少了90%,當局在向朝廷做年度總結時,用了這樣的話語:經過當地政府將近100萬兩的資金投入,通過政府的手段增加就業崗位,當地乞丐幾乎消失云云。

康熙17年,公元1678年,他第三次回鄉,準備參加科舉考試。

張雪兒已為他生下一個兩歲的兒子,他回到家抱起兒子,熱淚盈眶。

父母告訴他,張雪兒這兒媳婦很不錯,家裡的所有農活幾乎都包了,二老只是在家照看孩子。

他下定決心,此次一定考取舉人。

此次考試,他根據自己在合勝寨與澤州乞丐群為題,做了一番高瞻遠矚的論述,同時提出地方政府應該加大偏遠山區教育資源的投入以及如何讓乞丐消失的方案。

兩位副考官閱卷後,直呼好文,然後呈主考官看。

主考官看畢,道:「我暈。一個秀才,對朝廷的教育體制指指點點,這分明是不把皇上放到眼裡。澤州乞丐消失,明明是政府的功勞,好像是他自己完成這項任務似的,要是點了你,上司不向我問罪才怪。」

三位考官討論一番,權衡利弊後,最後一致決定,不點他中舉人。

張榜那天,他懷著無比激動的心情去看了,但看榜後卻無比失落。在回來的路上,不少行人議論紛紛。他不經意聽了幾句,大家議論的並不是什麼誰中了誰沒中,而是在講關於平西王吳三桂稱帝的事情。

他回家後,將自己關在屋內,一連幾天都不出門。

面壁思過後,他還是決定如第一次落榜那般,繼續外出遊學。這次他選擇的是京城。他的這項選擇依然得到了家人的支持。

他來到京城的延壽街,他看到一家商鋪前竟然排起了長隊。

他很好奇,上去看個究竟。原來這家商鋪就是有名的「王致和南醬園」。大門的對聯清晰可見:上聯是「可與松花相媲美」,下聯是「敢同蝦醬做競爭」。橫批為:臭名遠揚。

他喃喃自語:「難道這就是傳說中的臭豆腐?」

剛嘀咕完,但見一人迎面而至。

那人見他後,施了一禮,笑道:「見得先生面善,必是教育界或學術界的才俊,在下王致和,是這南醬園的掌柜,還請入內一敘。請。」

他也施了一禮,道:「在下李毓秀,王掌柜慧眼,不才做過幾年教師。請。」

二人入得鋪內偏房,相談甚歡。當聊到國家的教育體制時,通過與王致和的交流,他忽然有了自己獨特的觀點。

王致和自己也曾多次參加科舉考試,亦未中舉。王致和講了許多關於教育的不公平,他聽後突然恍然大悟,他認為教育資源的不均衡直接導致寒門學子在入仕求取功名的過程中困難重重。優質的教育資源幾乎被官員們或商業大亨名門望族所壟斷,或者直接被這類階層的人員高薪聘請為家庭教師,只教自己的子孫。還有一些稀缺的名士名師,也被王公貴族所籠絡。故,身為底層的普通老百姓根本就享受不到這種優質的教育資源,所以從寒門中進入到官場的士子是少之又少。

當他將這些話講給王致和聽時,王致和吃了一驚,連聲誇讚其高論。

他與王致和談了很多,同時品嘗了鋪里的臭豆腐,味道還不錯。

與王致和辭別後,大半年的時間裡,他去了京城所有的學館。同時,在京城他還遇到了當代大儒顧炎武。

對於顧炎武拒絕朝廷聘請其修《明史》一事,他表示不理解。

顧炎武告訴他:「吾本明朝舊臣,何可為韃虜驅使?況天下興亡,匹夫有責。身為明臣,當為明盡忠。」

他終於明白了,這就是氣節。

當他調查研究並學習了京城先進的辦學經驗時,他的內心有些觸動。他在想,如果將這種辦法模式在鄉下也仿效推廣,寒門學子在入仕的道路上會不會更平坦一些呢?

康熙20年,公元1681年,他回到家鄉參加第四次科舉考試。這一次,他同樣落榜。不過,在此次考試中,卻有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人士爆出猛料:史上最令人憤慨的科場舞弊案。

同以前的不為人知的科舉考試舞弊一樣,有權有勢家境富餘者賄賂考官,提前知曉考卷命題。而且,以往考中舉人的都是豪門子弟,非官即富,寒門子弟除了那位已經死掉的八十三歲的范舉人之外,再無其它他人。

考生紛紛表示將進行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上訪。而且這個上訪的時機恰到好處,因為內閣大學士、當今帝師陳廷敬將要回澤州省親。

