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祖蔭滂喜齋宋版書收藏
原標題:潘祖蔭滂喜齋宋版書收藏
潘祖蔭(1829—1890),字在鍾,小字鳳笙,號伯寅,亦號少棠、鄭盦。吳縣(今江蘇蘇州)人。1852年(咸豐二年)一甲第三名進士,探花,授編修。數掌文衡殿試,在南書房近四十年。光緒間官至工部尚書。幼好學,涉獵百家。收藏極富,所藏圖書、金石甲於吳下。其一生仕途通達、官資顯赫,從政之餘,退朝閑暇之際,廣置圖籍。滂喜齋藏書不以數量取勝,而是以所藏善本之精妙與珍貴為後世所讚歎。如毛晉汲古閣、怡親王安樂堂、廬文弨抱經堂、季振宜辛夷館、黃丕烈士禮居、汪士鍾藝芸書舍等多家散出之書,潘氏多有收藏。根據《滂喜齋藏書記》與《滂喜齋宋元本書目》等記載,潘祖蔭所藏宋版書大約在一百四十部左右。
潘祖蔭藏書齋名有:滂喜齋、八囍齋、佞宋齋、蓮葉西齋、八求精舍、芬陀利室、近光樓、小脈望館、龍威洞天、二十鐘山房等。藏書印主要有:潘祖蔭藏書記、伯寅經眼、伯寅藏書、潘祖蔭、伯寅、翰林供奉、滂喜齋、漢學居、潘印祖蔭、吳縣潘伯寅平生真賞、吳潘祖蔭章、賜蘭堂、金石錄十卷人家、伯寅寶藏第一、祖蔭、如願潘、宋本、元本等。
1951年7月,潘氏滂喜齋藏書中的精華部分成為孕育中的上海圖書館首批國寶級藏品,其數量之多、質量之精,讓世人矚目。這批珍品共76種1765冊,裡面有宋刻本20種、元刻本27種、明刻本18種、清覆宋刻本2種、明清名家抄本9種。其中許多是傳世孤本,文物和史料價值極高。此後,上圖又陸續採購到《王荊公唐百家詩選》、《杜工部集》、《金石錄》、《紫雲先生增修校正押韻釋疑》四種宋本,也屬於滂喜齋舊藏,現將其所藏的部分宋版書分別例舉賞析如下:
《金石錄》三十卷。宋趙明誠撰。宋淳熙間龍舒郡齋刻重修本。存卷十一至卷二十,四冊。版心白口,雙魚尾,左右雙欄。半葉十行,行二十一字。後有江藩、吳應溶、顧廣圻、阮元、翁方綱、朱為弼、姚元之、洪頤軒、程同文、陳均、沈濤、汪孟慈等人跋。《金石錄》在南宋間曾經刊刻兩次,一為孝宗淳熙間(1174—1189)龍舒郡齋刻本,一為寧宗開禧元年(1205)浚儀趙不譾刻本。然而以上兩種版本皆不顯於世,且元明兩代近四百年間未重新雕版,只有抄本流傳。清初杭州藏書家馮文昌意外獲得一部宋刻《金石錄》,雖然僅是十卷殘本,已可謂絕無僅有之幸運。馮氏所藏殘本宋刻《金石錄》之後輾轉又經大藏書家朱文石、鮑廷博、江立、趙魏、阮元、韓泰華、潘祖蔭等人遞相收藏。
《孔叢子》七卷,題孔鮒撰,(宋)宋咸注,南宋刻本。半葉十二行,行大字二十三至二十四字不等,小字二十七至二十九字不等。版心白口,雙魚尾,四周單欄。卷前後皆有宋咸序,卷末有嘉佑八年(1063)呂逢刊書序。書中鈐有季振宜藏書記、潘祖蔭藏書記等印。是書所載系孔子而下子思、子上、子高、子順之言行,凡二十一篇。又以漢孝武朝太常孔臧所作賦與書上下二篇附綴於末,別名《連叢》。孔鮒,字子魚,孔子九世孫。秦始皇封他為魯國文通君,拜少傅。相傳焚書坑儒時,他將《尚書》、《詩經》等儒家經典藏於曲阜孔子故宅牆壁中。直到漢景帝的兒子魯恭王劉余拆除孔宅,擴建王宮時才發現,稱為古文經。
