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在老碼頭學工
◆ 羊郎
擺渡過江眾生相
浦東民生路老碼頭的圓筒糧倉華麗轉身為現代感的東方百老匯了,這座清代光緒年間的八萬噸糧倉出生時就以它的體量規模驚駭於世,如今又將以另類的姿態再現輝煌。看到此新聞,我的思緒穿越到上世紀六十年代,我作為黃浦區雲南中路小學的小學生到民生路碼頭當時的上港二區參加學工勞動的情景。
我們的學校在雲南路延安路口,學生們都住在學校附近,而民生路上港二區在浦東。對我們這些住在人民廣場周邊的人而言,當年的浦東差不多就是「鄉下」了。現在想去就能去的民生路,在當年的地理概念上可絕不是市區。到那裡去勞動,首先要到延安路輪渡站擺渡。過江後的場景和浦江西面完全是兩個世界,就是路名也土得掉渣。典型的當數「爛泥渡路」。這路名在轟轟烈烈的浦東大開發中隨著推土機將危棚簡屋推倒的同時一起湮沒了,倘若那時把這路名像古董一樣保護下來,而在爛泥渡路上高樓大廈拔地而起,白天高樓蔽日,晚間霓虹璀璨,人間滄桑油然而生,那種歷史的穿越感將多麼富有震撼力。
去上港二區,因為路遠,學校發給我們每人每天三角六分錢作交通費。那年頭這筆錢對我們這些小學生而言簡直就是大額費用,用這筆錢可以買不帶橡皮頭的鉛筆三十支,在借閱連環畫的小攤上看三十本小人書了。於是我們就想省下這筆錢。市輪渡是沒法省的,浦江天塹即使夏天能游過去也成本太高,回想第一天到延安路輪渡站,買了六分錢一枚市輪渡的綠圓牌。那牌子的中間鑲嵌著一個紅色的塑料做的「市」字,把那個牌子在門衛的眼皮底下往出入口的大箱子里一扔,就可以魚貫而入進到輪渡上。
初次登船好有新鮮感,當水手將大纜繩收起,船離岸的一刻,望著遠去的外灘建築群,我那稚嫩的心裡居然有一種離家的傷感湧上來。畢竟那時我們太小了,才小學五年級,畢竟那時的浦東在我們的心理距離上太遠了。
多次來往後好奇心逐漸取代了新鮮感,我們發現那圓牌上的「市」字可以摳下來玩,於是你一個我一個地摳,日積月累,不少男同學手裡都有十多個雕刻的紅色的「市」字可在手裡把玩。每天出入市輪渡口,我們發現上下班高峰時成群結隊的渡客人手一揚,那綠牌子像雨點一樣落進箱子里,那門衛竟然能發現誰逃票,真是火眼金睛。可是也難免有走眼的,有的乘客三五成群,有意無意地一起買票且把一摞牌子交由一個領頭人一把撒出去,同時一群人呈匆忙狀魚貫而入,讓門衛目不暇接,想來即使是目光如電也無從清點人頭和牌牌數,最多也就認個八九不離十,再說每天進出的老客人叫不出人名也認得人臉,每天那幾個老面孔在門衛眼前刷過去,而且都陪著笑臉,人不熟臉熟,時間一長總積攢下些許人情,對缺幾個市輪渡牌牌的事可能也睜隻眼閉隻眼了。作為小學生在學工路上也接觸了社會,管窺到了人情社會的些許眾生相。
以步代車苦亦樂
擺渡到浦東進入陸家嘴,在當年浦東公園處的85路公共汽車站,起點在陸家嘴,終點站好像是高橋,其中有稱之為掉頭車的到高廟再往回開,可見這條線路還是熱線。到民生路的車費記得是一角五分,為了省下這車資我們幾個小朋友經常相約啟動步行模式,開自帶的「十一路電車」。
