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德開示│索達吉堪布:唾手可得的財富,你擁有了沒?
編前語:
財富是什麼?
凡夫眼中的財富,
標籤是金錢和物慾,
表現手法是貪婪。
所以,財富在世間是矛盾的,
它即是快樂的源泉,
也是痛苦的推手。
有人因為它萬劫不復,
也有人在為著它前赴後繼。
可是,在聖者眼中,
財富卻也是殊勝的,
它是純純粹粹的快樂發動機。
因為,凡夫看重有漏的財富,
聖者追求無漏的珍寶,
我們稱之為「聖者七財」。
佛陀在《寶積經》、《長阿含經》等經典中,都講到了聖者擁有的「聖者七財」。為什麼叫做「財」呢?因為對財富人人都喜歡,渴望從中獲得快樂,同樣,聖者對這七種法也很喜歡,能從中獲得快樂,故稱為「聖者七財」。凡夫人對有漏的財富非常重視,成天惦記著自己的吃穿、錢財、房子、轎車,而聖者認為對水泡般的身體進行保養不是特別重要,他最關心的是生生世世能帶來快樂的財富,這就是聖者七財。
一、信心財:對上師、三寶、因果、四諦等有堅定不移的信任感,覺得「三寶真的存在」、「蓮花生大士不是一般人」、「釋迦牟尼佛不是普通的王子,他是智慧尊者」,而不是認為「蓮花生大士是個老頭子」、「釋迦牟尼佛是個比丘」,把聖尊看作平凡人,這個過失非常大。當你觀想他們的形象時,應該有無比的恭敬心,這叫做信心。
其實,說深一點,按照密宗的觀點,我們正在念佛時,想阿彌陀佛的念頭就是阿彌陀佛,除此之外,並沒有一個佛從遠處慢慢過來。如果你想念上師,對上師起信心,此時你的念頭就是智慧本尊的上師。若對這方面有種信心,你的很多煩惱可以遣除,功德自然而然會積累,所以信心很重要。
二、持戒財:持戒是一切功德的根本。希望大家至少要受皈依三寶的戒,然後根據自己的力量,受一分戒或者多分戒。每個人還是要受一些戒律,這樣才能具足菩提心等上上功德。
三、多聞財:多聞的不是世間各種雜論,而是對與解脫有關的四諦等廣聞博學。
四、布施財:指發放自己的身體、財物。
五、觀待自己無垢的知慚財。
六、觀待他人的有愧財。
七、智慧財。
這七種法,唯有聖者才真正擁有,凡夫人只能相似具足。我們作為希求解脫者,應當盡量具足聖者七財,《法句經》云:「信財戒財,慚愧亦財,聞財施財,慧為七財。」《大圓滿心性休息》中對此也有提及。《大圓滿心性休息》是寧瑪派的修行次第論,按華智仁波切的說法,《入行論》和《大圓滿心性休息》那麼好的論典,整個世間上也找不到,他講了很多很多讚美詞。不過,可能是眾生業力現前吧,我把《大圓滿心性休息大車疏》翻譯出來後,前段時間總結了一下,請的最少的就是《心性休息》。我以分別念寫的書全部都請光了,這本書卻沒有人請,我們這邊的庫存剩了很多,外面也剩了不少,有時候看來,人們真的不會選「寶貝」。
我們修行人一定要捨棄房屋、轎車、錢財等有漏財富,有多少車、多少棟樓、多少錢並不重要,應如《菩薩寶鬘論》所言:「捨棄一切有漏財,當以聖財為嚴飾。」法王如意寶在世時經常說:「我們不要互相攀比有漏的財富,你修了一個房子,我的房子就要比你高,這不是一個修行人。」而我們作為修行人,應該看自己具足哪些聖者七財。《維摩詰經》云:「富有七財寶,教授以滋息。」具足聖者七財的話,菩提善根才能得以成熟。
現在積累錢財的修行人非常多,可是積累聖財的多不多呢?大家應該觀察一下。
——恭錄自索達吉堪布
《親友書講記》
文章源自網路
更多驚喜盡在原文閱讀
TAG:法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