《東觀餘論》二卷,宋黃伯思編撰,南宋寧宗嘉定三年(1210)溫陵庄夏刻本,二卷本。版心白口,單魚尾,左右雙欄,每半葉九行,行十八字。書中鈐有宋本、竹塢、梅溪精舍、鐵研齋、五峰樵客、王印履吉、項元汴印、季印振宜、徐健菴、韓氏藏書、金石錄十卷人家、韓印泰華、潘祖蔭藏書記、伯寅藏書等印。是書內容主要分為兩部分:一是收錄黃伯思生前曾經發表過之古文字學力作《法帖刊誤》,二是輯錄黃伯思生前所作,然而卻未發表的兩百餘篇關於審正金石、考核藝文之文章。全書字大悅目,皮紙潔白如玉,墨光似漆,是南宋後期刻本中的上品。
《杜工部集》二十卷,唐杜甫撰,南宋紹興建康郡齋刊本,十冊。版心白口,單魚尾,左右雙欄,每半葉十行,行十八至二十一字。書中鈐有宋本、潘祖蔭藏書記等印記。從書中毛扆題跋得知,毛晉曾借得宋本影抄一部藏於家。毛晉死後,其子毛扆得宋刻殘本三冊,發現該三冊中的缺失情況與毛晉影抄本相同,即為當年毛晉所借抄之原本,惜已殘缺,日後遣其甥王為玉,據先前影抄本再事影寫補缺,使成全書,亦是海內外僅存孤本。
《梁溪先生文集》一百八十卷,宋李綱撰。版心白口,雙魚尾,左右雙欄,每半葉九行,行二十字。今存三十八卷,二十冊。鈐有錫山安國之印、毛晉之印、黃丕烈印、汪士鍾藏、潘祖蔭藏書印等藏書印。卷末有清李枚、黃丕烈、徐康跋。此書舊為錫山安國所藏,而竹塢文氏、汲古閣毛氏皆有藏印。乾隆年間入嘉定李枚家中,後入黃丕烈、汪士鍾家,又由沈韻初家歸於潘氏滂喜齋。
《侍郎葛公歸愚集》二十卷,宋葛立方撰,南宋淳熙年間江西撫州刻本。版心白口,雙魚尾,左右雙欄,蝴蝶裝。半葉十二行,行二十二字。存卷五至卷十三,四冊。書中鈐有士禮居、丕烈、蕘夫、汪氏士鍾、閬源真賞、潘祖蔭藏書記等印。是書刊刻於南宋,然元、明兩代百年之間卻無再刻。自清以降,所見諸本無論公、私著錄者,皆為由此殘本抄出。
《王荊公唐百家詩選》二十卷,宋王安石輯,南宋紹興淳熙年間江西刻本。版心白口,單魚尾,四周雙欄,半葉十行,行十八字。字體仿歐陽信本。今存一至九卷,目錄及卷二、卷六缺頁。此本舊為黃丕烈士禮居插架之物,後入汪士鍾藝芸書舍。書中鈐有百宋一廛、黃丕烈印、宋本、潘祖蔭藏書記等印。
《廣韻》五卷,宋陳彭年等撰,宋刻本,五冊。半葉十行,行二十字。左右雙邊,白口,單魚尾。書後有楊守敬跋。此書舊為日本寺田望南所藏,後歸博物館局長町田久成,由楊守敬購歸轉售潘祖蔭。書中鈐有黃絹幼婦、讀杜草堂、星吾海外訪得秘籍、潘祖蔭藏書記等藏書印。
《周髀算經》二卷,不題撰名,漢趙君卿注,北周甄鸞重述,唐李淳風注釋,宋李籍作音義。南宋嘉定六年(1213)福建鮑澣之汀州刻本。版心細黑口,單魚尾,間有雙魚尾,左右雙欄,半葉九行,行十八字。有清趙之謙題篆體簽「宋元豐京鑒本」。書中鈐有傳是樓、健庵收藏圖書、黃金滿籯不如一經、宋本、趙印之謙、潘祖蔭藏書記等藏書印。中國古代天文歷算之學,在隋唐一代已高度發展。隋代設立算學於國子監,唐代則更進一步於科舉考試中設立明算科一門,李淳風等注釋的十種算經立於官學之中。宋代沿襲唐制,並將十種算經刊行,惜北宋監本早已亡佚,今據福建鮑澣之汀州刻本可窺一貌。
《諸儒鳴道》七十二卷,不題撰人,南宋端平二年(1235)閩川黃壯猷修補印本,二十冊。版心白口,單魚尾,左右雙欄,每半葉十二行,行二十一字。書中鈐有崑山徐氏家藏、健庵、潘祖蔭藏書記等印。是書是傳世唯一由宋人所輯的一部理學叢編,而原書編輯者姓名已然從缺無考。
TAG:善本古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