這一路步行就是沿著浦東大道85路的線路走,為了縮短心理距離,我們把這條心目中的長征路分成三段:走到當年的浦東遊泳池是第一個節點,那是當時上海較大的一個受學生們喜愛的游泳池,所以以此為節點有幸福感。第二個節點是其昌棧,或許因為這地名對城裡人而言有點鄉土氣息。第三個節點就是稱之為「十八間」的地方。後來在浦東工作時,一直沒有關注過「十八間」這地名的存亡,寫此文時竟然想不清楚在哪個方位,於是上網去查,據網友說,就是現在銅山街附近,現在的建築有五牛城,過去的建築有天主教堂。至於為什麼叫十八間,網上也能查到一些歷史傳說,可見一個有故事的地方就有其文化價值。而當年我們拖著疲憊的步伐走到這個節點時,心裡就有將到終點的喜悅,於是一鼓作氣直達目的地。全程步行中為了趕時間不遲到,我們這些小孩子都是一路急行軍的速度,但是無奈人小腿短,一路上還要四十分鐘,往往走得汗流浹背,筋疲力盡,走過這十八間,已經步子踉蹌,雙腳像灌了鉛,看到行道樹就要伸手拉一把借借力。
上班路上我們以步代車,下班時雖然不趕時間,但那時的浦東到了晚上黑燈瞎火的,我們不敢走夜路,所以往往在民生路渡口擺渡到楊樹浦路,再老老實實地乘上叮叮噹噹的有軌電車經過外白渡橋到南京路下車,這條線路還可以少花幾分錢。
揮錘人看揮杆人
初到港區恰是冬天,碼頭上不見一條貨船,那圓圓高高的萬噸糧倉在我們眼裡就以為是幾個大煙囪,心裡嘀咕著,那幾個土黃渣渣的大傢伙怎麼不冒煙呢?寒風瑟瑟里只看見風颳起的地上沙塵在眼前飛舞。我想起了學校里教過的《碼頭工人之歌》:「從朝搬到夜,從夜搬到朝,眼睛都迷糊了,骨頭架子都要散了……」
小學生學工勞動,又在號稱苦力活的碼頭上,如何派活,當時的上港二區想來是很為難的。最後是給我們每人一個小板凳一把小鐵鎚,派的活是沒指標沒考核且是我們力所能及的,就是敲大鐵桶上的鐵鏽。活雖不累,但很無聊,幾個小時下來手上和鼻孔里都粘上了黃銹。小夥伴們就把碼頭工人之歌哼成了「從朝敲到晚,從晚敲到朝,眼睛都迷糊了,十個手指都染黃了」。
終於有一天,我們欣喜地看到有大貨輪靠岸了。碼頭上頓時熱鬧起來,碼頭工人背馱大包肩扛重擔在跳板上一步一挪的震撼場面出現在我們眼前,而生活中真實版的碼頭號子和著工人們的粗重喘息聲傳到了我們的耳朵里。為了協調步伐節奏形成合力,工人們口中的碼頭號子是我們不熟悉的「唷煞、喲煞」聲,引得我們竊竊私語,到底是歌里的正宗還是生活里的號子正宗呢?去問班主任,老師說歌里的是藝術,生活里的是真實。又問我們白米飯好吃還是鹹肉菜飯好吃,小夥伴們齊聲說菜飯好吃,老師說,兩者都是飯,菜飯是由白飯加工來的,但是鮮美得多,藝術來自於生活又高於生活,所以歌聲里的號子更好聽悅耳。聽了老師的話,我們咂巴著嘴巴子,想著鹹肉菜飯的美味,齊齊點著頭,似乎明白了許多。
大貨輪上的貨物卸完後,碼頭又恢復了平靜,我們還是一邊無聊地敲著鐵桶上的銹斑,一邊東張西望。那些貨輪上的外國水手吸引了我們的注意力。他們走下輪船也沒地方消遣,當時的上海海員俱樂部遠在浦西外灘,於是自己想辦法。只見一個外國水手,在揚著風沙的空地上進行著在我們看來同樣無聊的健身運動:他拿著一根長長的桿頭上有小勺的鐵杆,揮杆擊打地上放著的小白球,欲將白球打進前方的大鐵桶里。當年我們根本不知道這就是在練高爾夫的揮杆,只是覺得這樣的運動單調乏味,毫無樂趣可言……
小學時的學工勞動給了我第一次接觸社會的機會,它雖然短暫,但也成就了一段少年時代的別樣記憶。
TAG:新民晚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