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期的劉備曹操孫權為什麼都不敢稱帝?
在不少人眼中,古代的皇帝有著絕對的權威,除了天之下,皇帝最大,掌握了天下臣民的生殺權,同時也享受著富貴的生活,因而,在古代很多人都想著當皇帝。比如陳勝吳廣起義,陳勝就曾說:「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這似乎是陳勝想為自己當皇帝找個理想的借口,著名的黃巢起義,元末的陳友諒,張士誠,劉福通等起義,最終的目的都是為了做皇帝,這是封建社會時期,很多人的夢想。不過,在三國時期,曹操, 劉備,孫權卻是一直都不敢稱帝,最為明顯的就是曹操的「挾天子以令諸侯」,曹操為一方梟雄,有這個實力將皇帝取而代之,為什麼就是不敢稱帝,反而要藉助天子的力量號令群雄呢?
原來,在當時的割據局面中,有一條群雄都在默默遵守的規則:在一方稱王可以,但是不能夠稱帝,在這種情況下,稱帝是很危險的事情,若是稱帝,就意味著將自己放在火爐上烤,群雄都會群起而攻之,此時稱帝就是要讓本是在互相攻打,搶佔地盤的群雄有一個共同的攻擊目標,毫無疑問,在當時的情勢下,稱帝是很愚蠢的行為。
當時的曹操挾持了漢獻帝之後,孫權就有一次遞了奏章,想讓曹操稱帝,但是曹操深明當時的情況,若是自己稱帝,肯定會被其他梟雄聯合起來對付自己,因此,曹操拒絕了孫權的提議,繼續做漢獻帝背後的指揮人。
當然了,也並非是每個人都有這樣的自知之明,其中有一個就是袁術。袁術見當時的漢朝已經沒落,也沒有出來爭這個帝位,於是就起來稱帝,結果,這個錯誤讓他陷入了危險的境地,最後黯然收場。可以這麼認為,三國時期能夠擁有一方勢力的,都不是笨蛋,誰都想自己做皇帝,但皇帝這個位子就像是一塊燙手的山芋,誰拿傷的就是誰。所以,當時的三個霸主,劉備,曹操,孫權都不敢稱帝。
這也難怪,畢竟,誰不珍惜自己好不容易才得來的兵力和地盤呢?若是貿然稱帝,將會令自己的軍隊面對數個,數十個敵人的軍隊,這樣不慘敗才怪。這主要還是在於當時的三雄勢均力敵,你可以打贏我,但絕對碾壓不了我,也正是因為三方都沒有壓倒性的實力,因此,稱帝是不行的。退一步來講,若是一方有更強大的軍隊,更厲害的實力,稱帝也是遲早的事情。而之所以三雄都不敢,乃是害怕別人聯合起來對付自己,厲害之下,自然是不會貿然行事。
TAG:孫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