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原地建築|北京膠印廠改造——77文化創意園區|入口
北京膠印廠改造——77文化創意園區,北京,中國
Reformation of Beijing Offset Printing Factory: 77 Cultural and Creative Park, Beijing, China, 2014
建築設計:原地建築
Architects: Origin Architect
緣起
不同於798那些德國精英血統的雄偉工廠,蝸居在美術館后街的北京膠印廠更像是個工業化的四合院,帶著北京衚衕的市井氣息。幾棟不同歷史的工業樓房分別建於1960、1970、1990年代,除了層高稍高並無特別,但四面圍合之間,曾經有過幽靜的院落。可惜歷經半個世紀的風雨之後,原有產業陸續衰落停產,廠區也日益破敗面目全非。管線老化裸露,閑置廠房被雜亂分割、零散出租,無序的加建使整個廠區擁塞填堵,變成了名副其實的大雜院。這次結合戲劇文化功能置換的整體改造行動,期望為衰敗的城市肌體注入新的生機。尊重特有的院落歷史情感,延展豐富的工業文化厚度,喚醒、激發內在的活力,成為改造策略的切入點。
手術
行動首先從針對性的局部切除入手,對導致整體淤塞的增生部分進行清理:東側清除臨時性私搭亂建,將雜亂的停車移出,留出安靜的前院;西端拆除粘連在兩座主體結構之間的簡陋鐵皮房,形成後院;進一步清理兩側部分被堵死的衚衕,貫通前後聯繫,讓多層次的院落空間和街巷重見天日。
激活/生長/立體街巷
一條獨特的空間穿行體系,突破原始結構的束縛,引導原本傳統的院落街巷線索自由、立體地流動生長。有時從地面庭院縱向迂迴攀爬直上屋頂花園;有時以空中飛廊從一片屋面橫向跳躍到另一片屋面;也有時果斷切入室內或者地下,將陽光、空氣和清新的自然引入內部空間。不再有枯燥單一的必經之路,交通動線演變成自由隨意的三維遊園小徑,帶動風景、室內外空間的互動。
廠區里原本無法到達、各自孤立的消極屋面,被游廊全面喚醒,演變為高低錯落漂浮空中的花園。每個花園的高度、景觀體驗、到達方式各不相同,是立體街巷中的流動風景。隨處可見的空中花園彌補了地面空間的不足,為每個內部單元都帶來了親近自然的機會,更創造了放鬆邂逅的交流場所,成為激發創新靈感的源泉。僵化獃滯的空間狀態被破解之後,共同生長出多樣性的豐富環境聚落,是最適合文化創意生態發展的土壤。
文化回歸
多數廠房建於1970年代初期,牆體歷經多次臨時性的美化塗抹,已層層遮蓋不見真容。如今通過一層層打磨,小心翼翼揭去裝飾性覆層,讓掩埋的歷史真相重見天日。文革時期的磚牆裸露出來, 質地不均、施工粗放,但直率地傳遞著那個特殊時代的氣息與記憶。老古董雖不甚完美,卻勝過贗品偽飾的光鮮,擁有屬於自己的尊嚴。
舊牆之上一系列的新增介入動作,都被刻意清晰地暴露在人們視線中,不假掩藏。因改造時的各自工藝不同,洞口有些有著刀具銳利的切痕,有的則殘留敲鑿的印跡、處於殘缺與未完成狀態。帶著磨痕的不同年代老磚牆、緊貼澆注的加固混凝土牆、嵌入的鋼樑、簡約乾淨的玻璃,不同時代的工藝與材料界限分明地錨固在一起。如同鋦瓷的鋼釘,新與舊共同訴說歲月的變遷。
有悖於當前日趨精細的建築方向,改造中採用了低精細度的材料、工藝和更直接的建造方法。鋼材採用原始形狀、規格,去除沒必要的加工和裝飾,以使每塊材料的完整與獨立性得到尊重。連接構造也盡量簡單直接,試圖展現出力量與本質的美。耐候鋼板隨著時間自然地斑駁鏽蝕,與周圍老磚牆默默對話。新建築物已經開始融入到整體歷史氛圍中去,並使廠區深沉的工業氣質得以進一步凝聚強化。
無所不在的劇場