考生們一片鬧騰,在上訪的呼聲中,李毓秀的憤怒比不比其它人弱。他寫了一篇措辭嚴厲的上訪報告,擺事實,講道理,要求按大清律例嚴懲考官。

李毓秀與考生們一起拉著橫幅,向澤州進發了。而考官們則在青樓喝著小酒,聽著小曲,暢談著晚上該翻哪個小妾的牌子,優哉游哉的享受著美好的生活。

不料過通關時,考生們就被兵士給抓了。考生們開始還破口大罵,但是卻被布條塞住了嘴巴,每個人都被單獨地關押。他也不例外。

李毓秀徹底明白了,歷來官官相衛,大清朝也不例外,看來真的要死在這兒了。

統領巡營,看了關押了考生,突然,統領看到了李毓秀。

統領命兵士趕緊打開。

李毓秀認出了統領,就是當年的士兵甲。

二人進了大帳,邊喝邊敘舊。

敘著聊著,就聊到這起科場舞弊案了。

統領一飲而盡,說:「李老師,此事到此為止吧。這大清朝科場舞弊的事情多了去了,難道只有我們平陽府才有么?沒錯,你們委屈,你們的心思我都懂,但是,就算我放你們過去,你們到了澤州在還沒有見到陳廷敬陳大人之前,你們的小命早就沒了。這樣的事情在你們看來很簡單,其實很複雜,複雜得連我們都被無形中卷進去了,上頭領導的命令我們必須得執行。記住,胳膊擰不過大腿,知難而退吧。科場舞弊的事情早晚會傳到皇上的耳朵裡面去的,只是時間的問題,你們不能枉自送了性命。」

李毓秀想了想,道:「謝了,我明白了。這樣,我去說服其它考生,能不能給他們一條生路?畢竟他們並沒有錯。」

統領:「呃,看在先生的面子上,我可以放他們一條生路,不過,他們每個人要寫一份不再上訪的保證書。」

李毓秀:「沒問題。」

他回到牢里,逐一說服了各位考生,並發表了自己的看法。考生們聽罷,皆放棄了上訪,並寫了保證書。

他與考生們不得不回了家,在這次上訪事件中,以考生們的失敗而告終。

他回到家後,開始了耕讀的生活。

同年冬,清軍攻克昆明,吳周王朝的第二位帝王吳三桂的孫子吳世璠自殺,朝廷成功平定三藩。

也就是在這年,曾經在科舉考試中被錄用的李毓秀的同學趙騰、韓玉、晁頑等人,雖然已經官至五品,但因同吳世璠勾結被舉報,皆被朝廷抄家、滅九族。

此次事件,對他影響極大。

他也對此次做了深刻反思。為什麼這些人會走向這條不歸路?難道真的是教育的問題嗎?忠君、愛國、孝父母、謙兄弟、愛妻子、敬師長,這些最基本的人倫道德綱常,難道不值得去學習嗎?

此後,他又遊學十幾年,期間也陸續參加科舉考試,但依然久試不中。

康熙34年,公元1695年,他結束了多年的遊學,在家鄉辦了一所「訓蒙學堂」。他認為,教育要從娃娃抓起,從小就要培養娃娃們忠君、愛國、孝父母、謙兄弟、愛妻子、敬師長等最基本的禮儀修養,無論他們以後是否入仕,希望他們長大後能夠做一個光明磊落、仁孝正直之人。

他還認為,如果世上所有的孩子都能做到這一點,不出三代,那麼這個國家一定能夠成為真正的禮儀之邦。

雍正3年,公元1725年,73歲高齡的李毓秀根據自己50多年的遊學及教學經驗,結合少兒的學習特點,寫了一部偉大的著作《訓蒙文》。後經賈存仁修訂,改名《弟子規》。

《弟子規》淺顯易懂,文風樸實,韻律通透,讀來朗朗上口,成為清代後期廣為流傳的兒童啟蒙讀物。《弟子規》以精鍊押韻的三字形式闡述了學習的重要性、做人的基本道理以及待人接物的常識等,不僅對幼童起到重大的教育啟蒙作用,對於成人亦起到潛移默化的教育作用,意義之重大,影響之深遠,在中國教育史上留下了光輝燦爛的一筆。同樣在今天國學的興起,《弟子規》當堪為翹楚。

雍正13年,公元1735年,李毓秀永遠地閉上了眼睛。

兩百八十多年過去了,時至今日,當後世的人們翻開《弟子規》這本書時,您是否會想起,曾經有位叫李毓秀的學者為這部作品傾注了自己畢生的心血?當後世的人們談起自己所處時代的教育體制並提出質疑時,是否也想起李毓秀也曾遇到過類似的問題?

