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執著五蘊之苦與滅苦之法

執著五蘊之苦與滅苦之法

編者按:

有人問:什麼是五蘊?為什麼執著五蘊就是苦?離苦的方法是什麼?

針對這些問題,筆者摘抄以前所寫的「人間佛教出世觀——執著五蘊之苦與滅苦之法」,僅供有緣閱讀文章者參考。

祈願佛陀正法久住,一切有情離苦得樂!

行願 合十

一、五蘊的含義

「人間佛教出世觀」主張第一種要出離的世間,是「五蘊世間」。

在《阿含經》中,我們可以看到佛教所講的世間有三種:

(一)器世間;(二)眾生世間;(三)五蘊世間。

佛教重點是分析最後一種,即「」。因為佛教認為,由於人們對五蘊世間的無知,及不正確的了解,人們就生起不正確的認識,執著五蘊是我、是我的,於是生起了貪,苦也就隨之而生起。

例如:中譯《雜阿含1307經·赤馬天子經》說到五蘊就是世間。

佛陀說:「我今但以一尋之身,說於世界、世界集、世界滅、世界滅道跡。赤馬天子,何等為世間?謂五受陰。何等為五?色受陰、受受陰、想受陰、行受陰、識受陰,是名世間。」(注1)

從這一段經文中可以看出佛教分析的是五蘊世間,而不是器世間。所以「出世」是指煩惱

那麼,什麼是五蘊呢?《佛光佛學大詞典》說:五蘊,梵語pa?ca-skandha,巴利語pa?ca khandhā。又作五陰、五眾、五聚。「蘊」是積聚、類別之意,即類聚一切有為法之五種類別。簡述如下:

1、色蘊(梵rūpa -skandha ),即一切色法之類聚。(注2)

2、受蘊(梵vedanā -skandha ),苦、樂、舍、眼觸等所生之諸受。

3、想蘊(梵sa?j?ā -skandha ),眼觸等所生之諸想。

4、行蘊(梵sa?skāra -skandha ),除色、受、想、識外之一切有為法,亦即意志與心之作用。

5、識蘊(梵vij?āna -skandha),即眼識等諸識之各類聚。

又《三藏法數》解釋五蘊如下:

1、色蘊:色即質礙之義。謂眼、耳、鼻、舌、身諸根和合積聚,故名色蘊。

2、受蘊::即領納之義。謂六識與六塵相應,而有六受,和合積聚,故名受蘊。而六識、六塵、六受者,即眼識受色塵、耳識受聲塵、鼻識受香塵、舌識受味塵、身識受觸塵、意識受法塵也。

3、想蘊:想即思想之義。謂意識與六塵相應,而成六想,和合積聚,故名想蘊。所謂六想者,謂意識著色想色、著聲想聲、著香想香、著味想味、著觸想觸、著法想法。

4、行蘊:行即遷流造作之義。謂因意識思想諸塵,造作善惡諸行,和合積聚,故名行蘊。

5、識蘊:識即了別之義。謂以眼、耳、鼻、舌、身、意六種之識,於諸塵境上,照了分別,和合積聚,故名識蘊。

從上述五蘊的含義中就可以清楚的了知,五蘊與我們身心的關係。

二、執著五蘊之苦

佛教對五蘊的詳細分析其目的就是為了消滅苦。佛教認為眾生之所以痛苦是因為對五蘊——色、受、想、行、識的執著。

例如:南傳《相應部·轉法輪經》、《中部·諦分別經》和南傳《律藏·大品》都說到:

「比丘啊!此是第一苦聖諦:生是苦,老是苦,病是苦,死是苦,與不喜歡的(人或物)相聚是苦,與喜歡的(人或物)相離是苦,所求不得是苦。總之,對五蘊的執著就是苦。」(注3)

佛教作為一個宗教的最終目的是要為眾生解脫一切的苦痛,所以早期佛教經典中多處記載佛陀所宣講的教法都只有「苦和苦滅」。如南傳《相應部·阿耨羅度經》第3冊第119頁、《中部·阿梨吒經》第2冊第140頁中佛陀說:

「阿耨羅度,無論過去還是現在,我只宣講苦和苦滅。」(注4)

三、滅苦之法——正見

由於眾生對生命的無知,對五蘊世間生起不正確的認識於見解,,認為五蘊是我、是我的、是我所,因此心中生起執著,貪慾由此而產生。佛教稱這種錯誤的認識和見解為「我見」。所以,五蘊是「我見」生起的客觀對象。因此,佛教認為,苦產生的根源是無明,也就是對五蘊沒有正確的了解。由於思想觀念的偏差而導致見解錯誤,所以佛陀說,要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在《相應部·迦旃延經》第2冊第17頁中,佛陀的弟子迦旃延來問佛陀,

「什麼是正見?」

佛陀回答道:

「對所生者只是苦生,所滅者亦只是苦滅,無有惑疑,此智不由緣他而生。迦旃延,這就是正見。」(注5)

有了正見,就要如實的觀察五蘊,如《雜阿含36經》說:

「若善男子知色是無常、苦、變易,離欲、滅、寂靜、沒,從本以來,一切色無常、苦、變易法知已,若色因緣生憂悲惱苦斷,彼斷已無所著,不著故安隱樂住,安隱樂住已,名為涅槃;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上述經文就是佛陀教導弟子們觀察五蘊是無常,無常就是苦。如果能夠觀察到五蘊是無常、是苦,那就能滅苦,趨向解脫,證得涅槃道果。

注釋:

(1)CBETA,T02, no. 99, p. 359, a10-b21.《別譯雜阿含306經》的《赤馬天子經》(CBETA, T02, no. 100, p. 477, b24-c23),《增壹阿含經》的《馬血天子》(CBETA, T02, no. 125, p.756, a6-c15),南傳《相應部》(第1冊第60頁)的《赤馬天子經》和南傳《增支部》(第2冊第55-8頁)的兩部《赤馬天子經》。

(2)《佛光佛學大詞典》電子版。

(3)南傳《相應部》第5冊第421頁,南傳《中部》第3冊第250頁,與南傳《律藏·大品》第1冊第10-12頁。

(4)南傳《相應部·阿耨羅度經》第3冊第119頁、《中部·阿梨吒經》第2冊第140頁說:有一位比丘名為阿梨吒,錯誤地認為:「我知世尊如是說法,行欲者無障礙。」當佛陀知到後批評他,並說:「比丘們,無論過去還是現在,我所講授的只是苦和苦滅。」

(5)《相應部·迦旃延經》第2冊第17頁。

————————————————

版權所有,請尊重知識產權。歡迎轉載,未經作者同意,不得更改,違者必究!

佛菩薩誕

佛經導讀:

【佛經導讀】——《地藏經》的宗旨

【佛經導讀】-《地藏經》緣起與概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行願法師 的精彩文章:

TAG:行願法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