如果說游廊體系是園區的動脈,那麼倉庫劇場就是園區里的心臟、活力與魅力的源泉。劇場在危房拆除後的原址新建而成,採用工業倉庫式的建築結構、厚重工字鋼柱列和鏽蝕耐候鋼面板,時尚鮮活的戲劇場景與倉庫厚重工業空間之間對比鮮明。而當夜幕降臨或震撼一幕開啟,倉庫劇場朝向庭院的牆面將徐徐懸起,內部燈光人氣噴涌而出,戲劇與文化生活不再受限於一個固定空間,活力滲透到園區每個角落。前院成為沒有邊界的露天劇場,巷道成為串場通道,屋頂和游廊變身為空中舞台和看台,老磚房上挑出的露台成為包廂……演員與觀眾的界限消除了,文化與生活的隔閡消失了。整個園區成為無所不在的開放劇場,進而與更廣泛的城市生活融為一體。
入口
入口是不同空間之間引導、聯繫、調節的關鍵性節點。如果說日本茶室刻意壓低尺度的入口,是以對通行的阻礙和壓迫來形成儀式性提示,那麼三峽大壩氣勢恢宏的泄洪入口及噴礴而出的泄洪景象,則訴說了兩側空間衝破壓抑阻隔、走向連通匯聚的強烈渴望。77劇場的大門入口則明顯與後者同類。這裡沒有固守傳統建築設計領域中廣獲認可的設計手段,而希望調動當代工業所具備的能力與潛力,對常規建造形成衝擊,並給以重新定義。它不像通常入口那樣附加一系列新增的局部處理,只是粗暴地直接從建築體上切開一整面牆來達到目的。傳統入口的門、牆、雨蓬等多種要素被精簡整合成為一個元素,甚至是一個機械,並以一種動態的方式得以同時實現。由於門扇的尺度以及獨特開合方式,它的變化過程和結果給雙側空間帶來巨大的擾動,直接觸動人們對空間變化的感受。機械建構和張拉的細節都以一種直接性的粗獷方式暴露著,傳遞出對原初力量的崇拜。功能性的連通與調節行為自身成為了一種行為藝術,劇場因而帶有了藝術裝置的含義。
項目信息/Credits and Data
項目地點/Project Location: 北京東城區美術館后街/Backstreet of Art Gallery, Dongcheng District, Beijing
主持建築師/Architect in Charge : 李冀/LI Ji
設計成員/Design Team: 張慧,廉輝,王靜/ZHANG Hui, LIAN Hui, WANG Jing
設計時間/Design Time: 2013
施工時間/Construction Time: 2013-2014
面積/Area: 13,000m2
材料/Material: 耐候鋼板/Corten Steel
攝影/Photos: 夏至/XIA Zhi
評論
何可人:北京膠印廠改造後稱為77文創園,是美術館后街一抹亮色,都市實踐工作室就在此處辦公。這個項目最大的亮點是對城市環境肌理的尊重,從朝向東邊的街道轉角只是一個低調的開口,僅僅立了塊牌子,沒有所謂的大門,圍欄、車擋和保安等不近人情的「控制性的標配」,代表了一種都市開放性空間的態度。內部以劇場為中心,圍繞著周圍廠房改造的辦公樓形成幾個安靜的庭院;充分利用高低錯落的樓層,用各種廊道將屋頂相連。在這裡工作的人,甚至周圍的人也可以舒適地穿過這些庭院到南邊和北邊的出入口,有時間的話也可以到樓頂上看看一些機構在此處的都市種植實驗田。銹鋼板為主的材料運用體現了曾經的工業特質,保留的煙囪成為整個園區的垂直元素,和水平布置的樓層和連接屋頂的廊道構成平衡。
青鋒:鏽蝕的沉重鐵門通過抬升與摺疊的方式打開,顯然不是最常規和便利的開啟方式。懸掛在半空中的鐵板製造出壓迫性的危險感,幾個板塊的錯動拒絕任何的妥協與模糊。與這種厚重相對應的是提升與摺疊機械的複雜與完備。複雜的構件能夠多少消除外部觀感的不穩定性,而紅色條帶則將力的傳導如教科書般地傳遞給觀眾。如此操作自然不是多此一舉。任何材料都有其特性,原地建築的這扇大門典型性地體現了鋼鐵這種材質的沉重、可靠以及精細構造。這並不是一種簡單的工業消耗品,而是另外一個可以被不斷發掘的領域。
中英全文及更多圖片刊載於《世界建築》201712期P78-83。轉載請註明出處。
TAG:世界建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