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以微痕分析認識賈湖遺址出土石器

以微痕分析認識賈湖遺址出土石器

中國社會科學網訊(記者 張春海)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科技史與科技考古系教授張居中、博士研究生崔啟龍等,發表了以微痕分析的方法對河南賈湖遺址出土石器進行研究的成果。該研究以中原地區舞陽賈湖遺址出土的磨製石器為研究對象,利用微痕分析和實驗考古的方法,對石器的功能、使用方式及加工對象進行分析和判斷。微痕分析的結果,對賈湖聚落磨製石器的功能有了客觀的認識,可以看出石器的功能並不單一,廣泛存在著「一器多用」的現象。他們認為,從石器使用的角度開展研究,揭示了史前人類的生產活動和行為特點,同時也為研究先民的生業經濟狀況提供了重要材料。

石器是人類物質文化的重要物證,在史前人類的生產生活中佔據著重要地位,對石器功能和使用方式的探討是考古學關注的問題之一。目前,國內石器研究的主要手段是從器物形態出發進行類型學的研究,而針對石器具體功能及使用方式的實證研究較為缺乏,其中,對磨製石器的研究尤為不足。微痕分析作為一種實證方法,在解決石器功能方面具有自身的優勢,開展對磨製石器的微痕研究是很有必要的。

賈湖遺址位於河南省舞陽縣北舞渡鎮賈湖村東,遺址分布面積約5.5萬平方米,年代距今9000—7500年。1983年至今,研究者對遺址開展了8次發掘,發掘面積達3000餘平方米,出土了大量陶器、石器和骨器等遺物。經過30餘年的研究,產生了一批重要成果,引起了國內外學者的廣泛關注。

研究者們通過模擬實驗和對賈湖遺址出土石器的微痕觀察,初步分析了各類石器的功能和使用方式,結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對種石器的功能有了更加客觀的認識:石鐮主要是用來收割禾本科植物的工具,也有加工木材的痕迹;石刀的功能比較多樣,主要用來加工禾本科植物及木材,動物皮革也可能是其加工對象之一;石斧的功能也較為複雜,主要功能是加工木材,部分工具有加工獸皮的痕迹,也可能用來加工獸骨;石錛應是一種木作工具,從線狀痕的特徵來看,其使用方式主要是刮削;石鑿從形態上可以分為兩類,但其加工對象都是木材;石鏟的功能相對單一,主要用於掘土、翻土等工作。

研究者還介紹,從微痕分析的結果來看,史前石器的功能是複雜多樣的,其加工對象往往並不單一。微痕分析已經成為石器功能研究的必要手段,但僅僅依靠微痕分析對石器功能做出的判斷還是不夠準確的,借鑒器物表面殘留物(如澱粉粒、植硅體分析等)的研究成果是很有必要的,一方面兩者可以相互補充、印證;另一方面微痕分析的結果還可對石器表面殘留物存在的合理性提供支持。已有學者嘗試綜合利用這兩種方法來研究石器的功能,並以此考察古人的生業狀況,取得了理想的效果。綜合來看,對磨製石器功能的研究還需要更多學者的參與,在研究中也要廣泛利用多種手段,這樣才能對石器功能做出儘可能客觀的判斷。隨著對史前遺址中磨製石器認識的不斷深入,可以在此基礎上對史前社會的經濟狀況、生產組織模式以及人們的認知能力等問題展開進一步的討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社會科學網 的精彩文章:

TAG:中國社會科學網 |