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AI:看眼睛,就能讀出年齡、煙史、心血管狀態

AI:看眼睛,就能讀出年齡、煙史、心血管狀態

AI:看眼睛,就能讀出年齡、煙史、心血管狀態
Credit: 123RF


俗話說,眼睛是心靈的窗戶。谷歌工程師說,眼睛也是健康的窗戶。


他們希望通過視網膜照片判斷出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於是便開發出了一款「卷積神經網路」。這是一種前饋演算法,常用於圖像分析。它的靈感來源於生物過程,尤其是神經元之間的活動模式。這種類型的人工智慧(AI)能夠根據相似共性和對稱部分,對圖像進行整體分析,而無需進行分解。

近年來,這種演算法變得非常流行,尤其是Facebook等科技巨頭開始研發自己的面部識別軟體。很早以前,科學家就提出,這種神經網路可以應用在其它領域,但由於處理過程非常複雜,因此進展緩慢。如今,這種演算法居然可以應用於生物學,而且還是人體生物學,這簡直令人震驚。

曾幾何時,將機器學習應用於許多生物學領域的想法聽起來不切實際。如今,人們做到了——更令人激動的是,機器現在能看到人類以前看不到的東西。

觀察、量化圖像里的關聯關係很困難,因為實際數據中存在大量特徵、模式、顏色、數值、形狀。如今,谷歌工程師Ryan Poplin等人利用284,335名病人的數據,對AI進行訓練。之後,他們採用另外兩個數據集(分別含12,026和999張照片),對這個神經網路進行測試。結果發現,它能夠預測年齡(±3.26年)、性別、抽煙狀態、收縮壓、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誤差在可接受範圍內。研究人員表示,這個神經網路的測試結果和歐洲SCORE系統差不多,後者依靠的是血檢。


更有趣的是,這個演算法能夠根據視網膜照片的不同層面,作出不同方面的預測,例如視神經盤或血管。也就是說,研究人員可以針對不同的用途,改進不同的探測項目。此外,對神經網路而言,不到30萬人的數據集還是太小了。因此,輸入更多數據也能夠改善此演算法。


如今,醫生主要依靠血檢來判斷心血管疾病風險。這種新的檢測方法能夠節約大量的時間和成本,使看病不再痛苦(不用扎針啦!)。當然,對谷歌來說,這類演算法的開發具有潛在的商業價值。

本文譯自 zmescience,由譯者 蛋花 基於創作共用協議(BY-NC)發布。
原作者:MIHAI ANDREI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煎蛋 的精彩文章:

TAG:煎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