附:《弟子規》全文

清·李毓秀

 總 敘

弟子規 聖人訓 首孝弟 次謹信

泛愛眾 而親仁 有餘力 則學文

  入 則 孝

父母呼 應勿緩 父母命 行勿懶

父母教 須敬聽 父母責 須順承

冬則溫 夏則凊 晨則省 昏則定

出必告 反必面 居有常 業無變

事雖小 勿擅為 苟擅為 子道虧

物雖小 勿私藏 苟私藏 親心傷

親所好 力為具 親所惡 謹為去

身有傷 貽親憂 德有傷 貽親羞

親愛我 孝何難 親憎我 孝方賢

親有過 諫使更 怡吾色 柔吾聲

諫不入 悅復諫 號泣隨 撻無怨

親有疾 葯先嘗 晝夜侍 不離床

喪三年 常悲咽 居處變 酒肉絕

喪盡禮 祭盡誠 事死者 如事生

  出 則 弟

兄道友 弟道恭 兄弟睦 孝在中

財物輕 怨何生 言語忍 忿自泯

或飲食 或坐走 長者先 幼者後

長呼人 即代叫 人不在 己即到

稱尊長 勿呼名 對尊長 勿見能

路遇長 疾趨揖 長無言 退恭立

騎下馬 乘下車 過猶待 百步余

長者立 幼勿坐 長者坐 命乃坐

尊長前 聲要低 低不聞 卻非宜

進必趨 退必遲 問起對 視勿移

事諸父 如事父 事諸兄 如事兄

  謹

朝起早 夜眠遲 老易至 惜此時

晨必盥 兼漱口 便溺回 輒凈手

冠必正 紐必結 襪與履 俱緊切

置冠服 有定位 勿亂頓 致污穢

衣貴潔 不貴華 上循分 下稱家

對飲食 勿揀擇 食適可 勿過則

年方少 勿飲酒 飲酒醉 最為丑

步從容 立端正 揖深圓 拜恭敬

勿踐閾 勿跛倚 勿箕踞 勿搖髀

緩揭簾 勿有聲 寬轉彎 勿觸棱

執虛器 如執盈 入虛室 如有人

事勿忙 忙多錯 勿畏難 勿輕略

斗鬧場 絕勿近 邪僻事 絕勿問

將入門 問孰存 將上堂 聲必揚

人問誰 對以名 吾與我 不分明

用人物 須明求 倘不問 即為偷

借人物 及時還 後有急 借不難

  信

凡出言 信為先 詐與妄 奚可焉

話說多 不如少 惟其是 勿佞巧

奸巧語 穢污詞 市井氣 切戒之

見未真 勿輕言 知未的 勿輕傳

事非宜 勿輕諾 苟輕諾 進退錯

凡道字 重且舒 勿急疾 勿模糊

彼說長 此說短 不關己 莫閑管

見人善 即思齊 縱去遠 以漸躋

見人惡 即內省 有則改 無加警

唯德學 唯才藝 不如人 當自礪

若衣服 若飲食 不如人 勿生戚

聞過怒 聞譽樂 損友來 益友卻

聞譽恐 聞過欣 直諒士 漸相親

無心非 名為錯 有心非 名為惡

過能改 歸於無 倘掩飾 增一辜

  泛 愛 眾

凡是人 皆須愛 天同覆 地同載

行高者 名自高 人所重 非貌高

才大者 望自大 人所服 非言大

己有能 勿自私 人所能 勿輕訾

勿諂富 勿驕貧 勿厭故 勿喜新

人不閑 勿事攪 人不安 勿話擾

人有短 切莫揭 人有私 切莫說

道人善 即是善 人知之 愈思勉

揚人惡 即是惡 疾之甚 禍且作

善相勸 德皆建 過不規 道兩虧

凡取與 貴分曉 與宜多 取宜少

將加人 先問己 己不欲 即速已

恩欲報 怨欲忘 報怨短 報恩長

待婢僕 身貴端 雖貴端 慈而寬

勢服人 心不然 理服人 方無言

  親 仁

同是人 類不齊 流俗眾 仁者希

果仁者 人多畏 言不諱 色不媚

能親仁 無限好 德日進 過日少

不親仁 無限害 小人進 百事壞

  余 力 學 文

不力行 但學文 長浮華 成何人

但力行 不學文 任己見 昧理真

讀書法 有三到 心眼口 信皆要

方讀此 勿慕彼 此未終 彼勿起

寬為限 緊用功 工夫到 滯塞通

心有疑 隨札記 就人問 求確義

房室清 牆壁凈 几案潔 筆硯正

墨磨偏 心不端 字不敬 心先病

列典籍 有定處 讀看畢 還原處

雖有急 卷束齊 有缺壞 就補之

非聖書 屏勿視 蔽聰明 壞心志

勿自暴 勿自棄 聖與賢 可馴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